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石和平 《老区建设》2009,(15):25-27
江西省都昌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66.5万;全县耕地面积61.94万亩,人均耕地0.93亩。在都昌这样一个“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农业大县,如何有效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繁荣,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韦和华 《广西经济》2005,(11):50-51
融水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又是广西林业大县,总面积4663.8平方公里,人口47.3万,其中农业人口41万多。“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一直是困扰融水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2000年以来,融水针对本县山区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和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提出了“流通活县”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种植和养殖业方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努力培育和打造农产品品牌,使农产品流通日趋活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祁阳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 66万亩,农业人口 78.3万。主要农产品有大米、生猪、鲜鱼、柑桔、茶油、生姜、香芋等,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县、畜牧生产百强县、水果生产重点县、模式化稻田养鱼示范县。 1999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20.16亿元。近几年来,我县把农业结构调整始终摆在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规模调大,品质调优,特色调明,效益调高”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手段,组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  相似文献   

4.
拥有百万人口的典型农业大县庐江县,2004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把农村工作,农民增收当作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使农业经济成为去年该县最大经济亮点,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去年全县农业总值(90年不变价)15.5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2571元,增长13.6%,是1997年以来首次两位数增长,创历史新高。总结该县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八项:  相似文献   

5.
金刚 《老区建设》2008,(13):51-52
就业是民生之本、小康之基、安国之策,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江西省丰城市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农业人口约98.5万人,农村劳动力约60万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30多万人,农业人口密度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为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问题,我市党委、政府以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强企增岗为主导,以鼓励创业为突破,逐步形成了农民、企业、培训机构、政府共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新局面。2007年全市GDP完成135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1亿元,在中部百强县市中排名第23位。今年以来,劳动力市内转移就业3.9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39万人。  相似文献   

6.
2004年,乐亭县作为农业大县和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科学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立足乐亭实际,加快果品,蔬菜,畜禽和海水养殖四大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溶化农村经济改革之路,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5.9%;农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3元,增长8.8%,连续11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江西省吉安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下,跳出农业抓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使全县从农业大县逐步向农业强县转变,为农民持续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支点.  相似文献   

8.
王振宇 《发展》2008,(10):18-19
一、甘谷县农民收入现状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渭河上游,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全县辖5镇10乡405个村委,2213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61.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67万人。全县耕地面积88.23万亩,人均耕地1.57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枞阳县是我省农业大县,拥有农业人口88万.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耕地0.74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地区。近几年,为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减少农田抛荒、撂荒现象,解决“有人无田种,有田无人种”的人地矛盾,该县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不断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促进工作,通过转包、互换等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耕地不断向种田大户集中。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魏县是农业和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增收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大的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所在。为此,我们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互促互动.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内涵构建农业生产、劳务输出、农村社会保障、平安环境四大农民增收长效体系。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紧密结合统一起来,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平稳运行,实现农民增收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工程。宁波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从农业、农村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从农业内部来说,加大投入,千方百计夯实农业增效的基础,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根据全市11个县(市)、区农经信息户全年收支预测分析,农村经济总收入将达463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0%。第一产业收入175.2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种植业收人达到88.81亿元,比匕年增长3.2%牧业收入35.6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410元,创近几年新高,农民增收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都昌县滨临鄱阳湖,国土面积2669.5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66.08万、14.8万户,占84.41%;耕地面积61.94万亩,人均耕地0.94亩;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4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937元低8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4098元低1054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湖区贫困县。  相似文献   

13.
文水县作为一个有60万亩耕地,近3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发展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县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注农村、重视农业、保护农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加速推动文水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进一步构建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彭水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全县63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多达50余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然而,如此一个农业大县,却存在着农民收入总体水平较低,增收渠道不宽;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不强等诸多突出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难题,实现引农致富、助农增收的目标,彭水县“供销人”开始“行动”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庆云县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和“引导、规划、规范、稳妥”的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快了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和品牌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目前,全县完成土地流总面积6万余亩,建成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区40处,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余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立足本地实际,把畜牧业作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突出重点来抓,遵循市场规律和农民意愿,以畜牧产业为支撑,以合作组织为载体,构筑畜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平台。全县建立畜牧合作组织36个,其中行业协会8个,农户达1万户,占总户数的15%,全县规模饲养达到60%。全县大牲畜、羊、猪、禽存栏量分别达到40万头、50万只、60万头、80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8%,农民人均畜牧收入1800元,人均增收300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多年来,安徽省庐江县坚持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紧抓不放,农业结构调整取得...  相似文献   

18.
一、农民增收的难点 察右前旗总人口23.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6万人。“十五”末,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1976元增加到3101元,纯增1125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9.4%,虽然“十五”期间我旗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与周边旗县及农业大省相比,增幅明显趋缓,农民增收呈现出爬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发展设施农业是用新的思维寻求农业发展的增长点,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改革,也是生产技术的创新,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对生态建设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通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9%以上,人均耕地2.36亩,是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但大通县的农业基础脆弱,经济效益低下,生产很不稳定。因此,发展设施农业是新形势下大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金宣寿 《发展》2010,(3):34-35
宁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全县总人口54万,土地面积374.4万亩,草地面积158万亩(人工草场2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全省牛羊大县之一,是甘肃省地方名优品种早胜牛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近年来,宁县县委、县政府把早胜牛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着力开发,使以早胜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1.83万头,农民每年人均养牛收入676.8元,牧业收入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