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到727.89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约3697万辆。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总保有量有可能突破1.5亿辆。据有关人士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超过4亿吨,其中,汽车燃料消耗约2亿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有可能达到60%。汽车保有量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燃油消耗总量的快速增加和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环保中心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将可能占空气总污染源的64%。  相似文献   

2.
能源短缺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扭转目前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利用格局,实现能源多样化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资料表明,我国汽车每年约消耗汽油总产量的85%,柴油总产量的20%,到2010年和2020年,机动车的燃油需求约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约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公路、水路及港口生产总能耗中,营运车辆占77.5%,营运船舶和港口生产分别占20.3%和2.2%。燃油消耗公路占73%,水路占16%,铁路占4%。道路运输消耗很多,特别是消耗石油的二级能源产品——柴油最多。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路运输》2007,(6):15-16
交通运输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土地、石油等,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从全球各种运输方式消耗的资源总量来看,道路运输消耗了绝大多数,尤其消耗了绝大部分的石油等能源,并对全球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气候变暖等。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已经突破1806万辆,机动车对石油燃料的消耗比重达到60%,汽车排放达到社会总量的40%~70%,其中商用车排放占到60%,而重卡排放的比重占到了商用车的30%,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上升,重卡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李秀敏  陈冲 《中国储运》2023,(11):168-169
<正>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条件,促进了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石油等资源的枯竭,环境遭受到破坏与污染等现象,所以各国开始提倡并发展清洁燃料。新能源是可再生资源,其使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能直接用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不用担心能源枯竭的问题;当其应用于汽车时不排放污染物,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的迅猛增长,带来了能源消耗量的逐步增加.目前,石油消耗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4%左右,已经成为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交通运输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我国目前的运输结构中,道路客货运输占有较大比重,成为绿色交通发展下重点关注的行业.在绿色交通要求下,道路运输行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耗水平准确的统计与分析.由于我国道路运输行业特殊的管理模式和现状,能耗水平相关数据统计存在多重障碍,甚至出现了能耗水平差异巨大的现象.从交通运输工具、运输效率、运输组织方式等角度分析,能耗水平应该在某一范围内存在差异,而不是呈现出过高的离散度.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耗,一般的节能思路多为设计新结构、加装新装置,提高汽车发动机燃烧效率,改进汽车传动系统结构减少磨擦损耗,或是改进燃料和润滑材料的品质、加入添加剂用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等等,从而达到减少汽车燃耗的目的。实际上,还存在一条减少汽车燃耗的重要途径,就是使用液压蓄能混合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9.
<正>《船舶能耗数据收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19年1月起施行以来,据统计,至2022年7月底,全国共有908艘船舶由于在出港前或者规定日期前未按照规定报告上一航次或者上一月度的能耗数据,即未将主机、辅机和锅炉功率、消耗的燃料种类和数量,航行时间、营运时间,货物运输量、载客人数等信息按照规定报告海事管理机构,因而受到海事部门警告或者罚款的行政处罚。基于此,笔者对船舶能耗数据收集管理中相关事项进行分析,以便帮助航运公司做好船舶能耗数据收集申报工作,避免行政处罚,进而帮助海事部门做好船舶能耗数据收集管理工作,更好地履行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0.
燃料的消耗是汽车所有运行费用支出的“大头”,尤其是营运车辆,每天的成本一多半用在燃料消耗上。因此,节油本身就是效益。驾驶操作中的良好习惯对节油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11.
我的节油经     
节油看似简单,实际上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汽车经济性主要有四大因素:一是汽车本身的质量;二是汽车本身的风阻系数;三是汽车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四是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驾驶技术。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可分为十二大要素,即:发动机本身进气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传动系统匹配、发动机附件消耗、空调使用、轮胎选择、车辆阻力、车辆驾驶与保养、燃油和润滑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以耗竭资源能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沉重代价的发展模式会让经济发展出现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这就对我国的汽车产业和道路运输业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任务——发展新能源汽车,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化结构、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提高行业和社会两个方面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8000万辆。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使石油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时,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也会增加,这势必会对中国的环保事业带来更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境中,新能源车的到来似乎再自然不过。  相似文献   

14.
石油资源是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当前,国家正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而运输企业是消耗石油能源的大户,降低油耗既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又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燃油的不断上涨,燃油消耗所占运输企业的综合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降低企业运输成本,黄山长运有限公司最近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节油降耗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一辆汽车的零件多种多样,有金属的、塑料的、还有橡胶的,若是零件发生不正常磨损或消耗时,它就会发出一些刺鼻的味道,因此我们通过气味就能够大体的判断出来爱车的某些故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的能耗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降低,但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道路运输的能耗呈几何级数增长,其能源消耗大户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在燃料资源有限的大环境中,发展节能运输,不仅仅关系到道路运输成本的降低和道路运输的又好又快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世界石油紧缺和燃油汽车对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研制无污染的汽车,并为汽车寻找“新食谱”: “吃气”汽车:液化气不仅是一种家用燃料,而且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汽车上。液化气有三大优点:燃料价格低(仅为汽油价格的40%);安全系数高(车上装有各种安全保险阀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废气污染小(汽车排放的废气中无铅,一氧化碳和碳氢化会物等含量甚微)。 “饮水”汽车:人们设想用当代最高级的能源一一核能作为汽车动力源。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氢、气等,而1千克海水提取氛的装置与核…  相似文献   

19.
"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  相似文献   

20.
平整度是衡量高级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路面不平顺会增大行车阻力,使车辆产生附加振动,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同时会加剧汽车零部件及轮胎的损坏,增大油料消耗。此外,附加振动以及不平整路面滞积的雨水,也将加速路面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