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发展普惠金融必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农村金融的创新,增加农村金融市场产品并提高层次。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体系的同时,把互联网金融模式全面引入到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文杰  徐晓萍 《金融研究》2018,459(9):19-36
本文依据较易获得的银行网点数据,利用异质性随机双边前沿模型,提出了定量识别农村信贷供给非效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的调研数据,按照某一地区受到供给型或需求型信贷抑制的可能性大小将样本进行分类,实证分析了信贷抑制类型对农村信贷扶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抑制我国农村信贷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导致的需求型信贷抑制。信贷抑制类型会显著影响农村信贷扶持政策的效果:降低贷款利率、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对提升需求型信贷抑制地区的信贷扶持效果非常有效;而要提高供给型信贷抑制地区的信贷扶持效果,应以增加银行网点密度、提高涉农贷款比重以提高信贷可获得性为主,降低贷款利率、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合理制定农村信贷扶持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现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农村金融也需要互联网,它的优势也不断有创新涌现。农村经济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撑,但最近几年传统农村金融出现了金融抑制问题,很多金融机构撤销农村网点,资金和人员等都往城镇转移。不过近几年来移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使这一问题出现了解决的途径。目前政府也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如在第八届H中全会上就提出了通过发展普惠金融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那么,如何将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农村金融相结合,如何使农民、金融机构巧互联网优势互补、互取所需,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研究课题。农村金融在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城镇化推进进程中以及农村金融在受到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影响,农村金融必须要通过转型发展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有序发展小额贷款组织,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以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近年来快速成长,明显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和农村居民存贷款的方便程度,有效改善了“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乡镇”的金融服务状况,已经成为农村金融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不少制约因素。进一步强化政策选择和制度创新,实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改善农村融资和服务环境,加快“三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花弘毅  李曜 《金融研究》2022,510(12):112-129
本文基于银行网点设立和家庭信贷选择的视角,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对城乡居民贷款可得性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根据我国2000—2018年县域经济、金融机构网点和CHIP2018家庭调查等数据,研究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表现出良好的支农支小效果,缓解了农村地区信贷约束,比较而言,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表现相对偏弱。具体来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扩张提高了农村居民的贷款可得性,进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研究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金融》2007,(3):1-1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了小额贷款试点,银监会出台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的新政策,给农村金融开拓了一条崭新的多元化发展道路。2007年的3月1日,以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为标志,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发展的关键时刻。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状况,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市客户同等的金融服务权利,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的农村,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实现“三农”稳健发展必须完善农村金融的“造血”功能.补充充足的金融血液。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突出,资金外流严重,农民“贷款难”普遍存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产品匮乏.与“三农”发展严重脱节:农村金融服务的渠道和方式单一,服务功能不够健全。为增强农村金融在“三农”服务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效应.当前,进一步理顺农村金融关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实现农村金融的良性生态平衡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供给薄弱主要表现为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增幅远低于当地GDP增幅,存贷款比持续下滑,涉农贷款占比持续走低等方面.农村金融供给的症结包括以银行机构为介质的县域资金外流、农村腹地金融网点薄弱与功能欠缺、金融经营方式与农村经营实际脱节、信贷管理方式抑制以及农村贷款担保供应断档等.化解这些问题需要建立有效的信贷政策传导机制,从网点设置、基层机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金融供给方式和贷款担保抵押方式贴近农村实际等诸多环节对症跟进,在信贷导向和机构建设两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资源供给不足、金融服务缺位等问题,银监会提出鼓励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职服务农村金融的村镇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村镇银行有效增加了农村金融供给,对普惠金融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经营管理模式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村镇银行作为新兴事物,对于业务系统如何建设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和明确的建设思路。为此,本文通过对现有村镇银行业务系统建设模式进行分析,针对村镇银行业务特点,提出了全面依托主发起行,发挥集约化和互补优势的村镇银行业务系统建设模式和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1日我国第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试点建设,经历两年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设有百佘家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建设,为缓解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为农村金融注入了新鲜"血液",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农村金融供给薄弱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款比增幅远低于当地GDP增幅,存贷款比持续下滑,涉农贷款占比持续走低等方面.农村金融供给的症结是多方面的,包括以银行机构为介质的县域资金外流、农村腹地金融网点薄弱与功能欠缺、金融经营方式与农村经营实际脱节、信贷管理方式抑制以及农村贷款担保供应断档等.化解这些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其中建立有效的信贷政策传导机制应为核心手段,同时有必要从网点设置、基层机构信贷管理制度创新、金融供给方式和贷款担保抵押方式贴近农村实际等诸多环节对症跟进,在信贷导向和机构建设两个方面实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目前,理论上对利率市场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农村金融发展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实证上对这种影响是否跟城乡异质与地区差异有关亦缺乏相应支持。本文以金融深化模型为基础构建利率市场化-农村金融发展模型,选取2005~2013年31个省际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城乡异质与地区差异视角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规模层面,尚未对农村金融结构和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从城乡差异来看,市场利率水平影响农村金融结构和效率的显著程度较低,利率浮动程度影响农村金融规模的作用力度较小,整体上利率市场化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效果较弱;从地区差异来看,利率市场化显著促进了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总量增加和效率提升,但是对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断减少,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工行、建行、农行等大银行纷纷从农村地区撤出:工行网点数量从最高峰时的3万余个撤并到如今的2万个;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银监会于2006年未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组织纳入试点范园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金融机构,2007年未,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9家,贷款公司四家,农民互助合作社八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改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农村支付结算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产业的崛起,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商品流通日趋活跃,对支付结算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工作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去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结算服务主体减少.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因实施集约化经营,营业网点基本收缩至县城,大量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被撤并,一般仅在乡(镇)政府所在地保留的有农村信用社(个别地方有农行营业所、邮政储蓄),其他的金融机构已撤出.农村地区结算功能比较齐全的金融服务网点减少之后,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一、县域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金融机构结算服务功能不健全,结算渠道不畅通 随着农业银行网点在农村地区的逐步退出,农村信用社迅速占领了农村金融市场,担当起了农村金融服务的重担,但农村信用社具备现代化支付结算功能的网点少,难以满足农村地区日渐发展的支付结算需求。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显著地扩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提高农村金融中介效率能够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但在统计上不显著;我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分配差距;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对收入差距反而有扩大作用,但是东部地区的农村教育水平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其政策含义是: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加快城乡教育均等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的问题,2006年12月,银监会制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若干意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农村金融市场面向所有社会资本开放,境内外资银行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都可以到农村地区投资,在农村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银行业机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考察江西省贫困地区建设、银行与保险扶贫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选择精准扶贫贷款、支农扶贫再贷款、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农户授信户数、农业保险5个指标作为银行与保险的投入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脱贫人口占比3个指标作为产出指标,对2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金融精准扶贫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各贫困县金融扶贫效率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地区金融要素投入冗余,金融扶贫效率低下。在金融资源投入不足地区,金融资源投入的效率弹性较大,如何分配金融资源将直接影响金融精准扶贫效率。据此,提出要健全金融精准扶贫配套制度安排,有针对性实施政策或资源倾斜,提升金融精准扶贫供给协同效应,促进扶贫长效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引言 近年来,地方性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信用社(以下统称农信社)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截至2011年末,天水市农信社共有196个营业网点,占全市金融机构网点数的52.97%;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为151.61亿元、109.51亿元,分别占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的27.98%、40.46%;涉农贷款余额为99.42亿元,占全市涉农贷款余额的60.94%.由此,农信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要素,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如何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走现代金融企业之路,是农信社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