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来分析我国目前金融脱媒现象,同时研究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金融脱媒会导致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出现减弱,但是金融脱媒现象增强了资产价格渠道、利率传导渠道及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效果。总体上来说,金融脱媒现象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效果产生了削弱。  相似文献   

2.
《现代商业银行》2006,(10):17-17
2004年以来,“金融脱媒”一词火爆起来。 近几年,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资金的供应绕开商业银行,直接输送到融资者手里。而它又必然刺激着另外一个词汇的诞生——“金融脱媒”。一般来说,“金融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推出步伐明显加快了,从短期融资券到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从银行存款单一产品到银行负债产品层出不穷,从信托理财到银信、银保、银证合作理财……都让人感受到我国金融脱媒的演进进程。金融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资金供需双方不通过银行等资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渐突出。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对商业银行储蓄存款传统的增长方式形成较大挑战,传统的储蓄存款存量资金和客户也面临着在金融同业间“重新洗牌”的可能。市场上高端客户在月、季末向多家银行主动询价、要价现象越来越多,大户储蓄存款在银行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本文结合某县级支行储蓄资金运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连平 《新金融》2006,(Z1):7-9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绕过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直接由资金的供给方流向资金的需求方,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等间接金融中介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在国际上,金融脱媒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在我国金融脱媒的大幕已经拉开,我国商业银行面临全新的经营环境,我国的商业银行有必要在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根本性的改革,以全新的姿态迎接金融脱媒。  相似文献   

6.
宋丽 《河北金融》2013,(7):10-11,22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供需双方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客观看待这一现象,对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入手,分析金融脱媒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并从金融监控、金融深化、金融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对我国在金融脱媒影响下的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货币沉淀为角度分析M2/GDP偏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储蓄-投资转化渠道不通畅,造成银行系统货币存量偏大;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资产市场资金配置效率低,货币周转速度慢;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受边际消费递减导致高收入阶层资金储藏量大;利率、汇率机制缺乏有效弹性而导致中央银行被迫发行超额货币维系市场秩序;非组织金融规模增长,大量资金流通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可能导致市场内金融体系的"脱媒"现象。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货币沉淀到不动产领域,导致货币紧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包括县域中小企业在内的优质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银行融资供给的垄断地位正不断被打破,金融脱媒现象逐步显现。本文以苏南发达县级市宜兴市为样本,分析了县域金融脱媒现象的特点与产生原因,剖析了金融脱媒现象对县域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并在总结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县域商业银行全面应对金融脱媒挑战、深化经营格局转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脱媒趋势下,金融市场的发展使金融产品的种类日益多样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将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产生影响。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存款结构的影响,以期给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金融脱媒”是相对于银行的“金融媒介”来说的,指的是不经过银行媒介的资金融通现象。“金融脱媒”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银行新的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及利润来源的多样化,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等新业务以适应金融脱媒的形势要求。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引发的技术脱媒、渠道脱媒、信息脱媒、客户关系脱媒正逐步边缘化银行中介功能,中间业务受到替代,面临客户流失、业务萎缩的危险,传统经营服务模式面临变革。鉴于互联网金融自身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缺陷以及商业银行所处的特殊地位,目前互联网金融尚无法撼动、取代商业银行,二者应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投资基金国人投资理财新概念□宋金中徐改娣长期以来,国人把闲置的资金存入银行,作为储蓄和升值的重要渠道。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中国居民的金融投资意识已有明显改进,从单纯的银行储蓄到参加保险,投资房地产、股票、基金等,资金增值方式趋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周小荣 《武汉金融》2007,(11):39-40
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已对鹰潭辖内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江西铜业公司融资渠道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调查,分析探讨欠发达地区"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政府行为的国际分析 (一)美国模式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住房金融制度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分业经营的严格限制,只能由以短期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储蓄机构向个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有限的资金来源使得美国的住房金融、住宅产业与储蓄类金融业的发展息息相关.60年代末,美国市场利率不断攀高并且呈现较大的波动,资金"脱媒"现象和日益高升的存款成本使得储蓄机构陷入困境,美国储蓄贷款协会面临资金吸收不易及流动性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杨磊 《现代金融》2013,(11):19-20
互联网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其对金融行业的渗透越来越明显,商业银行渠道脱媒、客户脱媒、业务脱媒的现象日益严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农业银行要充分认清形势,尽快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对政策性银行以金融债为主要融资渠道的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推高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使之对政策性金融债投资要求的回报率升高。同时,利率市场化势必造成更大的利率波动性,如何降低利率风险对长期性债券投资价值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脱媒通常与利率市场化相伴而行,企业和项目的直接债权融资需求增多,对政策性金融债产生替代效应。本文对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模式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背景下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以下应对措施:吸引养老资金,实现资金供需双方对风险与收益的匹配;推行保值储蓄,降低通货膨胀风险;吸收邮储的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直接面向互联网融资,降低中间成本;利用准国家信用级别优势,发行离岸债券;对贷款资产证券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肖崎  黄翠敏 《新金融》2015,(5):37-40
次贷危机后,我国金融脱媒加速发展,使得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业务模式、资金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银行体系的稳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脱媒的现实表现,重点探究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负债、资产、利润和风险四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社会资金流动模式和渠道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对于经营模式相对传统、稳健的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而言,冲击尤为明显。对公存款与支付结算、贷款、投资银行、托管、银行卡等大多数银行产品紧密联系,是一家银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论文就资金流动新形势对对公存款的影响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各项功能特别是资源配置功能持续萎缩,一方面导致作为生产要素“粘合剂”的货币信贷资金所具有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功能弱化,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日益“边缘化”;另一方面,民间借贷与资金体外循环使“金融脱媒”现象进一步凸显。最近,我们对广市安11家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进行了调查,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资源配置功能,使储蓄资金更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去。  相似文献   

20.
龙尾蛇头,正是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做年终总结和开年计划的时候,“金融脱媒”一词被频频提起?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通过一些新的机构或新的手段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实际上就是资金融通的去中介化,包括存款和贷款的去中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