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一步     
有一个人买了一台摄影机,但那时并无生意可做,于是找他的朋友商量对策。他的朋友便给他出了个点子,让他到幼儿园去把孩子们摄录下来。他真的按朋友的设想去了十几家的幼)L园,拍摄了3000多个孩子的生活录像,编号存档,给每个人送了一张照片,背面留下了通讯地址。十几年后,他的录像带成了抢手货,平均200元一盘。有一个美国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那些珍贵的镜头后一高兴给了他1000美元_这是一个真实而又传奇的故事。你也许会为此拍案叫绝,惊叹不已。其实,成功就是这样的,如果你能够一马当先,哪怕只比别人早一步,你就会在最终大获…  相似文献   

2.
我一个儿时朋友,混到某知名银行的亚洲区总裁,算得上打工皇帝。我一直认为,他就是那酿了多少年的白葡萄酒,他太太就是那酒瓶塞。他如果当年不幸走眼找了我,估计现在正穿着膝盖上磨出个洞的牛仔裤在沙滩上躺着钓鱼。  相似文献   

3.
孟君  展萍 《财会月刊》2014,(4):I0015-I0015
现年54岁的史密斯是英国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精心饲养了十几只母鸡。 一天,她的朋友托尔太太要外出度假一周,可是家中还有6只母鸡没人照顾。托尔太太想到老朋友史密斯,便请她照顾自己的那几只母鸡,并付了一些钱。  相似文献   

4.
高中  何少怀  王子月 《英才》2005,(10):113-115
代孕,是现代社会又一次颠覆性的创意。之所以说它有创意,是在于它对某种市场的把握和迎合。代孕首先满足了某些人群在传宗接代这一人生大事上的需求;其次,现在社会节奏过快,很多年轻太太想要孩子,却不愿意经历十月怀胎的痛楚,原因也许只是因为怀孕影响自己的事业;再者,还有一部分新富阶层家庭,还想要一个孩子,但又惮于计划生育的国策,所以找人代孕一个孩子以掩入耳目。但代孕的颠覆性却显而易见,法律上的禁止是毫无疑问的。卫生部在2001年 8月1日曾经颁布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明确禁止代孕行为,特别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配子、合子、胚眙,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最重要的一点,是代孕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孩子在其中变成了商品,人伦、生育权是不能市场化随便买卖的,女性的身体,也不是生育机器,此类伦理问题,不容忽视。也许,每一个代孕孩子的出生,都将是一次社会道德的流产。  相似文献   

5.
刘雪梅 《企业研究》2003,(7X):32-35
清晨,狄高志和他的太太带着两个可爱的儿子,从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39楼的住处下来.送孩子去国际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6.
莱赫切瓦镇是一个紧靠南斯拉夫边境的保加利亚小镇,从去年 6月到今年 8月,这里共有 80多名婴儿诞生,但其中有 40多个小宝贝要么是畸形,要么有别的生理缺陷。如小伊万生下来时长得白白净净的,非常可爱,但却是个聋子,这让他的父母和其他亲属痛苦不堪。还有些孩子或是少个耳朵,或是有三条腿,或是浑身长满红斑,或是患有先天性白血病。而在去年 6月之前,莱赫切瓦镇的新生儿情况一直良好。为了避免产下怪胎,当地妇女目前不敢怀孕,孕妇则终止妊娠。   除了婴儿畸形外,莱赫切瓦镇及其周围的村镇还出现了其他种种怪异现象:母绵羊…  相似文献   

7.
周末常收到我的朋友、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发来的他自己写的或他喜欢的文章,读后既受启迪又很享受。前个周末。他转发了来自网上的题为《马云的冲击》一文,给我很大震撼,我转发给了一些朋友,并下载到电脑桌面,反复研读。十分受益。  相似文献   

8.
想象一位顾客进入银行的一间本地分行办理银行业务。他看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他的前面排有6人的队伍,但却只有一位出纳员在岗位上工作。他等候着,瞄了一下手表,然后发现在柜台后面的办公桌前坐着3个银行员工。其中一人正在同朋友电话聊天,另外一人最终站了起来,但却走到咖啡机前。这种冷漠不仅提醒他:除了每月的账单外,他从来没有从这个机构收到任何东西;也让他感到恼怒。他发誓下一个星期就换一家银行。  相似文献   

9.
《英才》2006,(10):117-117
高中:联合国水务督察.NGO组织“清水联盟”主席 高中是一个奇特的矛盾和谐体,他自恋而又无我,多情而又寡情.沉稳却又狷狂,爱慕虚荣却又淡泊名利.宠辱无惊却又忐忑不安。 从一个泥瓦匠到英国石油公司的高级职员.随之又先后出任英国国家电力公司,法国苏伊士水务,美国蒙特利尔等几家跨国公司的中国首代.然而,这段外人看来颇为显赫的人生旅行被高中轻松地中断了。他选择了环保事业,这个”能让人倾家荡产的行当”。  相似文献   

10.
语泽 《英才》2003,(2):29-29
周正毅出生上海杨浦区,家境贫困,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靠在国有企业做工人的父亲养活一家七口,所以经常吃不饱、穿不暖,1978年他17岁出来打工,第一份工是在街道工厂做会计,月薪30多元。打了半年工的周正毅拿出所有积蓄开了家小馄饨店,成为个体户小老板。80年代,周和太太经营过一阵子小百货。其后,他与太太毛玉萍分别去实现自己的香港梦和日本梦、太太到香港打工,而他以读书为名,带贷到日本卖。1989年,周正毅又杀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并且经营桑拿和卡拉 OK。不过,真正赚到第一桶金的,还是周正毅与太太于1994年合力开设的黄河路上的著名饭店  相似文献   

11.
张某长期在徐州泉山区经营牛肉面店,2 0 1 4年7月,他误将朋友送的亚硝酸盐放入调料,导致41名食客被毒倒,其中4人重度中毒,一名怀孕2个多月孕妇因此流产。昨天上午,徐州泉山区法院开庭审理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案情回顾41人吃面被毒倒还有名孕妇流产2014年7月10日,徐州泉山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过统计,陆续到医院急救的患者达到41人,年龄最小的1岁多。  相似文献   

12.
忠诚是用真诚换来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从一家公司辞职了。当他要离开单位到财务室结账时,却被公司以莫须有的理由扣掉了半个月的薪水。本来那位朋友对原来的工作还有些留恋,对辞职一事一直很犹豫,这下彻底让他失望了,他庆幸,他离开那家公司是明智之举。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我的朋友那样的遭遇,当提出辞职时,原单位会找出各种“理由”刁难,或缓发、扣发工资,或不顾以前的承诺,扣住人事档案,强行让辞职人交出住房等等。总之,就是不让你痛痛快快离开单位。如此作法,既损害了单位的形象,又对在职员工造成了心理压力。这使我想起了沃尔玛的用人政策…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2015,(6):92
在一个既脏又乱的候车室里,坐着一个满脸疲惫的老人,身上布满尘土,鞋子沾满污泥。开始检票了,老人往检票口走。忽然,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太太,她提着一只很大的箱子,累得呼呼直喘气。胖太太看到了那个老人,冲他大喊:"喂,老头儿,你帮我提一下箱子,我一会儿给你小费。"老人没有说话,拎过箱子朝检票口走去。他们一上车,火车就开动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庆幸地说:"还真多亏你,不  相似文献   

14.
徐逢 《劳动月刊》2012,(11):50-50
收到一封电子信,一个读者说她看过我一篇写太太的文章:太太是个奇怪的称呼,太正经了不好,太不正经也不好,其实,不太正经就好了。她说,她的问题是谁来教我们男欢女爱?这无疑是个问题。接下来,她在信中说了她和先生的隐秘事情——她很少体会到书上所说的“欲死欲仙”,而先生会有意无意地说她“铁块一块”。  相似文献   

15.
广州长圣皮具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圣皮具”)董事长陈海宁天生对市场有着敏锐的触觉,早在做皮具批发生意时,他就开始注册行业商标,雷洛斯天使就是其中一个品牌.在皮具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让他对皮具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也开始为自己的未来琢磨,走上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创业15年,从批发生意到推品牌、设专卖店,陈海宁和其太太、长圣皮具副董事长蔡慕淇两人同心协力,闯过一关又一关,发展到如今,雷洛斯天使品牌开始进入稳定持续经营态势。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在黑土地出生的农家少年,从南开数学到HR,再到总编辑,继而创业,现今又迈入我视为终身事业的教育领域,梦想一次又一次幸运地照进我平凡的现实。”李善友说道。他的朋友这么形容李善友,他拼命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困难当成“学习和锻炼的良机,愈挫愈奋,越战越勇”。  相似文献   

17.
50岁感言     
年牛 《乡镇论坛》2008,(33):30-30
朋友过50岁的生日,邀我去坐一坐,几杯酒下肚,他的人生感慨便多了起来。“我现在体会到,一个人聪明不聪明,往往要到下半辈子才看得出来。”“这话怎讲?”我笑着接一句腔,等待他的下文。朋友说:“因为人聪明的最终目的,都是想在下半辈子有一个好结果的,下半辈子的好结果表现在什么地方?依我看,表现在身体、事业、感情、孩子上——只有在这四个方面有好结果,那才叫真聪明。”  相似文献   

18.
一、狗太太阔太太牵着一条哈巴狗上街,见一穷孩子,想拿他开心取乐,就对穷孩子说:“只要你对我的狗喊一声爸,我就给你一块钱。”穷孩子想了想说:“喊一声给一块钱,喊10声呢?”“给十块钱。”阔太太说。于是穷孩子躬下身来,摸着狗,一连喊了10声“爸”,阔太太笑了一阵,真的给了穷孩子十块钱。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穷孩子向阔太太点了点头,然后故意提高嗓门,拉长声喊道:“谢谢您,妈———!”二、恐怕不够高一位老板觉得擦皮鞋的小孩把他的皮鞋擦得很不理想,不由生气地说:“不行,你得从头擦,否则别想要钱!”擦鞋的小…  相似文献   

19.
巴渝子 《经营者》2001,(11):48-49
<正> 新世纪的年还没过完,多年不见的朋友华打来一个电话,请我抽空去一趟。华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青年企业家"。4年以前,在他居住的城市成为一颗经济新星:从1992年到1996年,他由经营副食到批发白糖到经营石油到开发房地产,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了核心能力确立,完成了从个体户到公司到企业集团的三级跳。到我1997年采访时,他已经拥有了3000多万元的资产,而流动资金竞高达千万。那时他曾将那些存款单据一张张地展示给我。我感到不可思议。我为他写了一部很长的报告文学。完稿后我也不可思议地给他写下了三个预言:到一个更大的市场去发展;下世纪初资产过亿;有失误,但不会破产。因为忙,过了一段时间我就把华的电话忘了。华却没忘,他又把电话打过来,他告诉我公司已经搬到武汉,不再是他原来  相似文献   

20.
一天清晨,一个牧师正在准备明天的说道词。太太不在家,小儿子哭着要去迪斯尼乐园。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牧师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许多小碎片,对儿子说:“你如果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去迪斯尼乐园。”牧师以为这件事会使儿子花费大半个上午的时间,但不到10分钟,儿子便拼好了。每一张碎片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整张世界地图又恢复了原状。牧师很吃惊,问道:“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孩子回答说:“很简单了!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在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