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备忘     
事件中国着手能源价格调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油价、电价上调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涨幅的影响料不会超过两个百分点,但考虑到电价上调对物价影响力远大于油价,且反映滞后,中国CPI的峰值可能会因此推后。中国此次调涨成品油及电价是中国朝着能源价格正常化迈出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萧易寒 《广告大观》2005,(11):162-163
一个朋友听说我做广告后,不无羡慕的说:靠,广告人啊,是不是工作跟拉屎那么轻松,挣钱跟放个屁那么简单,一年能赚辆宝马车啊?!我狂扁他一通后说:靠,我们广告人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干的比牛多,睡的比小姐晚,TMD赚的还没乞丐多。  相似文献   

3.
彭鹏 《北方经贸》2008,(1):96-9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无论是原油还是成品油的价格都与国际油价息息相关。石油等能源价格稍有波动,都会在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上反映出来。但是,市场反映出来的价格不仅仅是石油现货市场,相当一部分是由期货市场决定的,也就是有专家说的"石油金融一体化"。石油与金融的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场》2009,(3):44-44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日前表示,燃油税改革方案还是保守了一些。他指出,该方案至少定价机制不够透明。过去是按鹿特丹,新加坡、纽约三地的平均价来确定。至少应该在这方面增加一些透明度。应该要适当的控制,适当控制的原则是什么?控制的频率是什么,是两个月一调还是一个月一调,这些都应该透明一些。  相似文献   

5.
美联储近日公布的2005年年度报告中表示,尽管能源价格上扬,但美国经济在今年和明年的表现应该尚佳。报告认为,只要能源价格上扬的速度表现得如期货价格那样缓慢,则能源价格上扬给经济增长带来的限制性影响将在2006年便消失。随着能源价格上扬继续产生影响,近期内核心通胀可能依然保持在一定的上行压力中,但这些压力将在今年内慢慢消散。因而虽美联储的加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品价格的涨势,但只是昙花一现。决定价格长远走势的依然是供需规律,在石油市场上没有什么投机泡沫,每日高达4万亿美元的交易额,没有人能够操纵这个市场,而且实货交割也表明有人愿意在如此高的价位购买石油。而石油产业投资是极其耗费时间且风险巨大的项目。全球已经有多年未发现大型油田,这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因而得以牵动各国神经。而根据三大能源机构的预测,2006年即使在高油价的抑制之下。全球原油需求每日仍保持增长143万桶的态势。因此,在这种高需求的支持下,油价下行空间还是很小的。  相似文献   

6.
早在两年前,<经济学人>就预言:清洁汽车和混合电动车的发展,将改变汽车工业的全球格局,新汽车革命已经来临.从去年开始蔓延的能源价格上涨势头,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压力和挑战,今年油价继续在100美元以上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7.
微博     
《光彩》2011,(12):1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上周在上海饭店大堂偶遇周忻(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他说开发商降房价的三原则:1.一步降到位,万不可每次降一点,不断地降。现在降不到八折的楼盘我们都不接受代理。2.敲锣打鼓地降,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怕老业主砸售楼处。有一楼盘悄悄降20%别人都不知道,白降了。3.早降比晚降好,越晚降套得越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一位成功的硅谷企业家、投资家讲述  相似文献   

8.
杜金钟 《市场周刊》2005,(35):33-33
由美伊战争引起本轮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已经持续了近三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以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为例)从2002年下半年的每桶28美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每桶67美元左右,涨幅达到140%。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相对应,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也大幅飚升,纽约市场汽油期货价格由2002年下半年每桶33美元左右上涨到目前的每桶70美元左右,涨幅为136%。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和国际石油市场情况看,后市国际油价将以高位运行为主,但中国的油价较国际水平要低,且国内油价与其它能源价格相比处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入世谈判已届尾声,估计在今年内最晚到明年春中国将成为 WTO 的正式成员。这次入世谈判,虽然是由政府出面,但入世提出的承诺,最后还是切实关系到我国各行业的企业的利害关系,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有所准备,准备比不准备好,早准备比晚准备好。笔者认为企业对入世准备,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0.
一、CPI会回调吗?雷曼兄弟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如果不出现更多的自然灾害,在年底之前应该可以回到4%到5%,但如果出现了比较大的水灾,则有可能存在通胀反弹的可能。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其他因素我们也不能忽略,第一个问题就是国际油价的问题,未来很可能能源价格要进一步上调。第二个是PPI即生产者价格指数现在上升得非常快,这些风险同样很大。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学者,因为他学有所攻。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外交家,因为他有高超的谈判艺术。还有人说,龙永图是个“卖国贼”,因为他曾在入关谈判的承诺上作了“不应该的”让步。也有人说,龙永图是个“民族英雄”,因为他以自信、果敢、从容与才华见证了中国入世谈判所经历的艰苦与成功,通过他国人熟悉了来自中国的强硬声音与来自世界的一片掌声。而龙永图承认自己是个“洋务派”,并自言自己是“技术官僚”。不论世人如何评说,这位当年“叩关”的龙永图今天仍在“闯关”,不论他作为当年的中国人世首席谈判官,还是今天的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他的形象与睿智已深深嵌镶在了更多的国人心中。  相似文献   

12.
北京的“的哥”如今一见面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油价又涨了”。从去年 11月开始,面对每个月陡增的几百元油钱,“的哥”们就一直在为油价的不断上涨而苦恼。   从一桶 10美元到 30多美元,国际油价一年多时间翻了个大跟头   这年头什么都讲与国际接轨,国内油价涨个不停就是国际市场给闹的。去年年初,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还仅为每桶 10美元左右,而今年竟然涨到 30多美元。石油是工业社会应用极广的一种基础能源产品,油价一动,全球几乎所有产业、企业都跟着晃动。企业为确保盈利不受高能源价格侵蚀,无不设法抵销这方面的影响。有的…  相似文献   

13.
田延 《国际贸易》1999,(3):43-45
1998年的低油价标志着25年前开始的高油价时代的结束。和前3次石油危机一样,1998年的油价震荡将被写入石油工业史册。所不同的是,发生在70年代的前两次石油危机给世界带来油价攀涨,1986年的油价暴跌也并未使高涨的能源价格降下来,而1998年可能标志着一个低油价时期的到来,至少今后两三年是如此。 虽然价格会从目前的低点攀升,但在今后几年甚至十几年都可  相似文献   

14.
《商》2013,(5)
<正>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6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油价形成机制的改革方案,计划缩短调价周期,取消"4%"的国际油价变动幅度标准,按照一定的周期该调就调。他还透露,上半年争取出台城镇化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有关前海的优惠政策。成品油定价机制将更灵活  相似文献   

15.
李波 《浙商》2007,(6):24-24
浙江省是能源小省,却是能源消耗大省,对能源消费增速在近3年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而且能源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消费总量迅速扩张。而近年来的主要能源价格,包括油价、煤炭和天然气等不断攀升,对浙江企业带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年内两次上调,一次下调,国内油价进入"波动时代"。老百姓谈论最多的还是,为何国内油价明显比美国贵?为何油价同国际接轨而收入不接轨?在地缘政局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国际油价走势究竟怎样?如何应对高油价的冲击?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出发,站在独立客观的立场上,从战略高度、长远眼光和全球视野来看待,否则就会陷入情绪化发泄不满的逻辑误区。  相似文献   

17.
经过年内两次上调,一次下调,国内油价进入“波动时代”。老百姓谈论最多的还是,为何国内油价明显比美国贵?为何油价同国际接轨而收入不接轨?在地缘政局动荡不定的情况下国际油价走势究竟怎样?如何应对高油价的冲击?回答这些问题必须从中国能源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出发,站在独立客观的立场上,从战略高度、长远眼光和全球视野来看待,否则就会陷入情绪化发泄不满的逻辑误区。  相似文献   

18.
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曾预计,随着高油价削弱市场消费需求的持续,以及其刺激替代能源生产的加速.油价将会回落至100美元以下。他还表示,过不了多长时间,中国就会取消燃料补贴。“这不是一项好措施。这是一种应急手段,因此我们应该让市场来决定价格。”  相似文献   

19.
Q《21CBR》:早在2002年,美国租车巨头赫兹、安飞士就开始进入中国。Enterprise(企业号控股集团)作为全球租车业No.1。来华时间几乎比它们晚了10年,为何?  相似文献   

20.
陈率 《浙商》2008,(24):80-81
11月9日晚间,和往常一佯,陈合富打开电视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作为浙江宏昌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尽管行内早有传闻说国家决策层面准备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但听到“4万亿元”这一数字时他还是感觉相当惊讶:“这至少比我们意料中的翻了一番。更重要的是,这两年内追加的4万亿元是以国务院指令性文件的形式发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