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房地产评估业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较少,近些年,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故此,本文欲通过分析美国房地产评估行业特点,寻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评估方法及管理模式,以促进我国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创新发展。首先,从机构管理上来看,美国政府没有专门设立房地产估价管理部门。房地产估价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政府授权,并由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来完成,这种模式也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估价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美国,评估机构从事业务范围分为  相似文献   

2.
施金亮 《上海房地》2005,(11):28-29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资产评估市场商机凸现,特别是房地产估价市场。据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和上海市房地产估价师协会共同举办的年度学术研讨会上透露,目前全国资产评估机构约有3000家,其中,土地估价A级机构已增至300多家。上海现有房地产估价机构已有60多家。在众多的资产评估业务中,仅上海市房地产估价标的额每年就达2000多亿元,营业收入近达数亿元。作为市场经济产物的资产评估业务,近年来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企业改组、改制以及资产重组和产权流动等经济行为提供了可靠的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评估业作为以房地产价格的经济性鉴证为主的行业,随着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近几年也得到了陕速发展。房地产估价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壮大,房地产估价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目前,房地产评估已涉及到房地产转让、抵押、城镇房屋拆迁、司法鉴定、课税、公司上市、企业改制、企业清算、资产重组、资产处置等领域。与此同时,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推进,房地产估价行业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获得房地产估价执业资格并注册开业的房地产估价师,在房地产估价行业中的作用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同行们普遍对行业发展和评估业绩津津乐道,但对房地产估价师社会责任这个话题,似乎尚未经常提起,也未引起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这个问题既关系到房地产估价行业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乎着房地产估价师个体的成长与命运,而且对于房地产估价的诚信建设也至关重要,因此很有提及与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估价师资格互认的宏观背景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房地产估价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中介行业,面临与国际接轨和参与国际竞争。内地房地产估价师与香港测量师资格的互认,为中国房地产估价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新的起点,为提高中国房地产估价业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本在分析两地估价师资格互认的意义、作用和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可以此为契机,建立估价师队伍的自我更新制度,为走向国际化的中国房地产估价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1992年到1999年,可以说这是中国房地产估价业发展史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为这一行业、辛勤耕作的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为房地产估价业今后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一个较坚实的基础:1992年下发了专门指导房地产估价件《城市房地产市场估价管理暂行办法》,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实施,同年开始房地产估介师执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1998年颁发了《房地产估价师注册管理办法》,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2000年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为体制改革系列件出台房地产中介服务全行业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GB/T50291—1999)的颁布,在我国房地产估价业的发展历史中树立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经过中国房地产估价业内专家学和从业人员十多年的研究、探讨与实践,已经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并能指导中国估价实践的估价理论,在房地产估价技术上也已经走向成熟。相信该《规范》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房地产估价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带动中国整个评估行业专业服务水半的规范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的建立仅有十年时间,房地产估价业是一个朝阳行业,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房地产估价业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越来越密切相关。房地产估价从起初的仅为防止房地产交易中出现的隐价瞒价、偷逃税费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估价行业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行业体系,这个行业从开始建立时起,就明确提出要与国际惯例接轨、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健康发展,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数以万计有志于此道之士,纷纷投入房地产估价队伍,各类房地产评估机构大量涌现,一时间“估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30):15-17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评估行业得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房地产评估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起步晚及我国的特殊国情等原因,导致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行业监管力度不够、存在恶性竞争。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估价行业属于服务行业,它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房地产估价行业不仅是估价行业中产生最早,而且是最成熟和最主要的部分。我国随着房地产市场发展和人们财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对房地产估价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及各类资产的买卖、抵押、兼并等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与之相适应的各类资产评估业务也随之发展起来。房地产价格评估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特点的房地产估价理论与管理摸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房地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交易错综复杂,中国房地产估价方面的不足越来越明显。通过对中国与国外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历程、从业制度、评估方法、评估技术、评估报告认可度以及执业风险的比较,寻找中国房地产评估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估价与资产评估都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新兴行业,这两个行业同属社会公正性质的行业.都是从事财产价值(价格)的评定估算工作,有一定的相似相通之处,但这两个行业在许多方面也有显的区别,比较分析二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于加强这两个行业的管理、促进它们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给房地产估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估价人员除了应具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会计审计、建筑工程、经济理论、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房地产评估方面的理论、方法、技巧,另外房地产估价经验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如何在房地产评估的实践中运用好房地产估价经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房地产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房地产估价工作亦得到了较大发展。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早于1994年成立,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队伍已形成规模,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活跃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估价行业逐步向市场开放,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银行咨询公司等)和私人合伙的民间评估机构应运而生。目前我国从事估价业务的专业人员已达数万人,他们为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估价是房地产中介行业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壮大,房地产估价在我国从正式出现到现在不足20年时间,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还不完全适应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该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房地产评估行业发展至今,虽然小有所成初具规模,但仍然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解决。房地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建立完善的房地产估价业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势在必行。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辅以切实可行的相关措施和发展政策,提高整个房地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公信力,以进一步促进该行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未来房地产价值评估业的发展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在房地产业中,价值评估业是近些年迅速兴起的一种价值评估产业,其科学的价值评估方法以及严格的估价程序体现的公平竞争的特点使之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另外房地产价值评估对买卖、租赁以及抵押等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但是其中缺乏专业的房地产价值评估师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问题也非常突出[1]。本文针对当前房地产价值评估业的现状,从房地产价值评估行业本身及其评估师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评估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改善房地产价值评估业的现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0.
自建立房地产评估制度以来,房地产评估在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推进房地产市场建设、保障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中介力量。当前房地产评估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房地产评估行业的诚信缺失难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该说诚信建设是当前房地产评估行业迫在眉捷需要解决的行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