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CFPS2018年微观数据,结合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老人照料对中年农户土地流转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老人照料的广度和深度均对中年农户土地流转具有显著的负面作用.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果仍然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家庭老人照料会显著降低中年农户外出务工、自主创业概率,从而对其土地转出行为产生作用.虽然社会照料服务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担家庭老人照料对中年农户的家庭负担,但是这种"替代效应"并不足以缓解家庭老人照料对土地流转的负向影响.异质性研究显示,东北地区中年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受家庭老人照料的影响更加明显,通过成立"国家土地银行"、缩减"地域歧视",可以提升此类群体外出务工的概率及可能性,有利于降低家庭负担、促进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2.
选择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农户行为选择为切入点,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宁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依据宁安市农村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问卷调查,构建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根据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目、家庭收入情况、农业收入比重和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而户主从事职业、是否获得农业补贴、家庭成员中参加农村社会保障的人数和农户对土地流转中介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其影响一般显著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模型,选取云南省昆明市200名农户为调查对象,分析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户转让土地的意愿,受到相关政策的熟悉程度、是否有闲置或撂荒的土地、土地流转途径、农业税减与粮食补贴等的显著影响;家庭年收入、土地流转形式、零散土地对农户生活的影响等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现有研究对土地调整和农地使用权流转之间的关系并未形成统一定论,本文利用来自中国6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和Tobit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调整显著促进了农地使用权流转:一方面在非农就业机会存在的条件下,土地调整导致农户对地权不稳定的预期加强,促使有非农就业机会的农户更积极地转出农地,增加了农地供给;另一方面拥有较多农业固定资产的农户即使面对地权不稳定的威胁也不愿意降低土地需求,因而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合力表现出土地调整对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显著正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为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制定以及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的微观机制解析——基于黄淮海地区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黄淮海地区农调数据及地理基础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别从耕地转入和耕地转出两个方面分析农户特征及其所拥有耕地的质量特征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驱动机制有显著差异,农业收入占比越高、户总人口数越高、人均收入增加以及耕地生产潜力提升,农户越倾向转入耕地;拥有越多人均耕地、耕地复种指数越高,农户越不易转入耕地;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农户耕地转入转出频次都较高;相对于平原地区,山地丘陵地区农户越易发生耕地流转;相对于纯农业经营家庭,非农兼业户越易转入耕地,而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户越易转出耕地。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年)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照料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以及土地流转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照料作为一种家庭负担,对农村劳动力的经济决策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危机使得低收入农户显著提升了土地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依靠性,降低了此类群体土地出让的概率及可能性,抑制了农村土地结构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从而在阻滞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对农户增收产生了较强的削弱力.因此,未来决策层在通过正式照料减弱农户自主照料负担的同时,也应该将目光聚焦于低收入群体,为低收入农户制定结对帮扶计划,从而在缓解家庭照料对土地整合的负向作用之时,亦能为农户持续增收提供更多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DEA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湖南省部分地市农村土地流转效益由于区位、流转后的土地经营使用、市场条件及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呈明显差异,且土地流转效益并非随土地流转规模扩大而提高,这缘于土地流转中的各种风险。鉴于此,未来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应该统筹规划、完善农村流通市场、规范相关法律法规及尊重民意稳步推进等。  相似文献   

8.
解决好农村家庭贷款难问题是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基于中国农村家庭追踪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和交互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与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正规借贷的影响,探讨了社会网络的调节效应,同时考虑了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务工型”非农就业抑制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中部抑制作用最强;“创业型”非农就业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东部和西部促进作用更强;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西部促进作用更强;社会网络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正规借贷,且西部促进作用更强;社会网络显著增强了“创业型”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正规借贷的促进作用,且西部作用更强。据此,在制定农村金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非农就业的异质性、社会网络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地区异质性以及如何激发正规借贷需求。  相似文献   

9.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户就业与收入结构的变动,农户资源禀赋出现较大分化,那么资源禀赋条件的异质性对农户不同环节的社会化服务购买有什么影响呢?文章基于江西11县稻农的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农业生产各环节社会化服务购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文化程度、家离乡镇距离、经营耕地平均面积、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担任过村组干部、网络社交软件的使用、接受专门培训等因素对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决策行为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影响。鉴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部分贫困地区,除正规金融和私人借贷以外,由财政出资的互助资金也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实证结果显示,金融环境、家庭特征、地区差异对农户的这3种信贷渠道选择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获贷额度高、从事非农经营的农户倾向于选择正规金融;农信社贷款利率高、有生产性借款需求、家庭收入高的农户,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户热衷于互助资金;而互助资金贷款利率高、从事非农经营、距离正规金融机构远的农户更多地利用私人借贷。  相似文献   

11.
路晓蒙  吴雨 《金融研究》2021,491(5):40-58
农村土地流转是放活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一环。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农户面临的融资问题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的微观数据,本文从转入土地的视角对农户融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户的农业信贷约束较为严重、信贷缺口较大。同时,转入土地这一行为对农户信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转入土地这一行为显著增加了农户的农业信贷需求,但对非农信贷需求没有显著影响;(2)虽然相比未转入土地农户,转入土地的农户参与农业信贷的比例较高,但其面临的信贷约束更加严重;(3)转入土地农户的信贷金额满足度较低,信贷金额缺口也较大。进一步从土地规模来看,转入土地规模较大的农户其信贷需求更大,信贷约束与金额不满足度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研究表明,土地流转过程中转入土地这一行为会导致农户面临更大的信贷约束问题,应持续加大对转入土地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采用四川省216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户在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受到的借贷约束程度和影响因素;同时,采用供需联立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农户借贷需求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相互作用。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程度为30.5%,如果考虑数量配给的情形,这一比例上升至57.3%。农户的年龄、土地面积、房屋价值、有无社会关系、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对其受信贷约束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保险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为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风险保障。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作物保险对引导土地流转市场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参与农作物保险会显著扩大土地流转面积19.296万公顷,提升土地流转率1.427%;异质性分析表明,高保险密度、高保险深度的地区参与农作物保险对其增加土地流转面积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进而对土地流转面积产生积极影响。据此,应进一步扩大最新农业保险政策试点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高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地区土地流转市场的环境优化及农业保险产品高质量供给。  相似文献   

14.
党鑫  闫宜乘 《时代金融》2013,(9):193-194
本文利用2007和2008年对我国11个省近3000个农户的调研数据,使用Heckman模型实证分析了信贷对农户投资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大多数农户而言,信贷的获得能够显著地促进农户的投资规模;但平均边际影响小于1,表明部分信贷进入了非生产性领域。此外,投资机会是影响农户投资选择的重要因素,较高的外出经商务工收入比例对农户投资决策将产生负向影响。家庭毛收入将正向影响农户投资规模,而教育和医疗支出负担则抑制农户的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15.
惠献波 《南方金融》2016,(11):86-93
发展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是缓解农村融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矛盾、繁荣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河南省562户农村家庭问卷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以宅基地使用权为抵押进行借贷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户主为男性、户主年龄较低、非农收入占比较高、有信贷经历的农户,其借贷意愿较强;承包经营耕地面积、资金需求满足程度、贷款期限对农户借贷意愿有正向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难度、贷款申请难度、宅基地在养老保障中的重要性、利率水平对农户借贷意愿有负向影响。推动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着手,一方面激发农户借贷意愿,另一方面完善信贷配套制度;还要稳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为宅基地使用权所承载的过多社会职能"松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两个县597户农户样本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购买小额保险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和小额健康保险的意愿总体上非常强烈,购买小额财产保险的意愿不够强烈,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储蓄状况对于所有小额保险的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年龄、就业状态、风险和保险知识认知因素等只对部分小额保险,甚至是部分农户群体才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文利用中国农村家庭追踪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是否抑制了农村家庭借贷行为,同时考虑了地区差异与收入差异的异质性。研究得出:从整体来看,非农就业总体上抑制了农村家庭借贷行为;从地区差异来看,非粮食主产区非农就业对银行借贷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粮食主产区非农就业对民间借贷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从收入差异来看,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非农就业对其借贷行为的抑制作用呈现"强-弱-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农户可获得的金融支持情况对农户流转行为及农地流转规模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陕西省农户获得金融支持情况,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获得农业贷款、是否获得农业补贴、过去三年是否有借款、是否从正规机构借款以及借款的难易程度等金融支持变量对农户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在财政金融、政策性金融、银行金融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土地流转的非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论文通过对河北、吉林、陕西三省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需求进行调研,在消费效用视角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户主年龄、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是否在购买农业保险中存在"跟风效应"、家庭年收入、家庭供养比、每亩农地的收益对农户是否购买农业保险产生了显著性影响.最后,论文从扩大农业保险推广、深入挖掘保险市场,增加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优化农业保险品种、厘定合理保险费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尽管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在土地流转总量和增速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依然存在土地流转中农户与企业主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价格难以统一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农户对土地所有权的传统观念未减,受让土地经营承受较大风险的困难,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都存在不少风险,这也成为了新时代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