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靠队  孔玉生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46-150
董事会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委推进董事会试点,打破了旧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的分开,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障,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文章对董事长、总经理和公司法定代表人三者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和设计,运用排列组合和逻辑排除的方法,从概念、法律框架层次筛选出具有合理性的结构模式,推荐了十种较理想的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利弊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制改革的关键 当前在我省已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人员组成上难以形成多元化的权益制衡;董事会在形式上作为产权所有者的代表,而实际上并无责任能勺,董事会的决策权和用人权难以落实,对经理层的协调与约束不力;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不够明确,尤其是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成员高度重合,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担任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意味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  相似文献   

3.
10月27日,大午集团总裁孙大午在全国工商联主办的首届中国企业发展安全高峰论坛上直言,他正在企业内部探索一个新机制--将企业的所有权、决策权和经营权分离,以解决企业基业长青和永续发展的问题 按照他的设想,企业产权的拥有者(包括后继者)组成监事会,享有所有权,对董事会和理  相似文献   

4.
<正> 一、经理革命的内涵 在法人企业制度的基础上,派生了股东所有权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进而又产生了股东所有权同企业控制权的分离。这个过程,就是经理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经理革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股东所有权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其主要特征是大所有者直接控制公司,即公司的大部分股权直接为某个家族或一个为数不多的股东集团所持有,其他股东作为“初始所有者”(或终极所有者)而存在。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权已经与经营权相分离并掌握在法人产权的控制者手中。法人产权的控制者是谁呢?在企业高层的董事会,他们是某个家族或某个为数不多的股东集团;在中层,他们是支薪的职业经理。  相似文献   

5.
让董事会真正拥有总经理的聘任解聘权,将是破解董事长与总经理关系问题的最佳制度安排前不久,笔者在给一家中央企业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建设咨询的时候,发现一个有趣而又极其重要的问题。该单位过去一直是企业制下的企业,多年一直实行的是总经理(厂长)负责制,去年底改制后,开始实行董事会授权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改制后的总经理希望像原来的总经理那样"一长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规模主要集中在7人制、9人制、11人制上,通常会随着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统计分析表明,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无确定性关系。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比例并不高,统计研究结果证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的分离有利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持股数量低、年度报酬低.董事更多地是一种名誉性的职务,服务全体股东的意识不强.  相似文献   

7.
张霞 《辽宁经济》2003,(8):57-58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著名会计学家R·瓦茨和J·齐默尔曼指出:会计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了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产权裂变,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同时也产生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体现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整合的组织机制——委托代理制和“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分层授权并以董事  相似文献   

8.
董事会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公司制是一个有国家法律保障的、制度严谨的分权——制衡体系,它所形成的一套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可以维系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成为可能。现代股份制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控制权的授权。投资者们出资,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组织起来,将财产信托给可以信赖的、有决策能力的董事会经营管理,投资者拥有最终控制权,但不直接参与经营;董事会以股东利益为目标,以科学、民主方式集体决策,以经营管理才干为标准选聘高水平的职业经营管理者;董事会为经理人员制定明确、唯一的效益目标,并激励和监督其执行。这样,投资者、经营者和经理层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可以使公司达到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从以上的委托代理授权关系可以看出,董事会在契约控制权的授权是处于中心地位的。投资者不直接参加经营管理,需授权董事会管理,经理层也需要董事会去聘任和考核,因此,董事会所具有的决策控制权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董事的能力和董事会的效率,董事会是经营的最终责任的承担者。可信赖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做到:保护股东权利;确保所有股东,包括小股东受...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采用的是二元体制,即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上市公司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欲形成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独立董事行使双重监督权的"三元体制"。但是,新设计的"三元体制"非但没有达到监督、制衡的作用,而且多一个渠道增加了代理成本。要想真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治理绩效,应从整个公司治理架构上重新配置和行使控制权。  相似文献   

10.
新闻简报     
紫薇地产发生重要人事变动 变动西安高科集团旗下全资拥有的老牌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西安紫薇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久前发生重要人事变动:该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韩红丽女士卸任总经理一职,由该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智刚接任总经理,而韩红丽仍续任董事长一职。此前.韩红丽已兼任西安高科集团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1.
杜敏萍  赵宁 《魅力中国》2014,(18):74-74
现代社会公司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一个角色,我国公司法现在奉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治理原则,这样一来,大多数股东其实不直接参加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很多公司的事主要掌握在董事会和经理的手中,那么股东知情权制度就有必要制定,从而来保护股东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查振祥 《特区经济》2005,(1):134-135
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关系,经常成为现代公司中一道不易处理的难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引起公司代理成本上升。为加强投资人对经理人的监督与把关,处理好公司掌门人即董事长与经理人即总经理的关系,做好董事长与总经理的权力分工,是重要一环,尽管定位很清楚,董事长是投资人代表,总经理是经理人代表,投资人与经理入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但实际处理上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宋成珍 《改革与战略》2007,23(12):49-50,126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采用的是二元体制,即在股东大会下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行使监督权.上市公司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欲形成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监事会、独立董事行使双重监督权的"三元体制".但是,新设计的"三元体制"非但没有达到监督、制衡的作用,而且多一个渠道增加了代理成本.要想真正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治理绩效,应从整个公司治理架构上重新配置和行使控制权.  相似文献   

14.
一、家族企业的定义和基本情况对于家族企业,有着多种不同的定义。广义上的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成员所拥有的企业,强调的是所有权;狭义上则指企业不仅为家族成员所拥有,并且为其所控制,强调的是家族对企业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按照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天津经济》2006,(9):60-62
公司制企业资本结构多元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分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护企业的所有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监控,使其既守法经营,同时又激励其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尽最大努力,这就需要建立企业内部监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孙超 《科学决策》2013,(7):67-81
通过对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从第一大股东视角研究不同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安排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控制能力较强时,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而控制能力较弱时,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正相关。本文还根据第一大股东所有权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当公司第一大股东为非国有股股东时,由董事长分任总经理更有助于改善公司绩效。  相似文献   

17.
董事长与总裁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想从管理理论框架中找答案,真的说不清楚。商场如战场,你到底是想当兵、当将军、当元帅,还是当军事顾问?在企业中,董事长也面临着这些角色的选择。当然,我们做企业的没有一个不想当元帅。问题是没有几个不想当将军,更别说做士兵的话了。  相似文献   

18.
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公司治理问题是关系改革成败的重要环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摆脱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影响,围绕国有资产安全与效益的目标.调整董事会职能,重构董事会与董事长、总经理和监事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你身上看到了意大利的影子”,这是当今著名意大利IRIS陶瓷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决定与李志林合作时说的一番话。李志林是简一陶瓷的董事长,而这两位意大利人之所以决定离开原公司,与李志林合作成立一家销售公司,是因为他们在李志林身上看到了一个理想的意大利公司的影子。  相似文献   

20.
企业案例     
《中国经济信息》2006,(5):12-12
关键词:主撑美菱管理层 主体: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事件:据悉,在美菱电器近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免去了格林柯尔系顾雏军、陈湘洲、林科、霍永新四人董事职务。并通过长虹董事长赵勇及长虹空调总经理李进进入公司董事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