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角度来探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问题。一、关于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判断从1990年至2005年,整体消费水平处于一个上升通道之中,并有一定的周期阶段性,这里的周期阶段性表现为“平缓上升——快速上升——平缓上升——快速上升”循环的过程。其中,从1990年到1996年,是第一个消费周期阶段,经历了前一个“平缓上升——快速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2.
周金涛 《新财富》2010,(5):30-30
2010年二季度是欧美库存周期的第二峰,是全球2008年底以来的库存周期上升阶段的最高点,随后存在着自然回落的二次去库存阶段,也就是大拐点。二次去库存是由资金成本的上升预期和消费需求的边际回落带来的,与中国2009年7月因政策的过度刺激带来的二次去库存在成因上存在差异,所以本次的二次去库存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国经济自2009年四季度以来正在经历由投资转外需的过程,这实际上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因此,我们认为在库存周期第二峰的时候,中国经济基本趋势是向上的。  相似文献   

3.
胡雅丽 《新财富》2008,(3):28-28
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从起飞阶段进入成熟阶段时,将经历投资占比下降,消费占比上升的过程。中国正在经历这一过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已经满足了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其后对价格更高、更能改善生活的耐用品的需求增加。历史数据显示,自1990年开始,我国城镇居民,甚至是农村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消费政策的演变与未来政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英 《市场论坛》2008,(11):20-22
改革开放30年,国家对消费调控采取了或鼓励或抑制或适度,消费政策经历了补偿消费——适度消费——刺激消费——鼓励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重的四次阶段性演变。未来我国的消费政策应以人为本为核心,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鼓励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重的原则,引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使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关于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经贸导刊》2005,(7):45-46
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循环经济起源于垃圾处理,然后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扩展和转变。因此,有人称德国的循环经济为垃圾经济。到目前为止,德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到1996年。这是一个从强调废弃物的末端处理到循环经济模式被正式确认的探索转变过程。第二阶段,从1996至今,这是循环经济大规模开展并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7,(23):61-62
有人说。中国匍萄酒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的“红酒热”是一次消费的高潮,其实也是葡萄酒文化普及的一个高潮,在那个阶段。人们认识并认知了干红,这一举改变了人们以前认为葡萄酒就是“发甜的饮料”的看法,将葡萄酒消费上升了一个档次,可谓是一种认知的爆发。  相似文献   

7.
一、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近几年开始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城镇居民从改革初期的“吃一穿一用”为重心的消费模式,演变为目前的“吃—娱乐文教服务一穿一住一用一行”为重心的消费模式。如果将吃、穿、用、行视为基本消费的话,那么,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比重的快速上升则显示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良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肖飞 《工商之友》2003,(4):45-4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人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不断升级换代,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非物质消费为主生存资料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享受和发展资料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的变化越来越体现生活质量阶段的特征,各种高档消费品,如住房、汽车的有效需求上升,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和质量要求意识大大提高等。  相似文献   

9.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来,消费形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恢复向好、结构性亮点不少,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信心和预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下阶段,随着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和政策效力持续释放,消费恢复也将进入新的阶段,逐步回归“正轨”,并有望从“恢复”迈向“扩大”,消费升级或将打开新的空间,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新增长点有望加快成长壮大。下一步,要从中长期视角审视消费的重要作用,优化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全链条良性循环机制,持续巩固提升消费“主引擎”地位。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攀比性心理的阶段性消费特征的函数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讨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原因的研究成果中,关于"阶段性消费"行为特征的研究是引人关注的。已有的研究建立了"阶段性消费"的消费函数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论证。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攀比性"消费心理有可能影响消费者对其"阶段性消费"目标的偏好及效用评价的观点,并建立了相应的函数模型进行解析与论证。研究证明"攀比性"消费心理会驱使中低收入群体设立过高的"阶段性消费"目标,从而促使其储蓄倾向上升,消费倾向下降。而这可能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我党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对立论——有益补充论——重要组成部分论”的过程,与此相应的在实践上经历了“打、压、割——可以发展——鼓励发展”的过程.第一阶段自建国以来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处于“被压抑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理论的片面理解,不顾我国生产力状况和发展水平,“发展公有,限制集体,消灭私有,排斥外资”是这个阶段的最明显的实践特征.第二阶段自党的十一届  相似文献   

12.
刘娜 《消费经济》2023,(3):3-13
新消费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背景下,以消费需求升级为驱动,借由信息技术和媒介技术拓展消费空间、重塑消费关系形成的新的消费行为过程。新消费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构建了“以人为本”的多元化新型消费关系,实现了消费自身的转型升级。近年来,以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新锐消费品牌为代表的长沙新消费迅速崛起,成为城市新消费发展现象级样本典范。长沙新消费具有以年轻客群为主体、提供强需求导向型产品和服务以及拥有有利于新消费成长的优质消费环境等特点。本土文化的浸润、互联网时代的助推、新消费企业的锐意创新及政府部门的规划引领共同成就了长沙新消费的快速成长。其创新经验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和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三个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从满足大众居民的“规模经济”到由高端精英群体拉动的“塔尖经济”,而现在则正在进入基于越来越庞大的中间阶层群体需求所产生的“品质经济”时代。 中间阶层消费特征一:注重时尚与品位,提倡品质消费 中间阶层大多数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经济实力开始增强,对于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犒劳自己,他们在消费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品质。  相似文献   

14.
《成功营销》2008,(11):95-95
近30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钱的人和有强大消费能力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赚有钱人的钱”成为很多企业的梦想,关于掘金“中国新富”的言论和研究不断涌现出来,但是经过实践之后.很多人又遇到新的问题——究竟谁才是最有价值的消费群体?“新富”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消费需求理论为基础,在理论上解释中国汽车消费需求与汽车价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本文利用1996年-2013年中国汽车消费的时间数列数据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汽车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汽车消费需求的影响是不同的。即当前汽车消费对于中国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明显刺激了居民的汽车消费。另外,中国的汽车消费依旧处于早期阶段,国家应当出台政策刺激汽车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6.
耐用品消费状况是衡量居民生活消费形态的重要参数。我国农村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耐用品消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耐用品转变的过程。为了了解农民的消费状况,中国传媒大学,“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与媒介接触”课题组,在河北省的A县、浙江省B县、黑龙江省C县各二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针对农民耐用品消费的探索性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7.
《工商行政管理》2011,(12):56-56
日前,怀柔分局在新兴旅游景区——白河湾举行“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启动仪式,该景区92家民俗户被纳入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建设范围。景区民俗户将建立消费纠纷内部调处机制,设置商品质量监督员和专(兼)职投诉调解员,依法快速解决消费投诉。  相似文献   

18.
冉娜 《国际广告》2009,(7):115-116
1991年,处于经济低迷期的台湾,街头曾出现这样一条广告语——“不景气万岁!这将是中药般温和的一年。”所谓“温和”,即指理性、节制的消费态度。而今,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铺展在每个人的眼前,除了措不及防,在经历过数月的观望后,心态“温和”的消费机会,对企业营销人员更显必要。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国的牛奶市场有“一冷一热”,一冷是包装牛奶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一热是液态奶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商家价格战打得“热”,即使市场的领导品牌如蒙牛、伊利和光明也纷纷降价。近两年来不断出现的“奶问题”事件都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消费者的积极性,本就不够活跃的中国牛奶消费市场面临着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因此,在此阶段最关键的是研究消费群体,剖析消费特征,把握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消费变动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台湾地区消费变动的趋势是“前升后降”,台湾消费近年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存性产品消费增长乏力,并且这一现象是由企业投资锐减所造成的。其特征是居民消费以2000年为界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通过线性计量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台湾消费的两阶段性是由投资的两阶段性决定的,因此本文认为,提升消费最终还是要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来解决,并依此扭转岛内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