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3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济往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同类(种)产品贸易也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这种以产业内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也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有关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结构变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各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萍 《时代经贸》2010,(10):51-52
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3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济往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同类(种)产品贸易也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这种以产业内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也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有关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结构变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各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从日中贸易战看后WTO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巧珍 《经济问题》2001,(11):47-49
以日中贸易战为基本背景,按照WTO的法律规则,对日本限制进口中国农产品事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日本限制进口中国农产品严重违背了WTO规则,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后WTO时代中国农产品贸易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体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制产生较大影响。由此讨论了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区域结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趋缓。本文在对中国农产品区域贸易统计数据以及相关政策背景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贸易集中度的角度辨识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出口区域结构与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首先运用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总体在中亚国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出口中亚国家的一些主要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然后,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和贸易结合度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中亚国家与中亚国家进口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总体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较低,但在主要农产品贸易中互补性较强且贸易结合度紧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王晰  兰勇 《经济师》2008,(7):81-82
文章分析了荷兰农产品贸易转型的过程和途径,并介绍了其转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提出了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内外部环境,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Static GL index)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 index)对2001年至2012年中日农产品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中日两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布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双边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的产业间贸易特点,只有少数的农产品如水果、坚果、蜜糖及烟草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别是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几乎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日本农产品的竞争力水平日益提升,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威胁加重。  相似文献   

8.
吴晓艳  王英辉 《技术经济》2010,29(5):99-103
本文利用联合国统计署有关农产品统计数据,以改进的比较优势指数为基础,研究了1996-2008年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部门分布情况,及其跨时期演变的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中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整体呈下降趋势,贸易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中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与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决定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惠贸易安排对农产品贸易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农产品贸易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越大,农产品贸易越小.中国与墨西哥、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不足",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中的欧盟、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贸易潜力有待开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0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HS6分位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59.2%的持续时间段在2年内消失;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风险函数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因此,在制定我国农产品对美国出口的贸易政策的过程中,农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范婕 《技术经济》2010,29(5):104-109
中国和巴西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巴双边农产品贸易现状,然后通过测算农产品出口依存度、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等指标,剖析双边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显示,中巴优势农产品差异明显,双边贸易结构具有一定互补性。中巴农产品贸易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可以增加从巴西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同时扩大对巴出口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其加工品,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以来,农产品贸易保护一直盛行于发达国家。尽管在WTO的积极推动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正在逐步兴起,但其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产品贸易保护仍然将是一种政策常态。因此如何在国际趋势下使我国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合理、合法、有效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的分析工具和思路,在对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以及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晓光  白琰 《经济研究导刊》2011,(26):157-159,167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农产品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2005—2010年中国与东盟及其主要国家之间农产品进出口额的比较,分析了影响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粮价波动与金融危机、汇率、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及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多种因素,并提出了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加强政府推动、促进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发展农业支持性产业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成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在中国加入WTO十几年中,由于成功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互补性发展格局,中国农产品贸易额呈现不断增长的可喜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整体不强,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及市场风险不断变化等原因,因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提出大力推进和完善我国农业国际贸易促进体系建设、在考虑对外贸易规则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农业保护政策、坚持立足于国内生产的粮食安全战略、制定促进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农产品贸易战略及近期关键措施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农产品贸易现状看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提升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通过对中国农产品近四年来贸易现状和贸易竞争力的分析得出,中国农产品整体上贸易竞争力较弱,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制成品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吴学君  龚梦 《经济地理》2011,(7):1185-1189
本文首先运用Grubel-Lloyd计量法和GHM分解法对1997—2008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垂直型和水平型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层面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距、外商直接投资、农产品贸易不平衡、贸易伙伴的贸易开放度是影响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层面因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地理距离、市场规模因素对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状况,并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美农产品加工业贸易快速发展;而中美贸易不平衡对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中美两国人均GDP差异、行业开放程度则较强地促进了两国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基于此,中国应侧重提升中美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内贸易水平,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坎昆会议上农产品贸易谈判的失败,集中体现出对外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其本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反映。农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农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高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发达国家在贸易谈判中的观点和立场。  相似文献   

19.
中美农业贸易的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TCD)、出口相似度指数(SI)和贸易互补性指数(TCI)等模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FAS-Online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数据,对中美两国16种主要出口农产品的互补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中美两国农业贸易依存度逐步提高,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高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程度。(2)中美两国农业贸易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中国入世后两国农业贸易互补性增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互利双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加入WTO后,中国正在成为一个对世界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的农产品贸易大国。运用市场占有率和排名、贸易强度指数、贸易相似度指数对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及竞争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澳大利亚等农产品出口大国占据份额较大,这几个国家竞争十分激烈;在农产品贸易中,主要农产品国向中国重点出口土地密集型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