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8年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其直接诱因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过度使用,此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现行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危机后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成为人们反思的焦点。但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有密切关系,但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原凶",充其量只是"帮凶"。结合我国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自由化的浪潮蔓延全球,衍生金融工具得到大规模运用和快速发展,它正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不可忽视而有着巨大影响的力量.通常按照国际相关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在次贷危机中部分发达国家以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文章对衍生金融工具带来的会计计量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曹永文 《时代经贸》2007,(5Z):95-95,97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净投资为零或很少,且价格频繁波动,这向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阐述美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到市场价值计量模式再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演进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进入国际化,促使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型及内容得以快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避免金融风险的一种工具,其会计计量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也规避了不小的金融风险。本文主要以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问题为研究内容,详细介绍了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也介绍了会计计量的相关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分析得出公允价值对金融信息的重要性,总结提出较为合理的计量模式是在现有的计量模式上,采取公允价值计量为主,历史成本为辅的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5.
丁洁 《经济研究导刊》2014,(18):131+212-131,212
围绕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争论,找出了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诱因,阐明了面对挑战和考验学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此,SFAS133和IAS39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做了相关规定,将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披露转为表内确认,并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就我国而言,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应从实际出发,分为目前、近期和远期三个阶段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为金融工具定义,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和风险控制四个部分。重点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是否符合会计确认的标准,PASB为满足衍生工具进入表内确认和报告而对会计概念的一些更改和拓宽,衍生工具会计确认的过程、意义和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类计量的过程,以及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会计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次贷危机视角,围绕再次上演的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一公允价值的论争,分析了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诱因,阐述了面对挑战和考验必须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为金融工具定义,分类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四个部分.重点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是否符合会计确认的标准,FASB为满足衍生工具进入表内确认和报告而对会计概念的一些更改和拓宽,衍生工具会计确认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类计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晏华  黄克勤 《时代经贸》2007,5(11X):173-173,175
本文主要分为金融工具定义,分类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四个部分。重点介绍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是否符合会计确认的标准,FASB为满足衍生工具进入表内确认和报告而对会计概念的一些更改和拓宽,衍生工具会计确认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分类计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衍生出的一种投资工具。本文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标准的特殊性出发,分析衍生金融工具引起的计量模式的变化、公允价值定义的变化、收益确认标准和计量方法的变化,提出了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财务报表而进行的会计变革趋向。  相似文献   

12.
王志姣  刘晶晶 《时代经贸》2010,(16):165-165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会计计量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历史成本逐渐难以应付局面。为保持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各准则制定机构都把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作为目标。尤其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将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中应用问题提升到了白热化程度。这一问题的探讨对探索会计发展规律、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历史成本一直是会计计量的主要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历史成本逐渐难以应付局面.为保持会计信息质量的有用性,各准则制定机构都把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作为目标.尤其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将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中应用问题提升到了白热化程度.这一问题的探讨对探索会计发展规律、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市价调整与美国次贷危机:一个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金融危机,美国和欧洲金融界某些银行家们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把危机的原因归咎于按市价调整(mark-to-market)会计计量方法,引起世界各国对公允价值会计评价的轩然大波。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而言,按市价调整的会计计量是计量衍生产品等金融工具最具透明性的方法,按市价调整的会计处理和披露为投资者提供了当前市场情况和远期分析等信息,其本身并不会带来任何损失。  相似文献   

15.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创新大潮中产生的,一直是会计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根据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后续计量进行一些探讨,并对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演绎和派生出来的合同,会计计量主要解决计量尺度及计量属性两方面的问题。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没有独立的会计准则,而是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附加计量。而衍生金融工具具有独特的风险性,因此,其计量准确与否对信息使用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讲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现状和遇到困难,然后提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吕敏 《时代经贸》2008,6(7):158-159
本文首先讲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的现状和遇到困难,然后提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会计计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运用,对金融市场,企业财务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传统会计准则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新的会计理论与实务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运用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笔者尝试通过分析我国的具体情况,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两方面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党金栋  谢好民 《经济师》2001,(3):142-143
衍生金融工具在过去 2 0年左右的时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它的应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以货币和资本为经营客体的金融业和证券业 ,而且日益成为一般的工业组织和商业组织资产保值和增值或是规避结算风险的手段。然而 ,衍生金融工具的操作既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 ,也能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衍生工具的计量不但是会计主体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也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迫切关心的问题。本文指出 ,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宜使用公允价值法 ,并从几个方面证明了其必要性。一、衍生金融工具既无历史成本又无稳定价值历史成本法不适于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