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做技术工人,嫌不自由;做管理,嫌太清闲;做销售,嫌太辛苦……昨日上午,大学毕业4年的小叶在回首自己的职场经历时,懊悔当初不该频频跳槽,其结果是什么都不精,“心态也搞坏了”。2002年,小叶毕业于北京某大学机械专业。当年,他在广东一厂家谋得了一份工作。每月底薪1500元,若加上加班工资,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因为要经常加班,小叶觉得不自由。一年多后,小叶回到南宁,在某物业公司任主管,管理几名保安和保洁员。每天虽然没有太具体的工作,但不能离开小区。这份工作的月薪也不算太低,1200元。没多久,小叶觉得太清闲,于是跳槽到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做销售的日子里,工作有挑战性,但问题又出现了:他感觉干得太辛苦。考虑到业绩一时做不上去,小叶没干多久又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做销售。再次跳槽后的小叶月薪虽然有千余元,但是因为交通、吃饭等开销大,一个月下来根本没有节余。前不久,小叶索性辞职,又加入到了人才市场的求职大军里。“4年换了4份工作,真的是越换越差。”昨在武汉人才市场,小叶与几位“同病相怜”者探讨一番后似有悔悟:频繁跳槽,没有专注一行;毕业4年来,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而自己没有及时充电提升自己、增强竞争力。职场跳槽老猫的...  相似文献   

2.
“闪跳族”是一个新词汇,形容一年到头不断跳槽换工作的人,也有人将之形象地称为职场上的“跳跳糖”。其实.跳槽本无可厚非,但动辄跳槽却让人难于理解,不仅往往苦了用人单位,也常常伤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数字圈点     
《人力资源》2012,(6):93
3.3%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香港最新失业率显示,目前香港失业率微跌0.1%,至3.3%。12%日前发布的"求职者跳槽意愿度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有跳槽计划的职场人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2%,明确表示不会跳槽的职场人数量则上涨了2%。  相似文献   

4.
工作没有新鲜感、工作环境倍感压力,每年春节过后,由于种种原因,职场中必定掀起一轮跳槽热。然而,当跳槽周期越来越短,当职业倦怠开始影响在职人员的职场行为,职业倦怠引发的职业道德失范问题,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职场如江湖,我倒觉得职场犹如动物园,各种动物混杂其中。话说,现在就有一种“Office 蜻蜓”正飞速流行。他们泛指工作肤浅不踏实,如蜻蜓点水的人。对蜻蜓族而言,他们不会照老传统把跳槽集中在春秋两季,只要工作碰壁,立马点一下就飞走。换工作、换单位、换老板,谁不入眼就换谁,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然而,跳槽时痛快无比,后果却是不堪设想,飞来飞去,只落得沦为永远的新人。所以,你  相似文献   

6.
刚刚遇见这样的案例:一个北大的高材生,毕业后先后到三家大公司工作,但由于自己半年一跳槽,弄得自信心受挫。后来,和朋友合办公司,不成想又以失败告终。继续打拼职场,向各类大公司投递简历。他以为自己是职场雄狮,在投递简历的同时,还发去一份企业发展规划书,结果人家当他是职场蚂蚁,理都不理。这样的案例在职场上屡见不鲜,我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建议是:一、不要灰心,把过去的职场经验当成财富,而不要自怨自艾;  相似文献   

7.
东方 《企业导报》2001,(4):36-36
<正> 现在有些人找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今天跳一个地方,明天跳一个地方,结果是越跳越找不到合适的。那么怎么才能越跳越高,找到称心的工作呢? 不要轻易下决定。在一些正规公司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资历、背景一般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不喜欢频繁跳槽的应聘者。很多人的跳槽是盲目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对市场中需求状况也不了解,往往出于义气用事,见异思迁。  相似文献   

8.
基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流动的视角,探析客户追随签字注册会计师跳槽而形成的换"所"不换"师"式变更现象产生的缘由。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获取"标准"审计意见是客户追随签字注册会计师跳槽的重要动机之一;进一步地,审计任期越长,客户与签字注册会计师之间的个人关系通常越为密切,越可能发生换"所"不换"师"。然而,当审计任期超过一定阀值时,审计意见对换"所"不换"师"的诱致作用有所削减。  相似文献   

9.
跳槽指导     
《经营者》2003,(9):68-68
<正> 从某种角度看,跳槽是一件好事,它能证明我们在职场上有选择的信心和能力,许多事业成功的人士,现在所从事的都是与他的第一份工作毫不相干的职业。但跳槽也是风险很大的下注,它可以帮你跳上成功的台阶。也可以使你陷进下滑的坡道。所以,换工作应该像换恋人一样慎重,而不应像换衣服一样经常,一定要“谋定而动,三思而行”。如果你准备跳槽,请你一定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自己有没有跳槽的本钱?对转换职业而言,年龄是很重要的因素。25岁以前你尽可以多“折腾”几回,因为年龄轻、入世不深和没有负担,即使失败,也不会有多惨重,失去的不多,自然也容易复原,  相似文献   

10.
屠钻 《人力资源》2014,(1):56-57
俗话讲,一动不如一静。虽说中国员工平均流动率为15.9%,居全球高位,但仍有企业以"守静"之道,拿捏住自己的资源,赢人盈利,而其管理方法也许并不深奥。年终岁尾,"跳槽热"悄然而至,许多企业开始出现军心不稳、人心思变现象。智联招聘2013年秋季跳槽特别调查显示,20.8%的职场人已完成了跳槽,有三成人已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还有超过三成人表  相似文献   

11.
赵聪 《人力资源》2008,(1):76-77
婚姻生活有"七年之痒",职场生涯则有"三年之痒",而且,"痒"的人很多是年轻的"80后"们…… 又到了年终岁尾的跳槽高峰期."80后"雇员视野开阔,思想活跃,追求时尚,喜欢刺激与冒险,因此,当他们出现在跳槽的"大军"中,就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2.
数字圈点     
《人力资源》2011,(7):67
50.3%相关数据显示,50.3%的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坚持不到1年就开始跳槽,成为"跳蚤一族"。对于"跳蚤一族"越来越多的原因,27.2%的受访者认为是"第一份工作找得太随便",31.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摆正心态,难在一个岗位踏实工作"。60%7月1日起,我国将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今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相似文献   

13.
袁泉 《人力资源》2010,(3):70-71
根据往年的经验,春节前后职场上还将会出现跳槽井喷现象,虽然20蛑大部分有跳槽打算的职场人士都畏于裁员浪潮而选则了“卧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苦中作乐力保饭碗,跳槽的意愿却丝毫没有减弱,沉默了一年的员工在拿到十三薪或年终奖后便开始谋划跳槽,有的甚至尚未拿到年终奖就未雨绸缪开始寻找更好的归宿。  相似文献   

14.
职场榜样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无须多言.学榜样对于职场人,也是通往职业生涯更高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却为找不到自己的榜样,或是找到了榜样却"越学习越糟糕"而感到困惑.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是当事人没有找到适合的办法而已.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的职场背景是,社会发展快、知识更新快、理念变化快,工作变动快。在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跳槽似乎成为一种职场常态。但根据宏威职业顾问公司接触过的跳槽案例分析,很多人跳槽是有些盲目的,准备并不充分。而轻易跳槽的结果,也往往让自己很快陷入被动、痛苦、甚至绝望中。所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西方国家每人一生平均要换3个-5 个工作单位。即便在我国,现在大概也没有谁会认为自己将在某 个单位"奉献"一生,也没有那家单位会轻易与员工签订终身合 同。除去从业合同正常到期的情况外,解聘和跳槽是人力资源管 理的永恒话题。在过去的10年,我国企事业单位已度过了大规 模解聘员工的阵痛。随着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近年来日益频繁 的跳槽现象让人力资源管理者深感头疼。因为跳槽者大都接受 过高等教育,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改嫁"无疑会给原单位  相似文献   

17.
季节的春天是否同样也迎来了职场的春天? 仅仅指向职场和工作,我们都不愿再回首2009.盘点近5年跳槽史,2009是跳槽率最低的年度,而可以预计的是,已经到来的2010,则将是跳槽率最高的年份.  相似文献   

18.
一项数据显示,有48.25%是未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于选择哪个城市开始个人的职业生涯似乎早有想法其次已经工作的职场人士占36.63%;准备跳槽的人占8.14%,这部分人几乎全是拥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参加调研的白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7.44%,大专学历占16.86%,研究生占10.46%,海归占4.06%.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息     
广东居民多“跳槽”据广东社会变迁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访的2000名广东城市居民中,有六成多人有过“跳槽”的经历。其中,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是,文化程度低的人和大学生的“跳槽”人数不相上下。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中,有六成人换过职业,而在本科生中,换过职业的人也有五成。其实原因也很好理解,文化程度低的人,其工作往往没有专业性,他们对自己不满意后,换一行也方便。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换份工作是为了更好发展,挑三拣四也是有的,但由于他们的工作专业性强,想换个工作反而受到限制。因此,他们的职业变动基本发生在相关行业中。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者习惯上把“80后、90后”称作是新生代,智联招聘的一项职场调研显示:八成80后有过跳槽经历,其中跳槽3次以上的占45.7%;而90后跳槽5次以上的达到11.6%。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吸引80后、90后员工的因素,首先是成长空间,其次是薪酬待遇。此外,80后、90后员工更希望自己的上司是职场导师和工作伙伴,能够对自己的工作予以指导和帮助,并能在工作关系中平等以待,受到领导的尊重。阿里巴巴的马云曾做过精辟总结:员工的离职原因很多,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委屈了。员工临走还费尽心思找靠谱的辞职理由,就是为给你留面子,不想说穿你的管理有多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