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16下半年以来, 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局面就异常火爆, 各类型的付费类知识订阅专栏疯狂涌现, 知识开始变成了热门产品, 喜马拉雅FM、 蜻蜓FM、 知乎、 得到、 分答、 36氪、 馒头商学院、 微博、 果壳、小密圈??各大平台疯狂抢占优质内容, 使得2016年获得 "知识付费元年" 的殊荣.  相似文献   

2.
<正>警惕部分市场主体滥用支配地位实施垄断的行为作为一名新任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今年仅带来一份提案——关于加快知识开放,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主要聚焦目前网络知识数据库领域存在的,部分市场主体滥用支配地位实施垄断的行为。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数据共享带来的长期好处自然不必多言。然而,部分企业在面临当前的利益问题时,还是会采取短视的行为,甚至侵犯到行业生态伙伴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早在2022年4月,“中科院因近千万的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消息就曾引发网络热议,甚至部分研究学者控诉在知网下载自己的文章还需要付费。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知识付费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知识消费者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观念开始转变,许多用户对信息的选择行为理性化和成熟化趋势更加明显,知识付费平台行业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为了高效实现客户裂变与流量变现,必须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文章以满意度评价这一角度,基于对SERVQUAL模型修正后的二级指标,分析高校学生这一特定的用户群体对知识付费平台的需求,并得出结论,为知识付费平台从法律、平台、产品、市场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期望能对知识付费平台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11):29-31
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迅速,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结合大学生群体购买知识付费产品情况的调查和目前主流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行现状,发现目前知识付费产品专业性的深度和广度都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知识付费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知识消费者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观念开始转变,许多用户对信息的选择行为理性化和成熟化趋势更加明显,知识付费平台行业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为了高效实现客户裂变与流量变现,必须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文章以满意度评价这一角度,基于对SERVQUAL模型修正后的二级指标,分析高校学生这一特定的用户群体对知识付费平台的需求,并得出结论,为知识付费平台从法律、平台、产品、市场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期望能对知识付费平台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知识付费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知识消费者对知识的付费意愿和观念开始转变,许多用户对信息的选择行为理性化和成熟化趋势更加明显,知识付费平台行业发展也进入瓶颈期,为了高效实现客户裂变与流量变现,必须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文章以满意度评价这一角度,基于对SERVQUAL模型修正后的二级指标,分析高校学生这一特定的用户群体对知识付费平台的需求,并得出结论,为知识付费平台从法律、平台、产品、市场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期望能对知识付费平台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念 《中外企业家》2009,(5X):193-193
付费采访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热的话题,那么付费采访对我国的新闻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从付费采访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付费采访对新闻传播领域的影响、付费采访要注意区分公共信息以及"付费采访"将在我国新闻传播领域长期存在下去这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付费采访"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文主要以优化知识付费产业效益为研究目标,整合并分析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知识付费产业发展的现状、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根据问卷结果运用 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知识付费产品复购情况的影响因素,以期通过研究二者关系,掌握知识付费产业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对知识付费模式提出创新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付费订阅类产品的专业性、系统性、连贯性使其有别于付费问答和用户打赏类产品,付费订阅类产品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且求知目的明确.这类用户对产品的使用持续性强,同时追求兴趣价值,关注社交价值重视效益价值.对订阅类产品知识付费用户的特征和行为分析有助于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为平台提高用户粘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资源保存理论出发,以18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知识隐藏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中介机制及任务互赖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工作不安全感通过正向影响知识隐藏间接对员工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3)任务互赖调节了工作安全感与知识隐藏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任务互赖程度越高,工作不安全感对知识隐藏的影响越弱,反之越强;(4)任务互赖对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影响体现为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即任务互赖程度越高,工作不安全感通过知识隐藏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11.
VUCA时代下的新尝试 UGC,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意为“用户生成内容”,UGC模式成就了许多优秀的知识服务型企业,比如知乎、喜马拉雅等.大量自发的知识更新对受众开拓视野和解决问题,甚至提升能力都非常有帮助.在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时代,组织的学习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让组织经验的提炼和传承需要更敏捷的模式,学习的榜样变得日益模糊.  相似文献   

12.
知识隐藏是组织行为研究的新领域,指个体面对同事的知识请求故意隐瞒或刻意掩饰的行为。文章在对知识隐藏相关概念、危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人际信任、加强团队合作、塑造公平公正组织氛围等有效降低知识隐藏的策略。一、什么是知识隐藏1.知识隐藏概念及测量知识隐藏指组织中个体面对同事的知识请求故意隐瞒或刻意掩饰的行为。这里的知识主要包括信息、观点及与组织成员完成任务绩效相关的专业特长。知识隐藏主要包括拖延隐藏、装傻和合理隐藏三个方面。拖延隐藏指隐藏者提供给请求者  相似文献   

13.
丁芳芳 《中外企业家》2013,(6Z):271-271
2011年以来,音乐付费下载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音乐付费下载势在必行。笔者主要探讨的就是有关音乐付费下载的两个争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最早提出居官需"清、慎、勤"的,大概应当属晋武帝司马炎。他曾对诸大臣说:"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从此以后,"清、慎、勤"这三个字,常被奉为居官第一箴言,并且屡被后人论列。宋人吕本中在《官箴》中指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可以保禄位,可以远耻辱,可以得上之知,可以得下之援。"明朝有一个人,我对他的尊姓大名不得而知,其生卒年月亦不详,但此人对"清、慎、  相似文献   

15.
浅谈知识创新与"产学研"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知识的生产、传播、转移和转化.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创新"成为主流话题.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知识创新能力,成了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自从1912年美籍奥地利学者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创新问题愈来愈加关注.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应当依靠创新能力,这已成为国内外学者所达成的共识.而知识经济时代下合作竞争的趋势促使"产学研"合作成为知识创新的必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洪玉峰  汤静煜 《数据》2004,(12):53-54
进入21世纪,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正改变着整个人类和社会.随着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积累了大量数据信息.人们希望能够了解激增的数据背后隐藏着的重要信息,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而目前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实现高效地数据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功能,但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从而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缺乏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的手段,导致了"数据爆炸"但"知识贫乏"的现象.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使用移动设备在线学习。此外,消费者在线知识付费体验进入理性消费阶段,消费者更加理性和自由地选择在线知识。已有研究主要从学习效果、技术支持、人机交互等角度研究移动学习,但是从消费者角度研究用户感知价值和消费者移动学习付费意愿的文献较少。对此,文章从消费者角度,通过321份调查样本,使用SPSS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使用AMOS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研究移动学习软件使用过程中的感知价值,以及消费者感知价值对移动学习软件学习内容付费意愿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移动学习软件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对消费者的付费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的付费意愿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两年来知识园地栏目的相关介绍,相信各位读者对于"标准"和"标准化"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标准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依据,是贸易发展的技术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产品、服务和经营管理活动是符合特定的标准就需要引进一个新的知识点,即"合格评定"的概念,这也是标准化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精益思想的最基本精神,就是"致力于消除浪费",以缩短生产和交付期,通过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使企业实现获利成长的目标.所谓"浪费",就是从客户的需求观点出发,凡是客户不愿付费,既消耗资源又不能产生价值的作业.  相似文献   

20.
刘红霞 《人力资源》2005,(11):44-47
近些年来,企业纷纷患了"知识饥渴症",掀起了学习培训的高潮.表面上看,这种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企业家对培训效果的疑惑和迷茫,也与日俱增.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繁荣下隐藏着的浮躁的泡沫,不无担忧地惊呼"培训的春天将要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人本管理专家高贤峰博士率先推出了"知识零衰减"培训工程,异乎寻常地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给目前的培训市场增加了一抹特别的亮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