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楼市泡沫严重警告被国土部发布时,很多人在思考我国楼市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当从中央到地方重拳出击调控楼市却收效甚微时,很多人在思考楼市应如何调控,调控未果的症结何在?好的调控政策必须依赖于对房地产泡沫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
当楼市泡沫严重警告被国土部发布时,很多人在思考我国楼市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当从中央到地方重拳出击调控楼市却收效甚微时,很多人在思考楼市应如何调控,调控未果的症结何在?好的调控政策必须依赖于对房地产泡沫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3.
郎咸平 《浙商》2008,(6):30-31
我们现住所看到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都是表面现象。从广义货币/GDP来看呢,确实是流动性过剩了。但是,投资营商坏境的恶化,使得企业家把应当投资而不投资的钱转移到股市和楼市上,这才是造成泡沫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八年来我一直坚持亲自写《安家》的卷首语,其间对于中国地产的认知轨迹清晰可辨。我曾经是个坚定的健康论者和乐观者。但是,一步步的我终于有些悲观起来。在2010年1月刊的卷首语中笔者宣称:中国楼市已经出现了泡沫,而且这泡沫一定会破灭,只是,不知道是何时以何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史渊 《市场周刊》2009,(7):48-51
楼市现状:“高调地繁荣”近期,全球经济信心大涨,包括房地产、股市、期货、黄金等等都处在高位上涨周期,有消息显示,今年4到5月间,涨价已经成为楼市的一个普遍现象而就在此前几天,王石抛出了“后拐点论”,认为从我国香港、日本等地楼市泡沫破灭后的历史来看,中国当前的房价是维持不住的。一时间,楼市再次陷入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6.
席荣贵 《大经贸》2008,(9):36-37
中央政府打出一套“组合拳”在地方政府、开发商、境内外投机者、商业银行等多个利益主体的推动下,我国楼市价格从2004年到2007年进入疯狂的上涨轨道,形成了明显的“泡沫”。一般消费者希望改善住房条件的期望越来越遥远,即使部分消费者奋力改善了住房条件,但是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同时,中央政府意识到,如果不排除楼市的“泡沫”,最终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政策     
《中国市场》2007,(42):4-4
A股风险积聚已到危险地步;A股还在泡沫初期 牛市至少有15年;中国将在2030年决定全球经济命运;楼市泡沫高于股市。  相似文献   

8.
一、退房事件成因分析1、历史回顾,退房风潮与90年代香港楼市似曾相识。在1990年代末的香港,由于楼市泡沫破灭,许多业主偿还银行的余款额还远超过重新购买一套新房,其中辛酸无法多说,余痛一直延至其后数年。楼市泡沫造成的社会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上海楼市是从2000年左右从谷底复苏的。由于多个利益集团共同作用,楼价一路飙升,市场出现泡沫,价格远超市民的购买力。在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下,上海楼市降温,楼价一度领跌全国。在这个背景下,业主“退房”现象的出现,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必然。2、目前上海退房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首先是区位性,目…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3,(8):38-43
楼市泡沫膨胀、地方债危机升级、外资大量撤离中国、进出口贸易量下滑、经济增长告别两位数时代,这一连串的表象和漫天的舆论都预示着一场属于中国的金融危机正在酝酿中,大多数人将危机突破口压在了楼市泡沫身上,然而,我们都错了。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中国楼市一直是我国乃至全球的热门话题,对此展开的讨论也层出不穷,但有一点大家是基本达成共识的:目前的中国楼市存在泡沫,而且随时有破灭的可能。对此,该文从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入手,通过分析这些原因,寻找出合理的措施建议,从而使我国尽可能地降低泡沫破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政策     
《中国市场》2007,(46):4-4
楼价上升何害之有?政府保留对股市进行干预的权力,股市已具泡沫特征,营商环境急速恶化推高股市楼市泡沫.  相似文献   

12.
郑榕 《中国市场》2014,(51):149-150
在2014年楼价迎来拐点时,多地市地方政府却对中央下发的"限购令"、首付比例上松绑,使中央楼市调控政策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论述2003年以来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三个阶段,来描述楼市调控政策的变化,并从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及房地产泡沫指数等方面指出房价偏离调控目标,以此来阐述中央楼市调控政策的失效。同时,从中央政府与地方的政府的利益分析、消费心理分析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分析来讨论房地产调控政策失效的原因,并据此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粉丝热议     
《新财富》2013,(4):13-13
2013年两会期间,楼市再次成举国瞩目的话题。政协委员、香港祥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红天认为,各种手段都没把房价压下去,说明楼市没有泡沫。而万科董事长王石近日在微博上表示,“中国楼市房价存在明显泡沫,一旦再疯涨或失控”,更是引爆了话题。  相似文献   

14.
财富视点     
《中国科技财富》2005,(7):14-15
全球出现有史以来最大房地产泡沫据统计,过去5年,发达国家的楼市总值由30万亿美元升至超过70万亿美元,升幅相当于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0%。这次楼市泡沫比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全球股市泡沫(历时5年、升幅是国内生产总值的80%)和上世纪2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15.
翟锋 《商务周刊》2008,(20):94-94
2008年的中国股市为什么如此震荡?如果你花一点时间读一读美国楼市泡沫的故事,也许你自然会从中得出答案。蔡林海博士的新著《美国楼市泡沫的故事:次贷危机与股市震荡》,正是继2007年的《日本的经济泡沫与失去的10年》之后他第二本有关经济泡沫的专著。  相似文献   

16.
美元大泡沫     
十年前,我预测到了网络泡沫的破灭;三年前,我又预测到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现在,全球最大的泡沫就是美国国债市场,而美元正是这个泡沫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张玲玲 《浙商》2013,(7):28-30
通过银行借贷、民间借贷以及信托融资,泰宇花苑形成了一个资本泡沫,最终在楼市调控中无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11,(12):84-85
九月、十月。是楼市的传统旺季,素有“金九银十”之称;而今年的楼市,却被更多人戏称为“铁九铜十”,的确。2011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个转折期,地产业的“黄金十年”已然结束,“白银时代”已悄然来临。在今年一系列严厉的楼市调控下。楼市投资投机受限,刚性需求俨然成为了支撑沪上楼市的主力。在这个地产的白银时代下,怎样才能购买到适合的刚需楼盘呢?2011年9月29日推出的“时代报2011轨道地产特刊——《白银时代刚需元年》”,已为大家做了一一剖析。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银行信贷在支持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相应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通过资产价格泡沫与银行信贷的模型分析,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发达的情况下,用信贷资金投资于楼市,房产的价格会存在天然的泡沫,而且这种泡沫是不可避免地;在房产未来收益确定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介入楼市仍然会形成房产价格泡沫,而且房产的价格泡沫程度与房贷首付的比例成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下,银行的信贷创下了历史新高,由于流动性所导致的通胀预期致使股市、楼市涨势凶猛,泡沫显现.本文就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资产泡沫问题以及如何避免资产泡沫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