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银行实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两点认识阎艳红一、实行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经营成功的关键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笔者认为,所谓真正银行,就是要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要想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就必须把实行资...  相似文献   

2.
随着外资银行抢占中国市场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内各家银行积极借鉴西方银行流程再造的经验,实施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银行文化到员工行为的全方面再造,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流程再造的变:革折射出国内银行业的经营理念真正从传统的“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闫文杰自我国一些新型的商业银行的兴起,特别是原国有专业银行逐步转轨为新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后,“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一设想已在逐鹿市场付诸实施。在这种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商业银行如何以存款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  相似文献   

4.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商业银行商业化,真正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追求效益最大化为总目标,按市场规律经营,尚存在许多问题。一、商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管理的目标定位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确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与银行自身性质有关。在我国现阶段的条件下.银行自身性质取决于经济管理体制。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定位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薛丽明  王伟珍 《经济师》1997,(11):80-80,84
谈银行业服务意识的更新●薛丽明王伟珍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金融业日益发展壮大,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渠道,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而又使其...  相似文献   

6.
一、商业银行的风险与经济资本 商业银行风险可概括为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损失可能性。实践中将损失分为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两种情况。预期损失作为正常的财务成本影响银行当期收益,而非预期损失则将消耗银行资本。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并构成银行真正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成为进一步改革的焦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即国有独资银行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种银行股份制改革,一方面,可以使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有效分离,以提高银行的运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有机会转变为真正企业性质的银行,并实现现代银行治理机制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8.
正确运用复利计算公式提高银行经济效益张中文,杨丽萍,张立军贷款利息收入是银行实现利润的主要来源。利息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济效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肩负着服务与监督的双重职能,自身效益没有放在首位,无法真正实行企业化经营,随着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各地城市信用社正在陆续地组建合作银行,要使合作银行真正向商业银行转轨,强化信贷管理,以降低贷款风险,以效益兴行乃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而紧迫的核心问题。1.深化改革,加快向商业银行转轨控制无庸讳言,各专业银行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要求已积极向商业银行转变运行,我们城市信用社也不例外,但效益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以及内部管理不够完善等。要想以最大合理利润为目标,就必须转变观念,强化“效益兴行’”的经营思想。首先,要在全辖内营造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环境和奋斗目标。处处树立以盈利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金融时代的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白热化的竞争,传统的银行是在卖方市场下营销,而新金融时代,从80年代起,银行业市场加速进入了能力过剩的买方市场。这无疑大大动摇了长期以来银行以自我为中心的经营哲学。当然,各大银行也意识到了竞争的威胁,于是很自然地把焦点集中在竞争者身上。到年终岁尾,各大银行纷纷把业绩变成大红横幅悬挂于街头,向广大储户展示,以说明该银行颇具实力:而在平时的前台服务过程中,强调微笑服务、站立服务、礼貌服务以示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随着市场权力的转移,客户开始在银行面前表现得有点像“上帝”了,这让银行真正地意识到,仅仅靠前台员工的努力微笑去体现“顾客至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切实贯彻“顾客至上”,重建客户关系的维系平台,才能在新金融时代的竞争中不被冲垮和淘汰。  相似文献   

11.
合规风险是目前中国银行业面对的核心风险。合规风险管理是应外部监管要求与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必然产物。流程银行作为现代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在落实以客户为导向,重新梳理优化内部流程和组织架构,从而真正提升银行运作效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流程银行建设与合规风险管理是一脉相承的。在对流程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概念内涵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理论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农信社流程银行和合规风险管理建设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流程银行建设来推进合规风险管理的落地和全面风险管控,并提出未来深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刘政权 《经济学家》2004,(4):127-128
尽管国内的商业银行很早就提出服务客户的理念,但银行很少能够把“以客户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绝大多数银行的认识都是表面化的,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质。在实际中还有在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尽快形成自己的客户服务特质,即在同质化客户需求基础之上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要做到这一点,银行需要真正站在客户立场上,充分认识客户需求,将客户需求作为银行再造的起点,以全员客户化的思想贯穿整个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设计过程,形成一个客户化激励制度,最终营造一个银行和客户共赢的客户化网络平台。1.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  韩斌 《现代财经》2000,20(4):30-31
在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信用风险的具体表现及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尚难以真正的保全银行资产。通过税收、审计加大个人收入监管力度,明确提供收入证明部门的法律责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形成以会员制为组织形式的信用联保体系,可以有交行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4.
银行全新经营理念重点体现在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和重构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管理意识等方面。如何对现有的业务数据进行多层次的数据加工处理,实现多角度地呈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用以满足银行管理决策和客户分析的需要,是支撑银行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要基石。利用银行自身的信息优势,构建银行数据仓库,通过分析各种数据之间的关联,充分挖掘深度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准确地把握整个银行的经营管理动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保证银行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银行数据仓库是银行全新经营理念的一种有效延伸。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商业银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起初是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实现电子化,紧接着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现代化。个人自助银行、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乃至个人网络银行等应运而生,并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能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这是现代化银行的一个里程碑性的变化,使银行真正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相似文献   

16.
付兵涛 《商周刊》2012,(24):45-45
如果说过去十年银行是以规模论英雄、以速度论高下的话,那么今后就要以风控论英雄、以服务论高下,因为银行业跑马圈地时代已经结束,精耕细作才能生存,只有经受住经济周期考验的银行才是真正的胜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杨培新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我1978年8月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改革银行的建议》以来,已经经过十五个年头。这是金融体制改革奋勇前进、神速进展的十五年。现在金融体制已经进入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年代。四十多年来银行经历了三...  相似文献   

18.
王潇颖  安琪 《新经济》2011,(2):80-85
“流程银行”是当前国际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经营管理模式,它是以流程为主线,以客户为核心,以IT技术为支撑,以组织创新和流程优化、变革和再造,以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为主要特征的流程银行模式。体现了现代银行组织结构扁平、责权分明、团队合作,能够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弹性能力和竞争能力。本文对流程银行的定义做了粗浅的介绍,并尝试着阐述了流程银行的战略内涵,总结了前人对流程银行特征的介绍。之后,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介绍,引出了建立基于流程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市场结构重组的制度约束与改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尧麟 《当代财经》2002,(3):24-27,39
我国银行市场结构重组面临两个重要的制度约束:国有银行制度和银行管制制度。我国银行市场结构的改革重组,目标应定位于保持社会的银行信用稳、货币信用过程能够正常进行的宏观效率前提下;应破除国有银行的寡头垄断格局,建立一个有利于金融风险分散、银行机构之间能够适当而且有效地竞争,中央银行不仅拥有真正的监管权力,而且能够公平、公正、公正执法的高效率的银行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燕 《经济论坛》2005,(24):71-73
一、引言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为改善国有企业负担过重而实行“债转股”,这对于目前许多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和银行,无疑是一剂良药。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债转股”,就其资产的本质——国有性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一般说来不会发生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企业和银行目前的这种困境有其历史原因,90年代初已经初露端倪,一些学者当时已经提出过这种设想,但由于当时国有企业和银行的困境远没有现在这样严重,故争议较大。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国家一项好的经济政策,只是为企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使国有企业和银行真正成为“双赢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