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缩小和传统养老思想固化导致了上海居家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然而,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商业保险市场都不能提供足够的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支持。政府资金缺乏统筹规划、社会资金面临市场风险,而家庭资金面临代际跨期配置约束等各种困境,严重阻碍了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从而影响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通过建立健全的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立法、规范政府资金投入的长效性和稳定性、加速养老照护服务的市场化发展,形成不同收入层次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安排体系等,是应对居家养老服务资金发展困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荆文凤 《经济师》2011,(4):220-221
黑龙江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有潜力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符合我国传统养老文化和该省实际情况,居家养老能够实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优势互补。居家养老能够降低社会化养老成本,居家养老服务要在实现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文章比较了德国、日本和新加坡三国养老社会服务的制度化、参与主体和服务内容等。德国突出了社区养老的特征,日本表现为社区为依托的多元化发展,新加坡由政府主导养老社会服务。同时,分析了我国现代养老社会服务的演进过程和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自立养老四种养老社会服务模式。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探索我国养老社会服务未来可行的发展路径,养老社会服务在政府指引下形成政府与社区、机构、家庭、公民个人等多元合作共建局面,实现养老社会服务本土化改进,积极朝向制度化、体系化、机制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丽宏 《经济师》2011,(5):59-60
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居家养老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福利服务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能够强化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提升养老社会化水平,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和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人口迅速老龄化时代,而哈尔滨市要早于全国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未富先老的哈尔滨这一老龄化城市,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日渐弱化,所以在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势在必行。本文旨在通过对哈尔滨市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措施,从而促进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宏观的社会养老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新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保定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访谈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认识不足、发展不平衡、资金短缺、服务人员素质偏低、服务项目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解决好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本文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弱化、农村养老机构供需失衡、养老机构社会资本参与严重短缺、养老服务水平低、养老服务资金和经费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提出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加强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宋娟 《经济师》2014,(5):21-23,26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上海的城市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基于目前"9073"基本养老服务格局的界定,近90%的老年人将依托居家养老模式实现养老,但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由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养老需求多元等因素的影响,已无法满足当前上海城市养老的现实需求,城市养老服务格局的完善势在必行。文章认为,上海城市养老服务格局的完善应引入国际"社区照顾"理念,以"强化居家养老"为突破,推进社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促使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向"家庭居住、社区照护、社会参与"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转变,实现"家庭—社区—社会—政府"间的联动协作,以巩固和完善"9073"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需求多样化的社会演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现有的机构养老已难以负载老年人口的养老重担,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提升的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大力倡导养老服务社会化,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促使长期护理居家养老事业蓬勃发展。长期护理居家养老模式为老龄化人口带来规范化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验,不但满足了新时代下老龄人口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帮助政府缓解了养老事业压力。随着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被更多的老年人接受,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护理服务的内容设置和项目设置频次少、缺少针对失智老人的服务项目以及生活护理服务项目的错位和失衡等。在此背景下,以上海市长期护理服务项目为例,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少子化”家庭趋势日益显著,固有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居家养老模式为解决社会化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选择。文章从协同的角度出发,辨析多元主体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协同机制运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元主体在制定一致的服务目标、营造持续稳定的合作氛围、严格监督服务流程和促进合作资源流动的对策建议,携手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上海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就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程度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异质性相联系.具体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三种要素密集型行业就业的提升都有显著影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有积极作用,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则不明显;而交通运输仓储争邮政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对三种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就业影响的替代效应高于促进效应.最后,指出了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海制造业就业提升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视角下家庭照料与城镇女性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枫 《财经研究》2012,(9):16-2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女性在家庭劳动与职业劳动之间的角色冲突日益凸显。文章利用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NHS)数据及面板数据分析和工具变量方法,实证检验了老人家庭照料责任对城镇女性职业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女性就业、养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照料老人显著降低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尤其是长时间、高强度的照料活动。与无照料责任的女性相比,与父母(公婆)同住、有照料责任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0.215;高强度照料活动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更大,劳动参与率将下降0.695。  相似文献   

13.
生态服务价值的发挥是现代都市农业的重要特征。本文以上海的都市农业为例,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农产品提供功能、观光旅游功能、净化大气、涵养水分、保持土壤以及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功能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不断上升,在提供了大量农产品的同时,还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但同时间接经济价值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而逐年降低,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预测2000~2050年上海市户籍老人中基本生活自理有困难的人数迅速增长的基础上,构建了广义的老年人照料体系框架。在"积极老龄化"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从参与、健康、保障三个方面搞好预防性服务;重视和加强对生活自理有困难老人的康复训练,切实推进发展性服务;支持和关心非正规照料服务,增强其照料功能;积极倡导生活部分能自理的老人居家照料,搞好民政福利服务与卫生保健服务的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15.
方远平  阎小培 《经济地理》2004,24(5):614-619,637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深,服务业发展迅猛,并逐步成为策动经济增长、影响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国沿海中心城市开始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文章首先介绍了服务业发展的背景、国内研究概况与研究意义;然后从服务业内部增加值构成、就业结构和基本一非基本分析等方面归纳与比较分析了我国沿海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和广州的服务业内部结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社会性服务业发展迅猛,逐步成为中心城市的主导服务行业,而分配性服务业则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此外,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服务业多样化趋势开始出现。同时归纳出三大中心城市的服务业结构特征为:北京市的服务业最具竞争优势,生产性和社会性服务业的地位最突出,上海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而广州市则以分配性服务业高度发达而著称。最后总结了中心城市服务业特征、趋势及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典型案例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发展和转型模式进行研究。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拓展和转型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当地人口发展、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需要完善计划生育服务财政投入体制,为服务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确立以家庭为基础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优质服务的战略指导框架,把农村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成促进人口和家庭健康的公共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并在全球重要的节点城市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文以伦敦和纽约两个国际大都市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例,研究了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的演化过程、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同时,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促进中国国际大都市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远飞  张超 《经济地理》2005,25(6):800-803,809
服务域分析是公共设施布局和规划中的重要方法,GIS技术为设施区位和服务域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环境。文章以地理学区位分析理论中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引力模型的设施服务域分析———引力多边形方法;并在GIS分析环境,建立了以Huff模型为例的引力多边形服务域算法。通过上海浦东新区综合医院服务域的实例研究,展现了引力多边形方法在公共设施服务域和区位分析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代上海市人口和就业变化的空间格局和国际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宇 《经济地理》2004,24(6):806-811
文章将上海市划分为核心区、内圈、外圈三个部分,对其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与若干东南亚特大城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与这些东南亚特大城市相类似,上海市1990年代人口和就业增长最快的是其内圈。但与上述东南亚特大城市不同的是,上海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仍以核心区最为突出;核心区仍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研究还表明,1990年代上海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口和产业从核心区向外围的扩散。但与上述东南亚特大城市相比,这种扩散的空间范围有限,其郊区化和产业结构向高级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仍处于起始阶段。上述分析和对比对研究上海今后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的演变和空间规划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赣中南农村为例,考察了农村家庭养老与代际权力关系之间的关联。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赡养问题严重。其直接原因在于赡养原则的变化——从传统时代的无条件"孝道"转变为当代的有条件回报,深层原因则在于代际权力关系的变迁——家庭权力从父辈手上转移到子辈,尤其是媳妇家庭地位的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