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央视记者柴静出了本新书《看见》,一上市就火得不行,据不完全统计,至1月底,发行量已超过100万册,创近年国内书籍出版又一奇迹。难怪有人将其称为出版界的《泰囧》,也难怪到京城各书店打听,此书竟处处大卖,一再脱销。《看见》好在哪里?概因有三:其一,人们看见了作者不懈的"奋斗"。柴自2001年进入央视,虽然年纪不大(时年  相似文献   

2.
朱楠 《魅力中国》2013,(25):320-320
柴静的主持风格近两年备受关注。本文从柴静主持的节目《看见》着手,分析出了柴静主持词的几个特点,柴静主持词里面有细节、有情感、有疑问、有思考、有信息,这些极具人性化的特点都是柴静主持的风格和魅力。  相似文献   

3.
央视记者柴静出了本新书《看见》,一上市就火得不行,据不完全统计,至1月底,发行量已超过100万册,创近年国内书籍出版又一奇迹。难怪有人将其称为出版界的《泰吲》,也难怪到京城各书店打听,此书竟处处大卖,一再脱销。  相似文献   

4.
沉重的光环     
今年早些时候,柴静的《看见》专访了两个卖猪肉的高考状元,一位叫陆步轩,陕西省长安县高考文科状元,考入北大中文系,后来在街头卖猪剁肉为生;另一位是被称为"猪肉佬"的陈生,广东湛江状元,毕业于北大经济系.在采访中,陆步轩说:"好多人心目中,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这是种沉重的负担."当柴静反问他为何成为负担时,他说:"你做得好,人家说你是北大毕业的,你高材生应该的;你稍有差池,人会嘲笑你——北大的什么水平?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一旦受到挫折,抹不下面子,很容易消沉."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日,《汉中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一篇名为《一位群众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的(工作日记>》,在汉中市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在这篇时间跨度达3个多月的"日记"中,干部群众既看到了干部作风的新气象,也看到了不尽如人意之处,并纷纷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了新一轮抓干部作风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书架     
《中国西部》2013,(7):164-165
看见作者:柴静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1-1上架理由:《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  相似文献   

7.
看见     
《今日重庆》2010,(6):8-11
5月25日晚,重庆三峡歌舞剧团精心打造的方言话剧《三峡人家》在深圳华夏艺术中心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观看了演出。他说,“九艺节”在广东展演的全国各地的数十台上百场戏,我只选看了两场,一场是广东的,再一场就是重庆的。即使离开重庆两年多了,依旧难舍一份重庆情,尤其对三峡人民的感情。图为汪洋和《三峡人家》剧组人员亲切握手。  相似文献   

8.
今年"两会"之前,中国媒体人柴静的视频《穹顶之下》引爆了民众关于雾霾和环保问题的激辩。关于"劈柴"还是"护柴"的争议已经汗牛充栋,基本失去了焦点和理性,甚至造成了个别朋友反目,无须再说。而柴静拟推动的环保议题,应该是个持之以恒的话题。在这场辩论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看到不同的态度。经济学家们在计算:提高污染门槛会给企业带来多少额外成本?推动环保会造成几个GDP点的滑落?科学家们的思考要点是:柴静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铃……铃……"您好,我是《中国招标》周刊社"。"我是吉林省招标有限公司李绍轶。我看到了你们周刊社的特别策划"我最有感触的一次招标"征文活动启事,非常好,我也非常激动,她一下子触动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本刊编辑部接到了吉林省招标有限公司总经济师李绍轶打来的电话,在电话连线的这边,我感受到了李总经济师对"尘封已久第一次"的激动,对"招标第一次"的感动,同时也期待着与大家共同分享由"第一次"牵动的"我最有感触的一次招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编辑部: 在第8期《中国国情国力》杂志上看到贵刊记者采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顾家麒副主任的报道,感到十分新鲜,读了几遍以后有了一些想法。以下的几点仅供参考。一、行政体制改革方面的报道太少,改革步伐太慢。与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报道比较,行政体制方面象这种专题采访式的报道太少了。所以看到报道后有一种新鲜感。去年我曾看到一篇"政企分开刻不容缓"的论文,写的比较好。专门论述国家机构改革的文章今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就全  相似文献   

11.
周末闲着无事,便去了图书馆.在一本杂志的"智慧"栏目里,我看见了一篇标题为<烧杂志的智慧>的文章,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有家杂志店,一有过期的杂志(比如7月的杂志实到8月还没有卖完).老板就会把成堆的杂志捧到店门口,当街烧毁.这个举动使所有准备购买打折杂志的人都打消了念头,所以这家店里从来没有打折杂志,生意特别好.  相似文献   

12.
<正>作家王蒙:"看完莫言的《红高梁》后非常激动,我到处跟人说,一个神奇的作品产生了。我那时候刚过50岁,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老过,但看完莫言这篇小说后,我得承认我老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在我作为文学院院士的16年里,没有人能像他的作品那样打动我,他充满想象力的描写令我印象深刻。目前仍在世的作家中,莫言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13.
彭海萌 《中国西部》2014,(24):62-65
<正>某天下午六点,我们正在书城里闲逛,手机响了,某个班的QQ群里,小宇在问:"有谁看见浩文了?他妈妈正在找他,请他马上跟他妈妈联系。"我当时想:这孩子,一定是玩起来忘了时间,过会儿就会乖乖回家吃饭的。回家吃过晚饭后,八点了,QQ又响了,是浩文妈妈发的:"我还在找浩文,有看见他的同学跟我联系。"咦!这可不对了,都八点了。浩文妈妈说:"早上他说要去同学家玩儿,带了手机和iPad出门,后来楼下邻居说,他好像弄掉了手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不敢回家。"QQ群里,男生的家长纷纷互相打听浩文有没有去同学家,但是都没有消息。这一算下来,已经出门八九个小时了,真让人着急。我问浩文妈妈:"如果真丢了手机,他有没有可能怕责备怕到不敢回家这个程度?"她说:"应该也不至于。"这就让人不安了,会出什么事儿呢?  相似文献   

14.
时代的知音     
正《中国老区建设》文章精彩,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品位和格调很高。很多文章读后让人受益匪浅,我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时代的知音"。我喜欢它的睿智、恬淡和大气,更喜欢它的功能定位。它和许多媒体不同,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如一地服务老区人民、服务老区建设事业、服务老促会工作。一篇篇朴实无华的文章,充满哲理,引人深思。《高层声音》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一篇题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爱因斯坦转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文章提到某名校幼升小报名人数8000多人,经过网选、机考、面试三轮,最终只录取60人,竞争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名校光环之下,不少家长精心撰写了"牛娃简历",希望为孩子争得一张"入场券"。(4月22日《重庆时报》)"三个半月我开口说话""懂得核反应堆""学会了函数和极限",有谁会相信这些类似自我营销的自诩之  相似文献   

16.
杨娟丽 《中国西部》2009,(2):176-177
掌声此起彼伏,演员上台谢幕,站成一排,有个情绪激动的观众在喊“我们也活着,存在着!”灯光照在那些年轻的演员脸上,我忽然看见,弥永恒低下头去。 这个举动让我对这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是《活着·存在着》的男一号,在舞台上扮演三四十岁成都爷们——强哥,从戏里出来,是个24岁的陕西小伙子。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你们的杂志是我最喜欢看的杂志之一。内容丰富,文章质量高,可读性强。80%的文章我都爱读。我看过的喜欢的文章除调查表填写的"人力资本"一文外,我认为还有几篇值得一提,如1996年第3期的《时代呼唤:加速发展区域经济》;《怎样实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1996年第5期的《我国农村城市化滞后的对策研究》;1996年第6期的《人的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去年七月,在西安乘出租车时,看到了车中放着本《新西部》2003年5月号。看后不禁为文中那犀利的笔锋、深邃的意境、横溢的文采所折服。看到杂志中有一篇反映出租车司机的题为《一位记者眼中的马哥》的文章。我顺口问司机:“马哥你认识吗?”司机回答:“咋不认识,在西安凡是开出租车的,没人不知道。好人呐!”下车后我便买了一本《新西部》,从此以后与《新西部》交上了朋友……  相似文献   

19.
沈艳 《中国招标》2010,(18):7-8
最近在《中国招标》周刊看到一篇讨论关于考招标师的文章,我认为,既然自己从事招标这一行业,不管以后是作为从业资格还是执业资格,参加招标师考试都是自然也是必然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在今年4月13日的头版头条为天津滨海新区的报道发了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全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着--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引起了中外很大反响.《港口经济》杂志为这篇评论员文章大声叫好.这篇评论员文章,对"十一五"中国港口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在本期卷前转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