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雪灾使我们陷入沉思:对付这类自然灾害,为何当初没有预警和应急机制? 2008年3月8日,粤籍全国人大代表李兴浩向国家提交的《关于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中指出,“拿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灾害管理和应急制度的成功经验,建立中国自己的体系——设自然灾害局、立《灾害管理法》、建灾害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为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我国已出台了不少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我国西部各省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行政应急法律管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为预防西部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执法依据。但我们还必须看到,由于西部地区的特殊性,健全西部地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依然任重道远。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突发公共事件,除了构建严密的立法框架体系外,还必须在立法框架体系内填充相应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对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应对,使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机制不断得到完善.文章总结了极具代表性的对汶川地震灾害的应对,从组织体系构建、系统运行和决策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论述构建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机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日本地震让我们再次回忆起汶川地震,那一巨大的灾难给我国造成严重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在灾后重建的同时,因地震引发的法律问题也逐步纳入人们的视野。文章通过分析日本较为完善的自然灾害保障制度,对我国的灾后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志波 《魅力中国》2014,(1):269-269
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有上升的趋势,事故、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危及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应对各类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消防部队和官兵担负着抢险救灾的任务,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抢险救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积极应对频发的灾害,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消防应急救援通信系统,尽可能提高应急救灾的能力,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本文即对消防应急救援通信体系建设做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日本核泄漏事件背景下的中国核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9.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福岛核电站接连发生的爆炸和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使得发展核电的安全性以及核电站如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使得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本国的核电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雪灾使我们陷入沉思:对付这类自然灾害,为何当初没有预警和应急机制?   2008年3月8日,粤籍全国人大代表李兴浩向国家提交的<关于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中指出,“拿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灾害管理和应急制度的成功经验,建立中国自己的体系--设自然灾害局、立<灾害管理法>、建灾害数据库.   ……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诸如:洪涝灾害、冰冻灾害、地震灾害等,这些重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加以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需要引入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要注重探索应急物流管理中的物资储备管理与控制,全面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顺利开展应急情况下的物资救援工作,使人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灾害不断频发.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危险.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提出并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框架和法律制度。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法体系,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动力。研究这个体系及其特点,对于我国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的法律保障的建立、法律动力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2010年入春以来发生在我国两南地区的干旱灾难为切入口,分析我国现行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尤其强调建立农业补偿保险机制,并在抗旱救灾中突出发挥精神的力量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当前应对自然灾害所采取的金融措施大多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应急性,尚未建立起长期的、有效的、可持续的金融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本文在剖析目前金融体系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银行灾难备份、保险市场、金融产品创新、信托制度以及发展战略等方面提出了建立金融应对自然灾害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特征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 《魅力中国》2011,(8):98-98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附近发生九级地震,一时间给这个岛国带来重大创伤,在日本政府与社会组织进行灾害救援与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日本各大保险公司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挺身而出,有力保证了灾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生产、生活的恢复。相比之下,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则充分暴露了中国在的地震保险业上近乎空白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日本地震保险制度一些鲜明特征进行研究,试图揭示日本地震保险体制多次成功应对地震等巨大自然灾害的内在原因,并联系我国地震保险现状挖掘日本地震保险体制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危机应对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社会转型和变革期的中国,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作。该文从公共危机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公共危机中政府的应对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完善危机应对的组织体系、预警和应对体系、法律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证券犯罪的法律规制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战后日本《证券交易法》实施以来,日本证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纷繁复杂的证券犯罪是促动体制不断变革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日本已经通过不断地修订法律确立了对证券违法和犯罪行为进行处罚的制裁体系,其中既有和我国刑法规定相一致之处,也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萌 《特区经济》2010,(3):115-117
近几年,我国频频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害,损失惨重,但保险公司赔付不足,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寻求一条能够有效应对巨灾风险的途径成为了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自身特色,本文认为建立巨灾保险共同体体系具有其可行性,并论述其体系的形成以及建立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我国努力克服接连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的态  相似文献   

18.
胡珀 《改革与开放》2012,(17):20-21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灾害不断频发,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危险,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提出并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框架和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隋岩 《魅力中国》2013,(11):26-26
中国是众多国家中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地震、台风等一系列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尤其是最近几年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的发生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为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对巨灾风险进行有关管理已成为当前形势的需要,中国向来习惯于使用行政的手段进行灾害的救助和管理,政府相对而育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灾害补偿责任,但是现在缺乏市场化的应对机制,所以构建更为有效的巨灾风险管理的制度已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日本危机管理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日本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之一 ,特别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各种人为的突发性危机事件接踵而至。面对“天灾人祸” ,日本政府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系 ,有效地提高了国家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不同方面危机的应变能力。本文从日本构建危机管理的实际背景出发 ,结合危机的具体案例 ,解析日本危机管理的理念、法律原则、组织结构以及处理危机事件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