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金融系统应用计算机安全产品和技术的出发点是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据统计,目前发生的金融犯罪,大多是内部作案或内外勾结作案.当前防火墙、黑客防范、链路密码机、VPN网络加密机等基于TCP/IP网络防范技术的安全产品,对于防范内部作案或内外勾结作案收效甚微,安全产品和银行安全需求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相似文献   

2.
金融系统发生的突发事件,是一类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形势的恶性犯罪案件,一般损失金额较大,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社会影响极坏。目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手段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犯罪分子越来越多地把犯罪目标指向资金流通的枢纽和集散地的银行,作案手段的现代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案发率也成上升趋势。因此,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预警体系,防范和打击犯罪,是新形势下的基础工作,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金融系统经济案件频发。有效防范和遏制经济案件仍然是当前金融系统保障经营安全的首要问题。纵观发生的经济案件,普遍具有涉案金额大、造成损失重、内部作案多、隐蔽性强、要害岗位发案多、作案方式和手段都有翻新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金融体系。各金融机构随着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强规范化经营的同时,案件风险控制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和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金融领域案件仍时有发生。从近几年发生的金融案件来看,反映出以下一些特点:一是发案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二是商业银行的案件大部分发生在基层行处,又主要集中在办事处、分理处和储蓄处,会计、出纳和储蓄部门属高发部位。三是作案主体方面,完全为外部作案的比重不是很大,内部人员和合伙作案则占了较高的比重,四是案件性质、类型方面,主要是挪用、抢劫、盗窃、贪污、贿赂、诈骗等。五是作案手段方面,利用暴力、高科技手段作案逐年增多。六是“在职消费”现象比较严重、普遍。一些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利用在职期间所拥有的职权,追求许多特殊享受与特殊待遇,生活腐化,以权谋私,由此发展到索贿受贿、含脏枉法,走上犯罪之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处于银行第一线的会计部门,越来越被犯罪分子当成为作案的主要目标,会计部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之中。因此,基层央行要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就必须重视会计内部管理、制度落实、职工思想教育等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维护金融事业的安全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6.
罗海燕  罗彬 《新金融》1990,(11):29-31
一、电子计算机犯罪的主要手法和特征 所谓电子计算机犯罪,大多数学者专家认为系指行为人滥用电子计算机,或使用足以破坏电子计算机系统正常运作的行为,而形成与电子计算机特质有关的犯罪。凡以电子计算机作为犯罪对象或犯罪工具者,均属电子计算机犯罪。近几年来,电子计算机已在我国金融系统陆续投入使用,正在发挥其特有的功能,这是银行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随着金融系统电子计算机运用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利用电子计算机作案的智能型犯罪也越来越多,亟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金融诈骗犯罪十分突出,大案要案时有发生,数额巨大,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秩序和金融管理的混乱,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1998年全国金融诈骗犯罪案件10168起,涉案金额122亿元;1999年全国金融诈骗案件12221起,涉案金额172亿元,比1998年上升20.19%;计算机作案13起全部得逞,因此,预防、揭露、打击金融诈骗犯罪已成为当前金融界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治安状况不容乐观,刑事案件逐年呈上升趋势,不法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甚至科技化,隐蔽性越来越强,欺骗性越来越大,从而使银行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困难越来越多。某县级市的案发数据显示,近年来在涉及金融案件方面呈现出:发案绝对数较大,破案率较低、侵财型案件较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种金融诈骗案件有增无减,且诈骗种类繁多,作案手段日趋高明,这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也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防范和控制风险,现举几种常见的诈骗类型供大家在操作中多加防范。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金融系统内部员工的作案率有所上升的现象,天长农行党委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和当前工作,将预防经济犯罪与警示教育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开展系统内的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使全行干部员工人人养成抵制不良风气侵袭的意识,自觉遵守行纪行规、法律法规,全身心的投入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农行系统陆续发生了一些支票诈骗、客户存折被调包、诈骗客户资金等案件。综合分析这些案件可以看出:一是手段新,犯罪分子根据银行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的创新,不断翻新诈骗手段。二是智能化,犯罪分子对银行业务不是一般的熟悉。而是对服务手段、金融产品、操作流程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属于高智能犯罪。三是高技术化,犯罪分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克隆的金融工具,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属于高科技犯罪。四是团伙化,犯罪分子一般是团伙作案,分工细密,作案过程短,且多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属于有组织、有计划的流窜团伙犯罪。五是银行防范措施滞后,银行在创新服务手段和金融产品时,对如何防范诈  相似文献   

12.
正一、当前金融系统外部作案的现状(一)外部作案形式多样化。金融系统外部作案可分为对金融机构的犯罪、利用金融机构实施的犯罪等两大类型。(二)金融机构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作案。金融系统有着复杂、严格的运行机制,除抢劫、盗窃等少数犯罪行为外,还存在金融系统内部人员与罪犯勾结作案的现象。(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居多。金融犯罪案件涉案金额大并以诈骗现金为主,高智商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案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人民银行计算机犯罪防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人民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本文针对银行系统内外人员潜在作案的风险,从技术、制度等方面探讨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何江云  庞玮 《山西金融》2002,(10):45-46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ATM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日益发展和普及。金融业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伴随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高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的紧密结合,利用现代高新技术犯罪案例日见凸现,与其他金融犯罪相比,金融系统人员利用计算机犯罪更具隐蔽性、便利性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15.
《金卡工程》2012,(10):51-52
金融服务业的安全保卫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安全防范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银行网点的日益普及和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针对银行机构的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上升;内部作案、内外联合作案日益增多,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逐步向外部防范方向发展。各类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16.
银行素有“三铁”之称,是安全重地。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益严峻,加上基层银行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银行办公楼也成为犯罪分子瞄准的目标和作案的对象。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至今,我市金融系统已发生银行办公楼被盗案件6起之多,不仅给有关银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着金融资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城市能够提供更加快捷、高效、安全的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因此,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金融综合业务平台,正成为各个城市经济现代化建设中首要的基础项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金融犯罪明显增多,涉案金融巨大,作案领域广泛,且犯罪手段日趋新异,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要采取如下措施,防止金融犯罪:加大执法力度,从严从快打击各种金融犯罪;健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金融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9.
银行卡是高科技的产物,它的问世给广大客户架起了方便的桥梁,给金融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也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便利。不少犯罪分子为了达到窃取他人钱财的目的。在银行卡上想歪主意,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是,只要广大客户与警方、银行密切配合,我们就一定能挫败犯罪分子的阴谋和伎俩。下面讲述的这一案例或许对大家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是经营货币的特殊行业,这一特殊性决定了风险始终与其相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出现的案件与教训表明,银行在繁荣的背后,仍隐藏着较大的经营管理风险.随着社会治安的复杂化和金融改革的深化,构建新的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如何使农行职工"不想作案"、"不能作案"、"不敢作案"等三个方面谈谈关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