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5 毫秒
1.
如何构建生命课堂,促进学生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必须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对以“构建生命课堂、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旨进行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介绍,强调唯有尊重生命、尊重学生,才能满足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需要.  相似文献   

2.
屈俊红 《魅力中国》2013,(32):139-139
生本化阅读,是一种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阅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在生本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生命的动态生成,课堂为生成而预设,搭建教学的生成点。在多元解读中、生活体验中、探究活动中、思维拓展中生成。我们需要构建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关系,让生本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3.
李德芳 《西部大开发》2011,(5):135-135,188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的人文关怀情感。也使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让学生在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上创生数学智慧,促进了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让我们经常反省自己的课堂是否有效,怎样做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沈琦慧 《魅力中国》2011,(14):223-224,220
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化教学理念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教学追求目标之一。但当今中职生的现状及课程设置制约了数学课堂中渗透生命化教学理念。本文拟从教师真正尊重学生,整合数学教材为学生专业服务,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等方面来渗透生命化教学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杨文珍 《魅力中国》2013,(5):110-110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它应该是快乐的场所,优化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枯燥、冷漠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让课堂40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崔丽 《魅力中国》2013,(13):207-207
美国著名教育家爱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这深刻说明了尊重教育的重要性。是的,尊严可以使人高尚,而人格尊严是人的第二生命,是一个人的脊梁。学生们,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他们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他们也应该有权力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而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我们,就更不应该去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因为,只有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邹喜玲 《新西部(上)》2010,(2):151-151,16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阔读文本中所包含的生命教育之因素,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珍爱生命,实现课内与课外、文本与现实生活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沙莉 《发展》2012,(9):108+118-108,118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残自杀、违法犯罪等生命危机现象时有发生,笔者据此对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进行浅析,认为高校的法制教育并未让学生们真正懂法守法,更没有达到让学生树立起法律信仰,进而自觉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目的。本文据此阐释应对高校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学生客观理性认识生命,进而使学生能够珍爱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沈镇 《魅力中国》2011,(12):338-338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其中他提出的“六大解放”思想与物理教学思想不谋而合。把微笑、尊重、宽容、民主、探究、合作带进课堂,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如水般灵动的课堂,引导学生成为灵动物理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贵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为例,论述了从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入手,打造高效课堂的感悟。认为应在课堂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果。  相似文献   

11.
陈跃 《杭州研究》2003,(3):39-42
历史建筑是历史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保护杭州的历史建筑就是保护杭州的传统脉;历史建筑是现代建筑的基础,传承历史建筑的脉,是现代建筑获得永恒生命的必要前提。保护历史化遗产,尊重地域性、民族性化和强调城市脉的设计理念,应成为当代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们的历史使命。笔通过对杭州历史建筑特色的分析,并在总结杭州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建筑中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杭州的历史建筑风貌特色,谈一些粗浅想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开展“三生教育”要从生命教育开始,明确生命教育的基本含义及特点。在生命教育中,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研究、创设活动载体、进行学科渗透、尊重个性化的教育等途径有效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学会与人相处,尊重和珍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拥有丰富的人生。  相似文献   

13.
陈诗选 《魅力中国》2010,(11):199-199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课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教师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营造生动、活泼的创新氛围,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马蛟 《魅力中国》2014,(5):147-14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的提出促使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思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应具备三大特点,一是认知之魂,明确工作目标;二是是非之魂,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三是服务之魂,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6.
苏树忠 《魅力中国》2010,(7):127-128
“心灵对话”语文课堂是指在常态的教学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已有认知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中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要建构“心灵对话”的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们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的生命活力往往蕴含着态度感情。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如果仅仅起着简单的念字出声的作用.既没有对作者态度感情的再现,也没有自己对作品态度感情的流露融入,那么,这种播音必然是乏味的、苍白的,由此可见,“情”是播音员再创作的精华;“情”是有声语言的生命;“情”是播之魂.  相似文献   

18.
史维 《魅力中国》2011,(21):419-419
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把握有利时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生命之液在课堂中自由徜徉。探究式教学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人生观、价值观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地发展。本文从小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式入手,对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校品牌的建设需要将明确的办学思路,创新的教育观念,较高的自身素质综合交织在一起,彼此渗透、发酵。四川省广汉中学实验学校通过传承、酝酿、思索、实践,凝聚了校园之魂,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理念,孕育高效的课堂,成就了一所蜚声内外的魅力校园。它在秉承"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下,大力弘扬"尊重个性,铸造好习惯"的校训,精心建设"关爱与尊重的人文校园、和谐与温暖的精神家园、欢乐与成长的育人乐园"的"三园文化"品质教育,践行"三园"品牌校园,孕育着每一个广中实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三园"品牌校园的魅力也彰显开来。  相似文献   

20.
周海荣 《魅力中国》2013,(28):213-213
最近在网上看过几篇关于教师如何尊重学生的文章,结合自己的感想来谈谈为什么现在的课堂学生不尊重老师的现象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