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隐性采访已成为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和时效新闻的常用手段.在学术界,对隐性采访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有的支持并赞赏隐性采访,有的否定和反对隐性采访.如从传播学的正负功能入手分析,隐性采访具有正负功能.两相比较,应慎用、少用、不用隐性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2.
刁乾鹤 《魅力中国》2012,(35):161-161
恰当使用隐性采访有助于强化舆论监督、揭露事实真相、洞悉是非曲直,但如果隐性采访使用不当,就会带来越权、侵权等诸多法律问题,并影响新闻宣传事业的健康发展。如今,由隐性采访带来的道德、法律问题,成为新闻界与其他社会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对隐性采访的内涵、法律依据、法律规范等进行了分析,并对隐性采访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于隐性采访还不能给予一个合理、合法的定位。本文着重讨论了隐性采访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以及通过调研现实中记者运用隐性采访时所易犯的错误来说明记者在采访时应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采访,从而使隐性采访可以被大多数的群众所认可。  相似文献   

4.
鹿存强  李雪 《理论观察》2005,(6):139-140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所广泛运用。然而,隐性采访如果在采访活动中运用不当,将会引起新闻侵权和新闻官司。因此,要严格隐性采访务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制作播出关;加快相关立法等,使隐性采访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更好地为新闻报道服务。  相似文献   

5.
屈慧君 《魅力中国》2011,(11):17-17
隐性采访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隐性采访在新闻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它由于侵权危险而受到法律、道德方面的限制也越来越紧。本篇论文主要讨论在新闻实践中,隐性采访在最大限度地逼近新闻真实的同时,面临的法律和道德窘境,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社会需要隐性采访,是因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社会实现自我净化的一种必要机制.受众喜欢用隐性采访手段采制的新闻,是因为他们通过记者的采访,看到了阳光不能照到的黑暗角落.尽管我国的<新闻法>还没有出台,但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都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应当限定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之内.无论如何,法律,都是隐性采访不能逾越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邹琼 《魅力中国》2011,(11):25-25
在目前国内的电视荧屏上,特别是舆论监督类节目中,隐性采访大放异彩,然而隐性采访是具有争议的,特别是“钓鱼采访”在学界和业界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本文以几个“钓鱼”采访的案例为依托,并提出了几个“钓鱼”采访应遵循的原则,在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慎用“钓鱼”采访。  相似文献   

8.
巩雪 《发展》2010,(9):98-99
隐性采访也即是偷拍或暗访,它是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隐性采访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大众的质疑,不论是从方式方法上抑或是它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上,都在考验着媒体的责任担当,考验着传媒伦理对于隐性采访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9.
刘宏扬 《理论观察》2011,(3):174-175
电视隐性采访也叫暗访、密访,是相对于公开采访而言的一种非常规的采访方式。也是电视采访中一种特殊的方式。通常在采写负面的民生新闻、揭露社会弊端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电视隐性采访,可以避开不必要的干预与阻挠.可以更真实更客观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料。目前各电视媒体大都青睐这种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春丽 《发展》2008,(7):80-80
无论在电视还是网络上,总会看见一些用微型摄像机或者照相机拍摄的影像和图片,表现的情景都是在平常不容易见到的,或者根本想象不到的。连最普通的老百姓也知道这种新闻手法叫“偷拍”,新闻专用语即为“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秘密采访”,是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隐藏真正的采访意图而进行的一种新闻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11.
对隐性采访引发的有争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SecretiveInterviewins)是相对于公开采访(OPenInterviewing)而言的,又叫“微服私访”、“暗察暗访”。它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①这一方式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和特定的采访环境。“如果运用得好,往往会采访到显性采访得不到的较有价值的新闻。”②近年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闻界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为适应新闻改革、新闻竞争的需要,隐性采访以其对社会生活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的优势,使得它在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然而,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同时存在着利…  相似文献   

12.
赖柯盛 《开放潮》2006,(11):84-85
暗访,在学术界习惯称之为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是新闻记者不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或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采访。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新闻采访方式,近年来多家媒体的新闻记者都在不断运用,其捕捉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性、鲜活性,深受公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暗访,在学术界习惯称之为隐性采访、秘密采访,是新闻记者不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或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采访。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新闻采访方式,近年来多家媒体的新闻记者都在不断运用,其捕捉新闻的真实性、现场性、鲜活性,深受公众的欢迎。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装备的成熟,电视暗访在多数电视媒体广泛使用,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了许多翔实、珍贵的资料,开辟了新闻采访的新途径。电视暗访以其独特、真实魅力,凸显了电视新闻媒体的优势,受到了观众如潮的好评。相对于公开拍摄,电视暗访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征。一…  相似文献   

14.
技术的进步,不仅极大地扩展了广播电视的传播领域和表现领域,也使新闻从业人员对传播工具的使用与操纵更加随心所欲、运用自如。这种“随心所欲”带来的伦理方面的争议已经成为理论界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对隐性采访中的“偷拍(录)”、“假扮”、“说谎”等行为进行深入探讨和审视,并由此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课题:如何把握好隐性采访行为的“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多年前,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为制作开播一周年的纪念节目,组织了一个有28人参加的工作小组,分别乘轿车、面包车、货车、长途客车,动用了多台摄像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隐性采访,制作出系列报道《在路上》,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主持人敬一丹介绍这次采访的做法时说:货车的玻璃是特制的,“从外面看不见里面,从里面却可以看见外面,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道具师在车上搭了个玻璃屋,  相似文献   

16.
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旨在探讨促进隐性知识的产生、识别与传播的途径以及措施。基于隐性知识的形成和特性,文章分析了隐性知识识别与获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对不同阶段、形态的隐性知识的挖掘、获取、转移方式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产生、传播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企业隐性知识传播网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知识作为一项创造性知识活动,它的产生同样依赖于高效的沟通。文章针对隐性知识两类载体的划分,提出了隐性知识直接交流的五种传播方式;对隐性知识的传播障碍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并在一个企业以职能关系为支撑的人际关系网的基础上,构建了其隐性知识传播网络。  相似文献   

18.
刘利  俞竹超  姜杨 《中国经贸》2011,(24):33-34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制造企业员工隐性知识类别,给出了制造企业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结构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隐性知识共享网络的有效策略与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促进并购双方隐性知识整合是并购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文章在分析企业并购中隐性知识整合的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企业并购中隐性知识整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推动不同隐性知识的耦合创新是重大科技工程的核心目标之一。为有效实现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创新,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界定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的科学内涵,分析隐性知识耦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运用微分动力学方法构建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耦合模型,研究模型解析解的渐进性;最后,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提出通过构建知识管理体系、营造隐性知识耦合创新环境和建立隐性知识耦合创新考核激励机制促进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的耦合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