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不久前,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会计教指委)全体会议暨教学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召开。会计教指委主任委员、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计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敏主持会议,会计教指委全体委员、各培养单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今年正值会计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立十周年,同时也是会计教指委成立十周年。余蔚平指出,十年来,我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会计人才;筑牢专业教育办学基础,提高了教学能力;健全教育质量控制体系,规范了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模式探索创新,凸显了会计专业学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1月27—28日,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第六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举行。来自财政部、教指委、MPAcc培养院校、《会计之友》杂志社等单位的领导及教师200余人参加了论坛。开幕式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秋生教授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教授,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中心、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欧阳宗书分别致辞,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推动MPAcc教学案例研究、开发,提高案例教学质量,2013年12月5日至6日,第五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广西财经学院承办,广西会计人才小高地协办。论坛开幕式由广西财经学院副校长夏飞教授主持,广西财经学院校长席鸿建、广西财政厅王代玉总会计师分别致辞。MPAcc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发表了题为《MPAcc十年教育之路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演讲。论坛活动期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凝心聚力,锐意进取,2014年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2014年,会计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会计教指委)在教育部、财政部的指导下,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心工作,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开拓创新,在完善制度、质量认证、品牌建设、案例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0月29—30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财政部、教指委、130余所MPAcc培养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及教师3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教指委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王化成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副校长陈收教授致辞。财政部会计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高校会计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会计研究生学位类型单一、培养模式单一的状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会计研究生教育制度。但随着会计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和结构的变化,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也需要创新。培养单位应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评价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2017年12月10日,由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秘书处、中央财大财税学院和《资产评估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资产评估学术论坛暨《资产评估研究》2017年研讨会在中央财大举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副会长、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央财大副校长李俊生,教指委秘书长、中央财大研究生院院长马海涛及多所高校的教师、研究生9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会计硕士(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经走进了第十八个年头,第四届会计教指委也已宣告成立。本文对自设立MPAcc专业学位项目以来,会计教指委在引领、组织、指导MPAcc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以及各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的培养特色、案例教学措施、学位论文质量控制、实践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提炼,并对当前MPAcc人才培养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 cc)研究生热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是我国批准的首批培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 j研究生的21家单位之一,现面向全社会招生。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是国家学位主管部门2003年底正式批准在全国设立的专业学位MPAcc教育是面向会计职业界的硕士层次教育,有别于会计学术性学位类型,其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更突出职业要求.注重学术  相似文献   

10.
职场     
高级会计人才正成为香饽饽2011年,我国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中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方案》,建议设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高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EMPAcc)和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等四个系列,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12月17日,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MPAcc教指委")主办、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承办的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第24期案例教学培训暨2016年全国MPAcc财务会计与审计案例教学研讨会在桂林召开。全国MPAcc教指委秘书处办公室王永妍主任和广西区学位办黄青云主任以及来自全国80余家MPAcc培养单位的180余名代表参会,广西各主要高校和桂林市财会方面的专家学者80余人旁听了本次报告会。  相似文献   

12.
《会计之友》2004,(6):57-57
有关单位:经研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等21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并就试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培养面向会计职业的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健全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与会计学学术性学位是…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学院积极探索高级财务、会计、金融人才的教育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和会计行业发展战略,面向国家宏观经济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中高  相似文献   

14.
《财务与会计》2010,(11):35-35
2010年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及培养单位联席工作会议暨第二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于2010年10月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列玉廷,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全国MPAcc教指委副主任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  相似文献   

15.
我很高兴能在这春回大地的时刻,参加全国金融等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这一专业学位教育的工作盛会。结合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会计教指委)的工作情况,我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MBA教育二十周年,作为我国第一个专业学位教育,MBA自诞生之初,就以改革者的姿态不断前行:第一个实行入学联考,第一个开展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工作,第一个按照专业学位类型授予学位……"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各MBA培养院校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仅推动了MBA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带动了专业学位教育的制度创新,为其他专业学位提供了系统的办学  相似文献   

17.
一、务实进取,倾力而为,第二届会计教指委工作成绩显著 第二届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会计教指委)在教育部、财政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中心工作,积极开拓创新,在完善制度、实务导向、搭建平台、质量控制、综合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其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会计人才市场的现状是“总量过剩,结构失衡”。高级会计人才是指具备一定学历和现代会计知识、一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财务人员,研究生培养是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本文在分析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的基础上,探讨高等院校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学硕士研究生的有关问题,为有关高等院校进行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中,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因其广泛的市场需求而蓬勃兴起。但是,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渐增大,MPAcc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与学术性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的培养在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限制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本文在比较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MPAcc培养的目标,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求体系。一、硕士培养目标的确定198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和1999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教法》)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6,(9):224-226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作为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校级综合试点改革单位,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生源质量、培养方案设置、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基地建设、学生专业实践、学位论文选题与毕业答辩等各培养环节的创新改革及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及培养特色的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