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蝶 《金融纵横》2023,(2):63-68
构建碳核算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自身运营的碳排放,实现投融资业务的低碳转型,更好管理环境气候风险。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碳核算的标准与实践,分析了商业银行构建碳核算体系的重点关注方向及面临的挑战,从核算制度、核算数据、核算管理和核算能力四个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构建碳核算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现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业务分散在会计营业、国库、支付结算、发行、外管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分别使用“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国库业务核算系统”、“发行业务核算系统”、“外管业务核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等,而事后监督部门只针对“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设置了“事后监督系统”。从整体上看,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呈现各部门分头核算、核算系统各自独立、相互分割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协调统一核算基础,深化企业经济核算上海电度表厂杜玉芳实行全面经济核算是深化、细化、强化企业内部经济核算的主要形式。但目前,在企业内部,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是各自独立、自成系统的三个核算体系,企业要推行全面经济核算,必须使三种核算形式有机组合起...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财务监督,使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公开、透明,同时降低事业单位行政运行成本,有序执行部门预算,很多单位组建了财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统一管理。由于财务核算中心是在会计法颁布后才开始逐步组建,法律法规对集中核算没有明确规定,各中心从成立起不就断摸索、完善,想找到最适合自己单位的集中核算模式。本文主要就本单位成立财务核算中心后,在进行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监督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找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不断总结完善,更好地推动财政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是在各物业区域分散核算管理基础上,根据企业所管理的物业特点、管业结构、产业性质、资产质量和组织形式,分类归集进行的一种会计集中核算形式。它不仅丰富了当前物业管理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而且使在上海地区采用多种行业会计制度的核算状态,统一到规范的程序化上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能够规范会计行为,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制度,从而达到更好地贯彻执行《会计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薛杨  郭峰 《现代会计》2006,(3):16-18
近几年,很多地方成立了会计核算中心或相关机构统一对所属高校进行会计核算。由原来的分散核算发展到集中核算,由本单位核算发展到财政部门核算。核算地点、核算人员都发生了变化,由此给高校的审计工作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开展好此项工作呢?笔者结合审计实践谈些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姚明明 《理财》2002,(8):31-31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市已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加强财务管理,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地方对集中核算夸大其作用,甚至理想化。笔者认为,会计集中核算要真正发挥融监督、管理于一体的优势,应做到“三个坚持”。一、坚持依法办事,树立核算形象实行集中核算后,要对报账会计做好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因为,原始票据记载的经济业务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中心会计很难把握,报账会计可以说是集中核算的基础,是保证核算质量的前哨,所以,要使集中核算…  相似文献   

8.
财会集中核算是在纳入财会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由财会核算中心集中办理各单位的具体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纳入财会集中核算的单位一律取消会计岗位、撤消银行帐户、其各项资金的收付和结算以及日常会计核算监督、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档案的管理等工作,统一由财会核算中心办理和承担。财会核算中心采取柜台式对外敞开办公,银行可在核算中心设立服务专柜,代替出纳职能。实践证明,财会集中核算有其独有的特点及优点。  相似文献   

9.
大冶市财会集中核算中心成立于2002年2月1日.当时按照大冶市市委、市政府“集中管理、统一核算、分步实施”的要求,市直153家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统一由大冶市财会核算中心管理。2004年8月份.大冶市在财会集中核算的基础上推行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实行国库收付中心与财会核算中心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2009年,大冶市按上级要求,积极推进财会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转轨工作,剥离财会核算业务,强化国库收付监管职能,理顺机构,妥善安置人员,于当年3月。圆满完成了全市196家单位的财务退还、移交工作,实现了彻底“转轨”。  相似文献   

10.
会计核算是对业务进行完整、连续的记录和计算,会计核算方法贯穿于企业核算的全过程,选择的核算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核算结果也就不同。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屁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会计资产核算方法的运用也变的重要,本文从多方面入手,对企业会计资产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包括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往来核算、资金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上述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说法,将对岗位分工与会计学理论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其目的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各有侧重。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起点不同及其他原因,各地在集中支付、集中核算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上也各不相同。目前各地的主要做法:或是在原有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彼此独立;  相似文献   

13.
基层国库如何做好外部帐务核对工作周祖珍,朱成山新财税体制的实施,打破了原有国库核算结构,如何做好国库外部帐务核对和核算工作.保证国库核算的准确、完整是当前基层国库面临的首要的问题。一、基层国库帐务核算的主要变化1.预算收入核算内容发生了变化。首先,税...  相似文献   

14.
刘益文 《涉外税务》2002,(11):56-62
企业的财务核算深受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的影响,以至在国际上,企业财务核算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税法型财务核算,另一类是会计准则型财务核算。……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中若干涉税事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会计核算中渗透着税务核算,税务核算中包含着会计核算。因此,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二者既不可能合二为一,也不可能完全独立。本文着重探讨现行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的差异,以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一、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一) 会计原则与税务制度会计原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大体上可分为生产经营成果核算、与国家财政交拨款核算(含税务会计核算)、与协作单位资金往来核算三个部分。而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十三条会计核算原则,其中部分会计核算原…  相似文献   

16.
龙建波 《会计师》2013,(3):11-12
食品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面临着繁重的任务和困难,本文笔者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从食品企业会计核算的关键点、原材料供应过程的核算、食品生产过程的核算、食品销售过程的核算、月末损益结转和年终利润结转六个方面提出食品企业简易会计核算法,以期给同行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达到和大家共同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业碳核算既是防范气候风险、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现实需要,也是引导金融资源投向低碳领域、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基础。本文从核算标准、核算方法、数据库建设阐述了我国金融业碳核算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俞建峰 《中国外资》2013,(23):30-30,32
摘要:近年来,BOT项目形式大量应用于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高速公路等政府公共项目建设,解决了政府融资的问题。BOT形式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模式,国内原有财务核算体系中没有相关明确核算规定,2008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别解释第2号》也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特别是具体核算中预计负债处理没有一个统一模式,不科学的核算方式会对核算的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世界各国的财税制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税务定向会计,采用税务决定原则,会计核算报从于税务核算的需要;另一类是企业定向会计,采用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相分离的原则,会计核算服从于相关利益者,税务核算服从于国家税收。由此可见,企业会计核算中渗透着税务核算,税务核算中包含着会计核算,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二者既不可能合二为一,也不可能完全独立。  相似文献   

20.
据《会计法》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办理会计事务的会计机构或不设会计机构只设会计人员的各单位,在内部分工上,一般设: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岗位;出纳岗位稽核岗位;资本、基金核算岗位;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岗位;总账岗位;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等。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最起码应设置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