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一、安徽在中部崛起的优势分析1.安徽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省份之一安徽地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迎接国际上的产业转移,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起来了,与安徽等中西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随着多年的资本叠加投入,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地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局面,迫于商务成本的提高,急于转移产业,安徽作为长三角地区腹地,连接中西部地区的主要省份,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与机遇.文章详细分析了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外部机遇,从宏观、中观、徽观方面,提出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涛 《魅力中国》2011,(1):35-36
2010年初,《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此举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正式成为首个国字号“产业转移特区”。然而,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查阅了大量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条件下,在分析安徽以及长三角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基础上,从人口、资源、环境三方面辩证的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对安徽经济的影响,探讨了安徽省如何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之间都客观存在着产业梯度差异.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利用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相对净流量视角研究分析了2005~2012年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规模以及特征。研究发现:安徽地区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全面铺开;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制造业转移交互发生。文章最后就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现状提出如下建议:安徽地区应加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注重提高安徽地区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政策;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杨健 《特区经济》2014,(8):66-68
文章通过构建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的集聚指数模型,计算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从产业存量和增长速度两个角度分析,找出长三角地区具有转移潜质的产业。计算重庆市改进产业梯度转移系数,分析并找出它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在此基础上,选出长三角与重庆市可对接产业,提出长三角和重庆市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于安徽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与当前产业转移的结构和趋势,从全国及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民营企业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及民营企业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长三角如何加快向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中部崛起,起到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早已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它更多地已成为一种经济势力。作为地理意义的长三角,其面积约为99600平方公里,仅为全国面积的1%,而作为经济意义的长三角,2004年长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突破20%,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渐成中国经济昂扬之龙头。长三角的经济扩张日新月异并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汇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追踪长三角经济发展脉络,揭示长三角勃兴的内在规律,本刊特与新华社长三角新闻采编中心合作,倾力推出“长三角专栏”,与读者一道分享长三角发展的脉动。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地区被认为是中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经济增长极.加强环渤海地区的金融合作,有利于在更大经济空间内发挥金融的媒介、导向和调节作用,有助于实现资金充分自由流动,有助于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和产业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之间都客观存在着产业梯度差异。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利用地理区位和政策优势,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经济快速发展。因近年来受到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将受到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压力增加。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石化、钢铁、汽车、装备制造、造船)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替代现有传统产业,是东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也加快了东部地区传统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区域间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趋势,广东省经济异常活跃,但其产业梯度明显,珠三角更是重要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带,产业转移作为客观经济现象,珠三角向粤东西北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是实现广东省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必然要进行转移产业的选择,选取广东省工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引入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聚集指数分析珠三角转出产业与粤东西北承接产业的选择,对比政府产业转移政策,从中得到相关启示,为政府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业集聚下的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产业集聚来考察安徽应该将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及思路,并回顾了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二者关系的文献。其次是理论分析部分。提出要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接着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13.
产业转移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加强绿色转型升级,避免伴生污染的空间复制,是一个亟待重视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医药制造上市企业为例,通过2000年—2017年上市公司总部与其子公司注册地分离情况衡量本土企业的国内投资迁移,分别从省、市尺度微观追踪企业扩张迁移的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医药企业转移随时间推移阶段性变化;区域间产业转移呈现出东部领先、中西部着重、东北部薄发的大格局;梯度与逆梯度转移路径并存,东部向中西部的单向梯度迁移态势正逐渐被打破,双向流动、多区域优化布局的趋势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14.
在政府转型理论视野下,中国地方政府面临着职能与角色上的潜在冲突。一方面,地方政府担负着经济建设的职能;另一方面,政府角色又必须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中国地方政府转型能否成功。文章以上海产业转移为例,阐述了上海政府如何通过提供制度性和经济性公共服务,引导市场和企业自发地进行调整转移,从而实现国家对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的战略规划。具体来讲,上海政府围绕发展"总部经济"的战略目标,分别对"结构调整式"和"规模扩张式"产业转移出台了针对性支持政策,为产业转移提供制度性公共服务。另外,通过筹组"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促进"异地工业园区"建设,为产业转移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研究表明,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型政府不仅不会与地方政府经济建设职能相冲突,相反,能够为政府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提供更为合理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贾利军 《中国城市经济》2010,(5):104-104,108
本文衡量了长三角城市群各主要城市与中G城市上海的梯度系数,实证分析了经济梯度整合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的适应性。得出结论认为梯度转移的整合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不适合长三角城市群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寻找区域合作伙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选项之一,但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一个实现互赢共生的平台。安徽在参与泛长三角合作中遇到的种种尴尬,既有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排他性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安徽在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中有认识、政策和实践等战略上的误区。要实现安徽从“融入长三角”到“服务长三角”的嬗变就必须进行战略创新。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是安徽加速崛起的一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经济下滑的影响.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但国家加快中部崛起的政策没有变,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趋势没有变,安徽厚积薄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没有变,全年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工业、商业、投资、房地产、出口、财政、金融领域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增长率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先进  容宁 《改革与战略》2008,24(4):112-114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互动合作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由此引发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努力降低转移的成本,加强产业链培育和配套环境建设,抓住不同时机的产业类型,实现产业有效承接和合作。  相似文献   

19.
《结构调整信息》2004,(3):23-24
今年我国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大批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企业纷纷到中原投资、落户。河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作用日益显著。经济界人士认为,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热潮的到来,与宏观调控的推动作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来,国际资本和产业加快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正在形成,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最大热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成为吸引外资的强辐射区,接受国际资本产业梯度转移,打造世界级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