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存强  李雪 《理论观察》2005,(6):139-140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所广泛运用。然而,隐性采访如果在采访活动中运用不当,将会引起新闻侵权和新闻官司。因此,要严格隐性采访务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制作播出关;加快相关立法等,使隐性采访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更好地为新闻报道服务。  相似文献   

2.
刁乾鹤 《魅力中国》2012,(35):161-161
恰当使用隐性采访有助于强化舆论监督、揭露事实真相、洞悉是非曲直,但如果隐性采访使用不当,就会带来越权、侵权等诸多法律问题,并影响新闻宣传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今,由隐性采访带来的道德、法律问题,成为新闻界与其他社会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隐性采访的内涵、法律依据、法律规范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隐性采访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社会需要隐性采访,是因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社会实现自我净化的一种必要机制.受众喜欢用隐性采访手段采制的新闻,是因为他们通过记者的采访,看到了阳光不能照到的黑暗角落.尽管我国的<新闻法>还没有出台,但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应当限定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之内.无论如何,法律,都是隐性采访不能逾越的界限.  相似文献   

4.
对隐性采访引发的有争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SecretiveInterviewins)是相对于公开采访(OPenInterviewing)而言的,又叫“微服私访”、“暗察暗访”。它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①这一方式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和特定的采访环境。“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②近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闻界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为适应新闻改革、新闻竞争的需要,隐性采访以其对社会生活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的优势,使得它在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然而,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同时存在着利…  相似文献   

5.
时下,隐性采访已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和时效新闻的常用手段.在学术界,对隐性采访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有的支持并赞赏隐性采访,有的否定和反对隐性采访.如从传播学的正负功能入手分析,隐性采访具有正负功能.两相比较,应慎用、少用、不用隐性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6.
陈春丽 《发展》2008,(7):80-80
无论在电视还是网络上,总会看见一些用微型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拍摄的影像和图片,表现的情景都是在平常不容易见到的,或者根本想象不到的。连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这种新闻手法叫“偷拍”,新闻专用语即为“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多个侧面对隐性采访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以隐性采访在我国电视报道中的运用来分析隐性采访与真实性的关系及其合理性研究,分析了隐性采访在法律和伦理道德层面的权衡。  相似文献   

8.
赖柯盛 《开放潮》2006,(11):84-85
暗访,在学术界习惯称之为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是新闻记者不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或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采访。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新闻采访方式,近年来多家媒体的新闻记者都在不断运用,其捕捉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性、鲜活性,深受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巩雪 《发展》2010,(9):98-99
隐性采访也即是偷拍或暗访,它是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隐性采访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大众的质疑,不论是从方式方法上抑或是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上,都在考验着媒体的责任担当,考验着传媒伦理对于隐性采访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0.
赵兵 《魅力中国》2011,(11):5-5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在社会中日益活跃,不仅影响着政治、经济,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网络传播越来越成为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如此不可抵挡的发展势头对社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其中信息的泛滥就造成了新闻取舍标准的模糊,在还没有成文法律来约束的前提下,重申道德的力量势在必行。规范新闻道德,才能使网络传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网络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刘宏扬 《理论观察》2011,(3):174-175
电视隐性采访也叫暗访、密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的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方式。也是电视采访中一种特殊的方式。通常在采写负面的民生新闻、揭露社会弊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电视隐性采访,可以避开不必要的干预与阻挠.可以更真实更客观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料。目前各电视媒体大都青睐这种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2.
底线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低标准,底线来自道德要求与法律规范。新闻道德底线失守频频出现.加强思想教育与道德修养是守住新闻道德底线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3.
包括偷拍、偷录和秘密采集的隐性采访,越来越引起新闻界的重视,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不仅在于这一手段可以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发掘出有深度、有影响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手段对消极腐败等现象的揭露批评和监督,加大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所谓出镜记者是在新闻采访出镜现场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随着社会进步,受众对新闻质量、播出形式、影音效果等的需求越来越高,出镜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应具备的素质也应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5.
技术的进步,不仅极大地扩展了广播电视的传播领域和表现领域,也使新闻从业人员对传播工具的使用与操纵更加随心所欲、运用自如。这种“随心所欲”带来的伦理方面的争议已经成为理论界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对隐性采访中的“偷拍(录)”、“假扮”、“说谎”等行为进行深入探讨和审视,并由此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课题:如何把握好隐性采访行为的“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徐圣 《魅力中国》2010,(7X):148-148
面对新闻界越走越远的暗访活动,我们不得不冷峻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日益滥用的暗访手段正在严峻地挑战我们的新闻道德水准和法律存在的空白点。综观我国的现行法律和多数外国的法律(新闻法及新闻自律规则),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可以假冒"有犯罪嫌疑"的当事人搞暗访活动的权利。我们有必要反思现在新闻界的暗访活动与被采访对象的哪些权益发生了冲突?如何来平衡这些冲突?  相似文献   

17.
暗访,在学术界习惯称之为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是新闻记者不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或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采访。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新闻采访方式,近年来多家媒体的新闻记者都在不断运用,其捕捉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性、鲜活性,深受公众的欢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装备的成熟,电视暗访在多数电视媒体广泛使用,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许多翔实、珍贵的资料,开辟了新闻采访的新途径。电视暗访以其独特、真实魅力,凸显了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受到了观众如潮的好评。相对于公开拍摄,电视暗访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征。一…  相似文献   

18.
何昕  宋歌 《理论观察》2005,(3):177-178
新闻采访多向性思考方式的运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新闻界重视。  相似文献   

19.
邹琼 《魅力中国》2011,(11):25-25
在目前国内的电视荧屏上,特别是舆论监督类节目中,隐性采访大放异彩,然而隐性采访是具有争议的,特别是“钓鱼采访”在学界和业界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本文以几个“钓鱼”采访的案例为依托,并提出了几个“钓鱼”采访应遵循的原则,在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慎用“钓鱼”采访。  相似文献   

20.
张洁 《魅力中国》2014,(3):336-336
报纸的新闻采访把内容写短,让读者可以快速阅读,同时也可以增加平面媒体的信息量。另外新闻采访在写作上要快,只有快才能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在新闻采访写作中,这两点就是新闻价值需要,也是新闻的可读性重--素之一。在新闻采访写作上,我们要通过恰当的角度选择,关注语言表述的形式,要擅长运用多种模糊语言来表述形式,要抓住新闻采访的细节,在写作技巧上要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