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莉 《汽车与社会》2012,(30):114-114
我见过一个神人,当他作为市场营销总监向我展示他们的产品有多创新时,为了进一步加深我对他的印象,竟然说了一句:“姐,其实咱俩是同行。我的正式工作是福建一报纸的外派记者。  相似文献   

2.
李春 《工业会计》2008,(11):85-87
王先生大学毕业就来北京工作,七八年的时间里和其他人一样,结婚生子、贷款买房,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尽管对北京已经非常熟悉了。但由于自己没有北京户口,感觉上总是有点不踏实,他总是说自已是典型的北漂一族。两对这种不太安定的生活。王先生想尽早在保障上有所考虑,做好理财规划。  相似文献   

3.
紫竹 《现代班组》2010,(3):26-27
他长了一张娃娃脸,个子不高,但精神得很。初见到这位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装调维修工冠军时,记者并没有看见想象中的兴奋面庞,反而感受到的是一种朴实和平静。他说自己来自上海第三机床厂,现在负责数控机床售后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窗风景     
木匠是我的朋友,只不过木匠不是他的职业,而是外号。他真正的职业曾经是铁匠,现在是位农民。 他之所以被人叫做木匠,完全是因为他自己。据村里老人说,他小的时候不管谁问他,长大了想干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的回答“木匠”,所以村里人都喊他木匠。  相似文献   

5.
<正>好学的漆梦东总是默默地钻研各项专业知识、背诵各类技术参数,直到熟记于心。他不仅想胜任自己的工作,更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采访24岁的漆梦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好像一直都有忙不完的事。谈到摘得2014年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种铜牌的事,他说:"我也跟大家一样学习、准备,没有什么值得谈的。"对于工作上其他的事,他的话也大同小异:"我就是正常地工  相似文献   

6.
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宇通集团总裁汤玉祥总是备受媒体关注。要想采访行事低调而又工作繁忙的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记者曾在人民大会堂偶遇他一次,当时他对客车出口简单地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当他接受《商用汽车新闻》专访时,记者倾听到了他对这些问题的完整看法。记者注意到,汤玉祥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客车行业,对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他也很关心。采访依然从中国客车出口开始,汤玉祥侃侃而谈,务实又平和。  相似文献   

7.
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 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社会》2012,(30):8-8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央视记者分别在全国各地总计向3500位各类职业的普通百姓提问:“你幸福吗?”我看到一位男青年面对这个问题回答说:“今天不幸福,女朋友(与我)分手了”还看到记者采访一位带着自己的孙子在衡头擦鞋的婆婆,婆婆回答说自己一个擦鞋的谈何幸福、当然面对“你幸福吗?”最雷人的回答还是:“我姓曾”  相似文献   

9.
忘记年龄     
一位朋友告诉我说他的父亲75岁了,依然身体硬朗,工作热情依旧,老人常说:“等我老的时候,我就如何如何。”似乎自己还不是老人。听后我心里直生佩服。我虽未见过这位老者,但眼前闪过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  相似文献   

10.
一采访明,一开始并不是很顺利,他总是跟我们说:“我真的没有什么可采访的。”尽管如此,作为采访者的我们并没有觉得这是他的不友善,而是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外界对他的评价:低调。也许一个领导者的风格会决定一个企业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战略其实就是关于集中的艺术。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十年前,我在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帮助下创办了今天中国的“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有一次我去见他,在讨论了学院的发展计划之后,他对我说:“你看上去很疲劳,我发现你总是同时在做好几件不同的事情,而且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这样下去,可能是每件事做得不错,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的左保齐老师就拿到了从教30年的证书,作为一名老教师,他如今依然奋战在教学一线。他的学生评价说,左老师讲课谈吐优雅,认真负责,上他课是一种享受。当左保齐坐在对面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却显得异常低调。苏州电视台曾经多次试图采访,他都推荐别人出面。“我一直很低调,很难面对媒体。”左保齐更愿意把时间留给教学和科研,他就是这样在高校教学、科研领域默默无闻地“低调”了30余年。作为2013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获得者,他谦逊地说:“我的工作主要是带学生,搞科研,能持续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学生的成长就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13.
股改时曹德旺说:凭什么自己幸苦多年,还要送给别人!如今他说:我捐的还不够,最后我都会捐出去,不留下一分钱!  相似文献   

14.
“人要衣装,佛靠金装。我认为司机的着装很重要,是人的一张脸面。”浙AT3205号出租汽车司机潘全国说服务应该首先从自己的服装开始,他只要开车,总是服装笔挺,就是夏天的衬衫,也要每天洗每天烫的。  相似文献   

15.
木匠     
木匠是我的朋友,只不过木匠不是他的职业,而是外号。他真正的职业曾经是铁匠,现在是位农民。他之所以被人叫做木匠,完全是因为他自己。据村里老人说,他小的时候不管谁问他,长大了想干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的回答木匠,所以村里人都喊他木匠。  相似文献   

16.
<正>他总是笑着,笑容中带着几分腼腆。河北省邯郸县供电公司农电工闫鑫给人的感觉是淳朴,实实在在。而在他表面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心,那便是对自己的不断鞭策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都说农电工素质低,我想把  相似文献   

17.
还没有见到赵学哲处长,就已经感觉到他十分繁忙,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得满满的。由于赵处长时间排不开,我的采访日程被迫变换了多次。第一眼见到赵学哲处长,记者就感到一种IT人特有的精干、敏锐、扎实的作风,说话时语速不慢不快,条理清晰。  相似文献   

18.
身为宇通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的王文兵,肩头的压力很重。这种压力来源于自己,也来自于整个行业。王文兵很年轻,今年38岁的他总是洋溢着一种自信睿智的神采,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你可以看到宇通成为国际主流客车供应商的雄心;他很淡定也很从容,总是能够将记者抛出的问题逐一分析,然后让你感受到那种拨云见日的开朗。  相似文献   

19.
"1999年,我成了一名导购,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一年后正式成为美邦店长."28岁的陈磊是美邦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南京东路旗舰店经理,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他面带微笑告诉<纺织服装周刊>记者,"店长是真正开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职位,迄今为止10年来,它教会了我很多,也开拓了我的眼界."陈磊表示他最大的心得就是:在适合自己的平台工作,人会成长得更快.  相似文献   

20.
20年前,当罗建平主任大学毕业刚刚踏入金陵石化大门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中写道,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有朝一日我们能坐在办公室通过计算机浏览企业的实时生产状况、进行生产管理。20年后,作为中石化金陵分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他正在以全部的生命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今天,从早期的CIMS到MES、ERP,再到TBM(TotalBudgetManagement,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金陵分公司的信息化工作一直走在石油石化企业的前列。有人说罗主任兼具运动员的体魄和科技工作者的头脑,我想这是对罗主任最精当的描述;他讲起话来总是那么细致和有条理,并喜欢用事实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