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上海商业》2012,(3):8-10
一,"康熙元年说"由来雷允上是一家跨越三个世纪的老药铺,现列为上海医药零售行业中"四大户"之一,如今市上的网店不少,稍加注意可见招牌一角标明"创建于康熙元年",也有用"公元1662年"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年份不确切,与真实的创始年代误差竟达72年。  相似文献   

2.
《上海商业》2008,(1):53-53
“雷允上”创始于康熙元年(公元一六六二年),迄今已有约三百年的历史。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工商、科工贸、产学研于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年销售规模超过30亿元,是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的内刊《上海医药商业信息》上,得知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翔华同志,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光荣称号.仔细阅读了《开拓进取,引领品牌创新发展——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张翔华同志获第二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先进事迹》.可能由于内刊的篇幅限制,对张翔华先进事迹的表述,似乎同我们平时对他的接触、了解,感到还缺了很多,并由此萌生想将它补上一些内容的念头.于是本刊采编特地登门造访,阅读近四年的文档,参观了新搬迁到南京西路870号的雷允上老字号,到原挂“雷西”招牌现改成“雷允上”招牌的27家门店中的几家去看看,与他们的营业员聊聊.于是在脑海中对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形成了这样一个概念:竭尽心力、勇于创新、和谐沟通.  相似文献   

4.
《商业企业》2010,(5):33-34
“雷允上”字号创始于康熙年间,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为上海传统四大中药名店之首,“雷允上”经过几代人的精心培育,现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5.
张良 《财经界(学术)》2010,(13):102-105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创始人乐显扬.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同仁堂开始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相似文献   

6.
话说百年南京路(23) "买布要跑'三大祥'".解放前,南京路上有三家棉布商店,名气一样响.一家叫协大祥,开在福建路以东坐北朝南;一家叫宝大祥,开在先施公司西首斜对门;还有一家叫信大祥,开在日升楼东侧(今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这三家商店都是五、六开间大门面,蓝底金字大招牌(木质立体招牌字贴上赤金金泊),连招牌的字体也是一样,都请著名书法家谭泽闿书写.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工商业领军人物与时俱进”、“中建八局是‘铁军文化’”……,似乎近几年工商界用“军”这个字眼的企业多了起来.雷允上(西)的董事长最近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工商业领军人物”,“军”这个字也进人了雷允上(西)这扇大门. 在我们造访、阅读相关资料和员工聊天的时候,也多了一个心眼,很注意雷允上(西)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解放军中“团队精神、捍卫祖国,保护人民使命、服从意识、铁的纪律、善于学习……”等理念的异同. 雷允上(西)在改革开放中成为一个杰出的组织,荣获上海市、静安区、上海医药行业、开开(集团)等单位授予的先进称号.它有着许多忠诚、敬业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8.
《商业企业》2008,(5):F0003
上海人和堂公司前身为人和堂药店,始建于公元1874年,开业至今已有135个年头。为奉贤区内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商业企业。  相似文献   

9.
《商业企业》2008,(3):26-28
上海开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开开”、“雷允上”、“鸿翔”、“蓝棠一博步”等众多历史悠久老字号企业、集产销于一体的国有商业企业集团,以服饰和医药为两大支柱产业。在中共静安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集团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员工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第九次党代会和静安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以下简称“第一医药”)又创新高,一月份销售3358.51万元,同比上升19.94%;日销售连续21天超百万元大关,其中1月14日一天销售额达到304.89万元,这不仅在“第一医药”52年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就是在全世界数万家药店中也是数一数二的。难怪世界药联主席前  相似文献   

11.
《商业企业》2006,(4):16-17
杏花楼创建于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杏化楼”从字号逐步形成商标和品牌,2005年被评为“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老商标”.2006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2.
雷允上(西)办公场所,人们从电梯走出,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人文”境界很高.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结合时代发展的进程,对办公场所——雷允上(西)的指挥中心(办公场所)设计,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的视觉化.张翔华从图纸设计到现场施工都直接参与,从电梯走出,踏人大堂,那只豪华吊灯与雕刻着《百鸟朝凤》的屏,都是由他拍板敲定的.这二件物体,不只是提高了大堂的光亮度,不只是随意选取的大型摆件.从整体设计布局,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点,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烈昂扬的格调;第二点,总体上表现了简洁美,在两个物件上,表现出传统美与现代美融合之美或海派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3.
《上海商业》杂志2011年首期,翔华同志写了一篇题为:“创新传承,破解‘老字号’发展难题——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公司发展思路与实证”文章,今天,我们特地把它翻了出来,重读后感悟许多. 感悟之一,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西)超越发展的灵魂,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07,(17):118-118
在浙江慈溪,有家有着三百年历史文化的老字号酒店——颐寿堂养生食府慈溪加盟店。颐寿堂源于清康熙22年.由当时名满天下的四大名厨的金刀御厨王金堂创建于台湾府。王金堂熟知养生百昧.谙识满汉饮食之道。早年为四辅臣索尼家厨.后被孝庄皇太后所识,检方调食亲侍饮居。康熙8年被钦点为金刀御厨.统率宫廷御膳房八百一拾六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以有利于坚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根本目的。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当作一项全新的事业,大胆实践,不断进取,努力创造出一个具有中国高校社会化的教育后勤产业是历史赋予每位后勤职工的责任。 北京化工大学“烛光”教育超市是2000年中期由后勤集团投资近70万元创建的。从创建初始,就本着“服务于师生,让利于师生,方便于师生”的工作宗旨,在各方面的鼎力支持下蓬勃发展。并在这两年中又相继开了两家连锁店,使超市涵盖了东、西、北三个校区。现有正式职工12人,临时合同工40人,勤工助学同学900多人次/年。日营业额3万多元,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两年来不仅满足了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5,(14):A030-A031
康熙窖酒产自河北省宽城县酿酒有限公司。2004年春,公司决定将产品率先投放省会市场,并在石家庄成立了康熙窖酒全国营销中心。半年后,产品即遍布全省城乡市场,上了各大宾馆、饭店的酒水菜单。为更进一步了解该品牌,我刊特别采访了其营销中心总经理田保全。  相似文献   

17.
137年前,25岁的H·J·亨氏将调味酱装进透明的玻璃瓶里出售,创建了今天年销售额超过90亿美元的食品王国。从此,CEO手拿番茄酱的照片,成为亨氏公司的“招牌”。亨氏家族祖孙三代就靠着这种“招牌”宣扬着他们在调味及其他食品制作工艺上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8.
张翔华与他所引领的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通过刻苦的学习,吸取了中国文化的精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要求,不断推出创新之举,使医药商业企业不断顺应市场,走出了一条中国中医药企业发展壮大的独特的路径.她不仅仅是雷允上(西)的成功之道,也反映了中华老字号发展变化的轨迹,这也是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共同财富. 为什么魂、创、通与“竭尽心力”,能成为振兴企业不可或缺的能力?这是因为人们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很多医药企业受到创伤,是由于失去了这些与生俱来的能力,丧失了魂、创、通与“竭尽心力”的精神的缘故.  相似文献   

19.
股海沉浮,潮起潮落,虽然不乏折戟沉沙之辈,但是笑傲江湖者也大有人在。终于,—颗年轻的心按捺不住寂寞,我决定在股海中闯荡天下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下海之前看过许多股经,可真正上场搏杀,还是需要一位好帮手的。在老股民的热情推荐下,“康熙证券实时系统”成为我的第—选择,这是—款足不出户就可炒股的股票行情接收、分析和交易系统。  相似文献   

20.
传承与创新     
制度文化是指企业中的各项“正式制度”,是企业精神的具体化.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体操作性的正式制度与规范,才能被全体员工所接受. 企业行为规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对内行为规范与对外行为规范.对内行为规范能够使雷允上(西)企业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同,而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凝聚力的内部经营环境.对外行为规范通过一系列对外的行为,使雷允上(西)企业的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同,以创造一个理想的外部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