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5年开年,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将中国与拉美的经贸合作推上新的高度,也为中国企业进入拉美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拉美地区经济表现在过去一年里也令人担忧。不过,中国对拉美进出口已经历了十多年的强劲增长,双方在资源、产品、技术等方面的互补性,也让我们对中拉经贸未来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2.
此前结束的"2011年墨西哥国际建筑和住宅展览会"透露的信息显示,近年来,墨西哥建筑市场正在快速成长,中国对墨西哥建材产品出口存在巨大商机。日益发展的中墨经贸关系墨西哥,世界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大国,拉丁美洲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在拉美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由于其便利的地缘优势,目前已成为中国在企业进入美国、加拿大及拉美市场的重要桥梁。近年来,中墨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目前2010年墨西哥是我在拉美第三大贸易伙伴(次于巴西、智利)、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巴西)和第三大进口来  相似文献   

3.
从多年来中国制造企业开拓拉美市场的经验看,本地化经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拉美地区国家众多,中国企业进军拉美所面临的法律制度、劳务政策环境错综复杂。从多年来中国制造企业开拓拉美市场的经验看,本地化经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同时,组建熟悉拉美地区语言、环境和市场的人才队伍,也至关重要。现在中国企业走向拉美,更多地已经偏向高附加值、新能源和绿色环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拉美地区作为其国际化发展的首选地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相互缺乏了解,有些拉美国家的舆论对中国产品不利,一些政府对我产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为此,中国贸促会正致力于在中国和拉美之间建立沟通和合作的平台。[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月7日,中国-拉美企业家理事会年会在北京举行,其主题是"对话拉共体:以创新推动务实合作"。无论是来自拉美国家的政府官员,还是来自中国的葛洲坝集团、中工国际、三一重工等企业的企业家,都期望中拉双方开展更多的经贸、投资、金融往来,进入经贸关系的新阶段。拉共体轮值主席国哥斯达黎加总统路易斯·吉列尔莫·索利斯在开幕致辞时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次访问拉美,奠定了中拉关系的基础。他表示,中拉间的贸易、投资现在还集中在少数领域,如能源、基建等,希望中国能扩大对拉投资领域。他  相似文献   

6.
拉美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地区,在金融危机使欧美市场受挫的情况下,其市场的潜力被进一步挖掘出来。2008年,中国政府首次发布了《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中拉双方经贸关系迅速升温的有利局面被打开。为此,海关方面鼓励行业协会加大到拉美地区举办展销会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50年,拉美地区主要侧重与美国展开贸易往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了中国这一强大的市场。波多黎各在以美国方式进行商业活动,但是内心属于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8.
欧岩 《进出口经理人》2011,(9):75-I0007
发展中国家中经济比较发达的拉美,正在吸引着世界各国投资者的目光。我国对拉美地区的投资正处于“井喷”期,机遇前所未有。而中国资本在拉美地区的积极表现说明,中国更需要将拉美作为其出口市场、自然资源的供应者以及中国对外投资的理想地。在拉美地区各个国家中.市场发展与投资需求都有所不同,其中巴西和智利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避免中拉贸易摩擦升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拉经济的高度互补性推动双边贸易不断攀升。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拉贸易额已经由1978年的7.36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43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拉美出口额从1.33亿美元增至515亿美元,增长387倍。中国对拉美出口增长的迅猛势头引起了拉美一些企业的担忧,从而促使其政府对我出口产品采取以反倾销为主的多种贸易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结构逐渐优化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巴拿马、秘鲁、委内瑞拉是我国在拉美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随着中拉贸易额的增长和交流产品品种的增加,中拉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和相互投资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005年1~9月,拉美国家在华投资项目共2087个,合同外资额177亿美元,实际投入87亿美元。同期我国在拉美投资4.38亿美元,承包劳务合同金额6.3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8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一、中拉经贸进入新常态(一)货物贸易:超高速增长期终结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拉美)取得飞快发展。2000年中拉贸易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此后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2000-2013年间,中国同拉美的商品贸易增长了近20倍,从126亿美元增加到261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拉美出口增长近18倍,从72亿美元增至1343亿美元;中国自拉美进口增长近  相似文献   

12.
拉美是中国走出去战略非常重要的地区,近年来该地区的地位更加突出。拉美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良好、社会政治总体稳定,蕴藏着巨大商机。中国与拉美贸易额连年增加,对拉美投资规模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13.
吴仪 《国际贸易》1996,(12):16-18
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对外经贸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经贸关系特别是我对拉美的出口近几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60年代,中拉贸易额每年只有2—3亿美元,1979年增加到12.6亿美元,1990年达到22.9亿美元,但其中我国对拉美的出口仅7.8亿美元。1992年中拉贸易总额达29.7亿美元,我国对拉美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1993年和1994年我国对拉美的出口增长速度都远高于全国出口增长速度,增幅分别达65%和38.2%,在我对亚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六大市场出口增幅中居第二和第三位。1995年中拉贸易额达  相似文献   

14.
张译元 《中国市场》2015,(4):47-48,54
中国油气资源相对匮乏而拉美地区的油气资源则比较丰裕,资源的互补性使得中拉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主要的合作领域包括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程技术和劳务出口、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但与此同时,中拉能源合作也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困难,比如距离遥远及运输成本高,地缘政治风险较大,拉美地区经济社会具有不稳定性,环境成本逐年增大等。本文最后提出趋利避害地深化中拉能源合作的几点政策建议:一是深化"融资基金"及大额专项贷款机制,二是正确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三是积极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四是建立风险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5.
巴西是拉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也是我国农机企业"走出去"到拉美的主要潜力国家。本文主要分析了巴西农机化及农机工业发展情况,分析认为:其一热带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将是未来巴西农机化技术研发热点;其二巴西的主要农机产品生产被跨国公司所垄断,我国农机企业要"走出去"到巴西必须寻找符合自身竞争优势的细分市场。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贸促会举办的中国—拉美(墨西哥)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于4月28日圆满闭幕,展会累计吸引参展企业2265家,观众24506人,达成贸易成交额802万美元、意向成交金额4824万美元,成为中拉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力促进了中拉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7.
尽管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中国与拉美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稳步增长。据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9月,中拉贸易额达331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5%。2000-2020年间,中国与拉美贸易额增长了26倍。中拉贸易投资保持较高增长,为拉美经济注入“动力”。越来越多拉美国家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希望能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  相似文献   

18.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中国对拉美国家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1%,远高于中国对全球投资增长4.1%的水平。面对疫情冲击,中拉互利合作显示出强劲活力。"基础设施是中拉互利合作的重点和亮点,疫情挡不住中拉加强基础设施合作的热情和步伐。2020年以来,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规模更大,中国企业在拉美累计签署承包工程合同额已突破了2100亿美元,新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增长了17.2%。"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对此表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我国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也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在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现状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合作不断深化、机制逐步完善.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第六届金砖峰会期间,在与巴西、阿根廷等第16位拉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正式会晤之际,宣布成立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并提出"1+3+6"务实合作框架.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并通过《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三大成果文件.从此中拉之间构建了全方位合作的战略框架,形成了中国和拉美正式形成了双边、多边和整体合作多层次、立体合作的全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