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为了打赢扶贫攻坚战,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和"五个一批"的扶贫方式,产业扶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举措。产业发展是实现贫困地区真正脱贫并且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地方区域财富的创造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待于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扶贫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内蒙古农牧业产业扶贫与生态扶贫耦合协调性和协调路径进行分析,旨在为内蒙古农村牧区在绿色低碳发展方式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可行性的方案。方法 文章通过构建产业扶贫与生态扶贫的耦合关系模型,以2004—2019年为时间维度,进行实证分析和探讨两者耦合发展趋势,并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作为衡量扶贫成效的指标,综合分析内蒙古农牧业产业扶贫与生态扶贫的发展路径。结果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扶贫与生态扶贫协调发展关系存在反向耦合和正向耦合两个阶段。2004—2019年内蒙古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稳定提升,且生态环境系统波动性较大,生态建设综合水平高于产业水平;15年内蒙古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耦合状态可分为4个阶段,即严重失调阶段(2004—2009年)、中度失调拮抗阶段(2010—2011年)、轻度失调磨合阶段(2012—2015年)、低水平协调阶段(2016—2019年),并对各阶段发展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分析了牧民收入与三个产业增加值的灰色关联度,证明了与牧民人均纯收入灰色关联度最大是第一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关联性最弱;第一产业关联度基本不变并稍有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全产业占比逐年递增的情况下,与牧民收入的关联度却逐年下降;第二产业的关联度从2013年开始有所回升。结论 产业扶贫与生态扶贫的双轮驱动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二者相结合弥合了消除贫困与保护生态之间的鸿沟,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二者耦合协调利于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在守住生态底线的基础上,筑牢内蒙古的发展底线。  相似文献   

3.
<正>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其中产业扶贫承担着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和巩固现有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重要任务。贫困群众是产业扶贫的主体,推进产业扶贫,要充分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走向脱贫。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和主力军,担负着提升脱贫带头人和贫困户综合素质及自我发展能力,助推产业扶贫的重要责任,农广校体系在农民产业扶贫培训中发挥重  相似文献   

4.
<正>立足资源禀赋,广西各地不断发掘自身地域优势,寻求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推行"精准扶贫,产业先行"的原则,因地制宜,狠抓特色产业,各地基本构建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为产业扶贫发展寻求到新的突破口。凌云,"小李子"发光"今年有500多亩挂果,产量大约有5万公斤,去年价格是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甘肃省定西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和首要任务,创新实施"三个四"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上来自产业扶贫。明确"四跟进"产业扶贫思路。一是项目资金跟着贫困村、户走。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按照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  相似文献   

6.
伴随产业扶贫政策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逐渐形成了一条“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近年来,湖南省引入现代治理理念,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参与主体多元化、主体参与方式多样化和参与模式创新化,取得了产业扶贫的成效显著,但在产业精准扶贫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意识困境、利益困境、信息传导困境和政府失灵困境等。需要在现代治理理念下,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多元贫困主体参与意识和内生动力;扶持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财政杠杆牵引跳出利益困境,增强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瞄准贫困户真正需求,创建需求表达机制破解信息传导困境,精准定位扶贫产业;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扭转政府失灵,提升产业精准扶贫中的政府执行与监管力度;完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贫困地区产业高效发展,让贫困户得以“真脱贫、脱真贫”和可持续脱贫。  相似文献   

7.
正群众要脱贫群众要脱贫,产业是支撑。当前各地产业扶贫取得积极进展,有的地方贫困县即将摘帽,有的地方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地方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产业发展同质性严重,农产品销路没有保障;譬如产业带动脱贫能力弱能力弱,贫困户难以从中受益;还譬如发展规划不明晰,产业选择难、发展难。分析种种,取经悟道,产业扶贫要取得成效产业扶贫要取得成效,当抓好几个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8.
产业扶贫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产业扶贫的重要地位、实现主体、运行机制、推动力量、发展理念等方面深入阐释了产业扶贫的科学内涵。习近平关于产业扶贫的论述为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产业扶贫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一部分,也是助力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想引领,"十四五"时期产业扶贫要聚焦相对贫困问题,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建立摆脱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江西定南支行发放5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项目贷款,是农发行总行在江西赣州启动实施网络扶贫贷款试点以来的首笔贷款。近日,农发行江西省定南县支行为寻乌县扶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了5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项目贷款,用于寻乌县网络扶贫工程建设。这是农发行总行在江西赣州启动实施网络扶贫贷款试点以来的首笔贷款。这也是农发行在开拓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  相似文献   

10.
正产业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方式之一。然而,当前产业扶贫中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扶贫产业发展受限,频频出现扶贫产品供大于求卖难现象,伤害贫困户的积极性。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建立项目市场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是促使贫困地区脱贫的源头活水产业是促使贫困地区脱贫的源头活水,产业扶贫需抓好三要素。选对产业是基础选对产业是基础。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选对产业,不同地域因气候、土壤及水源条件的不同的不同,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也不同,所以产业扶贫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要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的资源,突出生态特色,将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顺应"互联网+"趋势,深入挖掘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  相似文献   

12.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产业扶贫,是扶贫由"输血"到"造血"的最佳选择。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把贫困户有机纳入到产业发展中,不仅让贫困户分享到产业发展成果,拓宽了增收渠道,更极大推动了稳定脱贫的实现。产业扶贫的关键点在于要在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产业扶贫新模式,从而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产业扶贫的进程中,要充分发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余欣荣(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产业扶贫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脱贫效果持续性。推进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产业扶贫的政治性、经济性、区域性、复杂性和绿色性等特点,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科学推进产业扶贫。选准扶贫产业,选择适合当地发展、有  相似文献   

14.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在产业精准扶贫中的公共服务供给与扶贫主体的需求不匹配往往导致产业扶贫方式的式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需要厘清产业扶贫工作中各方主体的实际需求,理顺不同主体的利益目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构建扶贫利益共同体,为社会扶贫大局面的形成保驾护航。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补齐发展短板,实现共享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产业扶贫是用市场专业性行为来实现政府公共性目的,其最终成败取决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整体发展。农发行在支持产业扶贫过程中应着眼于产业长远发展和区域整体发展,对产业扶贫有成体系的战略统筹考虑。一、辽宁省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辽宁有农村贫困人口81万人,集中分布在15个省定贫困重点县、1791个贫困村中,贫困发生率为3.5%。辽宁省贫困人口绝对规模居东北三省之首,贫困发生率高于沿海其他省份。其中,辽河以西与内蒙古、河北接壤的辽西北地区尤为贫困,辽西北三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全国产业扶贫电视电话会议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现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  相似文献   

17.
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基和关键举措,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从建国以来,我国产业扶贫的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的分析框架,对产业扶贫模式的变迁历程进行梳理,分析产业扶贫模式的变迁逻辑和影响因素。根据多源流理论,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构成了产业扶贫模式变迁的问题源流;国家领导人的执政观念和扶贫理念构成了政治源流;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在三源流相互交汇下,最终使我国的产业扶贫模式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8.
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本研究在对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新疆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的困境,并找出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具有坚实的理论、发展和实践逻辑基础。新疆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演进过程中面临着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发展限制、政府和市场发展方式转换困难、经营水平和产业价值提升困难等困境。应通过优化乡村产业营商环境、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提升产业经营发展能力等推动新疆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顺利演进。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产业扶贫发挥的作用备受肯定。产业扶贫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是贫困地区和人口摆脱贫穷的基本路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才能持久,精准扶贫需要科技支撑才能有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同理,产业扶贫要精准发力,也要插上科技的翅膀。科学技术下乡,为产业扶贫接长"手臂"。产业扶贫要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但是在农村,了  相似文献   

20.
正围绕产业扶贫,调研要精准一要精准调研当地产业。产业扶贫的根本是精准确定产业。各地资源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产业扶贫中首先要精准调研当地的现有产业,充分了解掌握当地的各类优势资源,帮助贫困农民精准选择发展项目,引导培植适宜贫困地区发展的特色产业,让产业既适应地方发展的需要,也适应扶贫脱贫的现实,为实现"造血式"扶贫打好基础。二要精准调研贫困户。精准培育的前提是选准扶贫对象。按照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