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运用五个竞争力模型对我国饲料行业竞争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行业的竞争结构决定了饲料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力量和竞争状况,并从饲料企业抗争行业竞争力量寻求自身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衣东丰  刘丹 《特区经济》2006,210(7):261-262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曾经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大讨论,他提出的用于分析产业竞争结构的五种作用力模型也成为众多企业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分析方法。电子商务的发展已使传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正是以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为基础,从进入威胁、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和供方侃价能力五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产业结构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以波特竞争力五力模型为理论基础,从新入者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替代威胁和现有竞争强度5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宁波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宁波小微外贸企业在波特五力模型上的表现总体较为平庸,但在供应商议价能力方面表现相对较强,而在进入门槛方面则遭遇一些厂商向前整合和客户向后整合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重点主要有五力模型、三大一般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和产业集群等。而五力模型在产业竞争态势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各产品提供和服务商对在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力进行分析的最常用工具之一。五力模型分析对象包括了新加入者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而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明细化,互补品及互补品战略应该在竞争力分析中被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借鉴“波特模型”,分析了五种力量在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中的竞争态势,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软件市场竞争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强 《特区经济》2006,(1):335-336
本文以战略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为基础,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和五种竞争力量结构分析方法,针对中国软件市场的特点对国内软件市场竞争战略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软件市场上的战略管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针对当前软件市场战略的不足提出了作者自己的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城市置于区域范围内考虑,运用经济学中"五种力量模型"理论,整体性研究分析了城市在区域竞争环境中的发展原则与策略.提出通过知识经济内涵更新、产业转型创意、环境生态改良、文化传承复兴及都市空间的复合与宜居化等途径来提高城市在竞争过程中的自适应性和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8.
钟艳 《特区经济》2008,(10):276-278
随着近年来茶叶品牌意识的觉醒,实施品牌战略成为国内各级政府和众多茶叶企业的首要选择。品牌定位是地方茶叶实施品牌战略的关键步骤,尤其面临激励的市场竞争,品牌定位更为重要。本文运用波特“五力模型”理论对影响地方茶叶品牌竞争的五种力量进行了分析,而后从品牌市场细分、品牌价格、品牌形象三方面提出地方茶叶品牌竞争定位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企业的竞争优势场及其战略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对传统竞争优势理论进行考察、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并探讨了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产业力量、企业能力和顾客价值三者复合而成的立体动态竞争优势场;采用矢量等定量方法来评价整体竞争力,进而指出了企业战略调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营销,实质上就是指企业充分运用文化力量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市场营销活动。对企业核心能力从文化角度进行的分析包括:从企业文化营销内涵分析核心能力;从企业文化营销功能分析核心能力的特性;从企业文化营可持续性分析核心能力形成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任刚 《特区经济》2005,(6):363-364
198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依据特定行业或经营活动盈利能力的可能性,提出了一种识别相关市场中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框架。行业中的厂商都力求通过管理战略的选择来追求这些竞争优势。波特提出的决定持续盈利能力可能性的5种力量是:替代品的威胁、进入威胁、买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相友 《北方经济》2007,(5):114-115
利用波特竞争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竞争环境不佳,导致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行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剧、替代产品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潜在竞争者成为现实威胁、客户的要价能力提高以及国有银行自身供给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3.
利用波特竞争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竞争环境不佳,导致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行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剧、替代产品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潜在竞争者成为现实威胁、客户的要价能力提高以及国有银行自身供给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14.
唐飞鹏 《世界经济》2016,(10):53-77
本文在两级政府框架下,构建一个反映地方政府财政竞争与企业利润关系的理论模型。纳什均衡显示,企业迁移时更青睐高公共投资的高治理能力地区和高税收优惠的低治理能力地区。经验分析证实,在中国高治理能力地区,支出竞争呈现显著正效应,税收竞争呈现显著负效应;在低治理能力地区恰好相反。"一刀切"清理地方税收优惠,对高治理能力地区的"底线税收竞争"有矫正作用;无差别税率并非最有效率,它会削弱低治理能力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并使拥有较多公共产品存量的高治理能力地区受益;它还会加剧"公共投资竞赛",放大支出竞争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了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行为过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企业构成;深入研究了企业能力及其提升:剖析了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与外在标志。最后,形成了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构成、能力、持续竞争优势与市场位势的内在逻辑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6.
在市道不好的情况下,越发考验楼盘的营销能力。市道不好往往意味着购房者的力量在增长,议价的能力在增强、选择权力在增多,市场更加的复杂。怎样穿越市场的迷雾,做到异军突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楼盘的营销力?  相似文献   

17.
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和根本因素是产业的吸引力。竞争战略是源于对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规律的深刻理解。竞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运用这些规律或根据企业的偏好来理想地加以改变。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或国际的,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五种竞争的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竞价能力,供应商的竞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郎国放  陈鹏  张在来 《山东经济》2008,24(5):142-146
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主导产业的发展与更换过程,是区域经济系统内各个产业之间协同竞争作用的结果。因此分析区域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协同竞争行为所遵循的规律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基于区域产业间协同竞争行为与生物种群之间协同竞争行为机理的相似性,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建立演化博弈模型,对区域主导与非主导产业的演化机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用俊 《特区经济》2008,(4):241-242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相对艰难,所以分析自身的特点,找出竞争优势,并结合竞争优势确立竞争战略,在生存中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非正规金融信贷利率决定机制。基于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信贷。信息基本对称的特征,本文构造了一个信息基本对称的纳什议价模型,把非正规金融利率的主要决定因素(项目自然风险、项目收益率、贷款期限、贷款规模、贷款紧急程度、借款者的经营能力、信贷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及制度风险)作为变量纳入模型中,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非正规金融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