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磊磊 《时代经贸》2006,4(Z2):37-38
交易机制分为报价驱动制度和指令驱动制度,交易方式直接影响交易成本,价格稳定程度,长期投资回报和公司的集资成本.关于交易机制的选择受到广泛的关注,当今世界上有的证券交易所采取报价驱动,有的采取指令驱动,有的两者并存.本文从成本的角度出发比较两种交易制度,报价驱动交易方式主要包括存货成本、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指令驱动交易方式主要包括交易成本、流动性成本、价格波动成本、信息成本.两种交易方式在很多方面优势互补,在选择交易方式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成本收益采取合适的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2.
陈长彬  杨忠 《财经科学》2007,(12):60-67
本文从新古典经济学究全信息假设的局限性,来说明企业组织产生及存在的原因,并利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中的交易成本为基本分析工具,来解释企业组织和各种制度安排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和组织的六种非价格机制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的交易协调方式,以及对信息的不同需求是决定选择市场的价格机制或组织非价格机制等不同协调机制的根本原因,通过组织形式和相关作用力的综合五边形分析了组织形式的可能发展空间和中间性组织形式的发展,说明了各种经济组织实际上是为了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问题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功能不仅在于节约要素(中间品)交易成本,是要素的"间接定价装置",还在于节约最终产品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产品市场上,企业在交易中"制造"了一个重复博弈机制,这使其更关心长远利益.它用自身专用性资产--从价值和数量两个维度--来作为其产品是合格品的担保.专用性资产单位价值越大,数量越多,企业越有谋求长远利益、放弃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激励.市场上理性的买方考虑到这一点,总是认为效益越好、规模越大的企业越有可能提供合格品.企业是信用的载体,它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产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逆向选择,从而节约最终产品交易成本.我们的分析补充和完善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理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票市场透明度改革效果的理论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观察我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特征,在理性预期的分析框架内,用贝叶斯模型解释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和价格发现效率,给出交易前透明度增加对市场微观结构产生影响的三个假设。在此基础上,选择沪深300指数样本股票,采用三种不同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交易前透明度的增加,减少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股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市场的价格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与房地产市场效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显。但是由于房地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非专业人士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充分了解房地产商品的质量,造成了房地产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本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市场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乐欣  王先甲 《技术经济》2009,28(5):123-128
多属性拍卖突破了传统拍卖理论仅以期望收益最大为目标的限制,考虑了包括价格和质量等在内的多因素决策变量。因为物流交易因时间、地点、内容的不同而具有特殊性,因此对其真实成本信息揭示非常重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将多属性与传统二价拍卖模型相结合的多属性第二评分拍卖交易模型来解决物流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实现了物流成本、质量等多属性综合优化。最后,基于鲜活农产品物流的仿真算例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业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冉 《经济论坛》2004,(3):136-137
人类社会走入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宰。电子商务作为网络时代的宠儿,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BtoB,即企业对企业;另一类是,BtoC,即企业对消费者。一般而言,电子商务的顺利进行,无论是:BtoB,还是:BtoC,基础的内容一般包含商品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网上商品的交易与结算和商品送达用户手中的物  相似文献   

8.
魏占宏  杜小东 《经济论坛》2009,(19):103-104
电子商务使交易信息数字化,即消费中对商品的选择演化成对商品信息的理解阅读过程。通过对淘宝交易平台研究,总结出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数字虚拟化、淘宝、物流、买家和卖家四方交互性、高效低交易成本特征。同时对交易的五个阶段——唤起需求、信息对接、比较选择、购买决策和购后评价的信息化后点进行分析。研究显示,C2C电子商务激活了中小企业的活力,中小企业的低成本、高灵活性优势得到更大发挥,同时激发了消费者个性消费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寿险核赔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概述新 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现象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交易中的一切信息 ;以信息成本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交易成本为零。只有信息完备时 ,市场交易及其前景才是确定的 ,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效用的动机则会自动实现 ,市场交易的一般均衡必然达成 ,帕累托最优就会得以实现。然而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信息往往是不完备和不对称的 ,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有信息优势 (或劣势 )。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的情况叫做信息不对称。针对某种交易行为 ,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就叫做处于信息劣势 ,另一方就叫做处于信息优势。信息具有经济价值 ,行为人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因此 ,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 ,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 ,实质上 ,交易成本的大部分是由搜寻、处理信息的成本构成。市场经济就是交易经济、契约经济。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信息在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不对称分布 ,经济人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会诱发机会主义行为 ,诸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妨碍契约的有效性 ,影响了交易效率。正是由于信息存在着广泛的不对称性 ,并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经济活动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逐渐成熟。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与传统商务的交易过程不同,交易成本也有所不同。许多企业认为电子商务下的交易成本可以无限降低,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但事实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一、电子商务下企业交易成本概述1.交易成本的经济定义。利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对交易成本做了如下定义:即交易成本就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的契约费用。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奥利弗·威廉姆斯认为,交易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事先的交…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时代,竞争性电子交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电子商务模式。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的企业机构如何应用最新的电子商务理论方法,进行交易机制的变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实现总收益的帕雷托改进,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对竞争性电子交易的复杂性分析,认为应该重视研究决策人的理性问题,创新设计能够真正体现三公原则的电子交易机制,综合集成多种决策方法实现在线智能群决策,结合流程管理技术规范交易过程,应用最新的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技术优化完善现有的电子交易系统。上述改进对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电子商务相关业务在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基础,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为知识的供需双方提供了交易知识的可能。通过分析知识商品的定价基础,分别对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自发式交易的讨价还价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自发式交易机制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利于知识在企业内部转移和共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is note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introducing a transaction tax on depth and bid-ask spread using a static model where a competitive market maker faces informed and liquidity traders. When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low, an increase in the transaction tax can result into a smaller rise in the selling price and the depth may even increase in some cases. When information asymmetry is high, the dealer could increase the selling price more than the tax and sometimes lowers the depth. This can result in a market shutdown if the liquidity trader is driven out of the market. We thank Vincent Reinhart and Walter Fisher for helpful discussions. Special thanks are also due to an anonymous referee and the editor C.D. Aliprantis for insight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which have helped us to improve the paper substantially. The usual disclaimer applies.  相似文献   

14.
谭开明  魏世红 《经济问题》2007,332(4):41-43
首先界定了技术商品交易中的信息非对称性,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对技术商品交易情形分别设计了一般性的激励机制,即在满足各交易参与方个人理性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实施合理的监督强度和适当的惩罚力度,以遏制技术交易中各参与方利用信息非对称性产生的不道德行为.通过对买卖双方行为分析及激励机制的研究,对技术商品交易提出了相关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软件产品在产权、信息及交易上所表现出的特别性使传统的以物质产品为研究对象的价格理论及即使在其具有最强解释力的成本价值与使用价值均衡领域均陷入困境.本文分析了传统价格理论解释无力的局限性原因.  相似文献   

16.
替代、互补及互嵌: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新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世界中,企业市场关系呈现出替代、互补及互嵌等多种特征,使得单一的“替代”说或“互补”论均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从交易费用角度将交易关系分为三种类型并指出企业和市场谁更有利于交易费用的节约,主要取决于交易品的特征以及交易本身的具体职能。企业其实是一种通过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间相互交易以实现生产功能的特殊履约机制。这样就不难理解,只有部分交易可以通过企业与市场间的相互替代来提高效率,而更多的交易则须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或改进市场制度本身来提高其效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考察中国上市公司中管理者买入交易和卖出交易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管理者买入后的市场流动性减弱,归因于管理者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卖出降低管理者的股权,提高市场流动性,信息不对称减弱。管理者在市场交易比较活跃的日期交易,可能是因为在高的市场交易量下能隐藏管理者的私人信息。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交易决策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并购是并购交易双方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博弈过程。由于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和不完美性,企业并购交易将会出现市场完全成功、部分成功、接近失败和完全失败四种不同性质和效率的市场均衡,其中只有市场完全成功是最理想和有效率的均衡。但在具体的企业并购交易中出现哪种均衡,主要取决于企业并购交易博弈模型中不同质量目标企业的价值、交易价格、风险成本和质量高、低比例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出现上述三种低效率均衡机会的最有效方法是克服企业并购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提高并购企业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