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荐书     
吴建国 《中国企业家》2006,(23):150-150
华为和任正非一直以来的低调是人所共知的,所以撰写一本描写华为和任正非的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华为是中国最难写的企业,但是,华为也是中国最值得写的企业,因为华为之于中国,在这个时代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华为与联想、TCL等企业一道,已经是“中国崛起”在商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压强战略已经成为华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新时代》2005年1月号在对中国企业跨国梦的探寻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就像1992年,华为的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却敢投资1亿元研制新技术,在倾其所有之后,任正非竟冒险向大企业拆借利息高达30%的资金继续跟进。当时的任正非很清楚,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如果研发不成功,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结果,任正非没有从楼上跳下去,华为实现了通信核心技术方面的第一次突破。此后华为开始有力地抵抗了跨国企业的围攻,这被称为华为第一次“飞跃”。2005年,任正非和他率领的华为取得了国际化的丰硕成…  相似文献   

3.
4月28日,华为公布了任正非于3月30号在持股员工代表大会的发言摘要,在谈及接班人问题时,任正非承诺其家族成员将永远不会接班。摘要表明任正非有四名家人在华为工作,任正非认为"他们都是凭自己的劳动,在华为努力工作"。同时,任正非指出他们并不具备华为的接班人必须具备的相关能力,所以他的家人仅是职业经理人员,决不会进入接班人的序列。这意味着他的独生子任平和担任华为CFO的女儿孟晚舟将来都不会成为华为的一把手。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2015,(4):76-81
提到华为,许多人便想到"狼性文化",甚至误认为是狼性文化促进了华为在世界企业之林崛起。但是殊不知,华为狼性文化背后,还有另外两种动物精神隐现——"乌龟精神"和"眼镜蛇特质"。其中,"乌龟精神"已经散见于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公开与非公开讲话中,也真正被贯彻到华为的战略与执行中。"眼镜蛇特质",则是任正非近年来深入思考并逐渐开始在华为推行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读书     
<正>《任正非这个人》作者周君藏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定价38.00元编辑推荐前《华为人报》主编,贴身观察任正非近十年。任正非究竟具有怎样的企业家智慧?其个人性格如何影响了华为的基因,并不断驱动华为向高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选对企业接班人是权力传承的关键之笔,选定的接班人要能成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各因素的继承和执行者,同时要能忠于企业,继承发展,立足当前,开拓创新任正非隐退之后,谁来掌控华为?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厂商,已经66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企业内部有着无法取代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任总之后,华为能否续写传奇"一直是华为员工私下谈论的话题之一。很显然,面临"接班人"的并非只是华为一家企  相似文献   

7.
任正非好象注定就是中国企业界的风云人物,不时做出惊人之举。时下,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深圳华为"集体辞职"事件,再一次让任正非和他的华为企业高频率地在各大媒体上曝光。业界人士对华为此番举动莫衷一是的各种评说,更加剧了其典型色彩。华为以10亿资金开路,拉开了"主动辞职",再"竞争上岗"的序幕,到底是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8.
秦姗 《中国企业家》2013,(19):70-71
IT产业剧烈变革,很多光芒万丈的名字已经抹去华为要从肌体最深处的血脉与传统思维、行动模式做最深刻的决裂一开始,作为华为企业业务BG(业务运营中心)的CEO徐文伟并不能真正理解总裁任正非提出的"黑寡妇"言论的真正含义,直到2011年底,当年华为企业业务陷入困境,总裁任正非在务虚会的发言之后他才有所感悟。"黑寡妇"是一种交配后雌性会吃掉雄性的毒蜘蛛。任正非在2010年提出来,希望华为不要做"黑寡妇",要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多把困难留给自己,多把利益让给别人。  相似文献   

9.
有人问华为任正非:凭什么超过爱立信?任正非答道:不喝咖啡。"华为从上到下都是大傻瓜,为什么呢?好不好都在使劲干,因为人多了,自然就可以摸到这个方向。"2015年1月22日,华为的灵魂人物任正非,在"2015冬季达沃斯论坛"上再度语出惊人,其中不乏大智若愚。华为一直以来的成功,在任正非眼中,最大的长处就是"傻"。但是,在这种"傻"的状态下,15万华为人都能努力,"拼死命地努力",自然而然地持续增长,以至于2014年的整体业绩(2890亿元)几乎追平思科。永不消退的斗志,是华为价值观中"以奋斗者为本"的体现。套用任正非的话,华为从不看别人的增长,只让自己像  相似文献   

10.
《华为基本法》保证了华为在战略上的专注与执着。任正非本人实现了自我超越,完成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使得高层管理团队达成了共识,形成了统一的意志  相似文献   

11.
任正非是中国本土企业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作为华为的"教父",他带领华为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步步走向国际顶级企业之林。华为二十多年的奋斗史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很多研究与借鉴价值,他本人也充满了成功企业家的魅力。本研究提炼了任正非与企业家精神有关的主要性格特征,并梳理了与其性格形成相关的人生经历。在此基础上,他在领导华为时的经营哲学与管理思想便显得有迹可循,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其特征,即以专业化为核心、以活下去为基本、以规范运作和职业管理为辅助和以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为愿景。最后,本研究建立了任正非的个性特质与其经营管理思想的关系模型,系统地探讨了二者自身的内在逻辑与相互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18年前,华为总裁任正非提出“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份”。虽然从追赶到跟随再到超越的过程,超过了10年,但今天的任正非和华为基本算是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3.
书讯     
《中国企业家》2005,(16):120-121
[商道]《华为经营管理智慧》任正非象一个谜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指挥着一个庞大的商业机器在全球攻城掠地。本书从华为的企业文化、人才战略、产品与技术研发、分配机制、市场营销、国际化等方面描述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和经营智慧,力图为读者总结出华为这只“土狼”多年来的制胜攻略。作者:程东升刘丽丽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定价:35元  相似文献   

14.
华为在2018年初发起“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的公开讨论之后,任正非终于开始对人力资源部“动刀”了。在2018年7月华为总裁办的邮件中,任正非指出:华为现在的人力资源过于权利中心化,容易“指鹿为马”。华为未来的人资体系应包括人力资源体系和干部体系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15.
读书     
《长三角》2011,(7):86-87
《任正非这个人》 作者:周君藏 中信出版社2011-4 华为是一家十分独特的企业,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出众的国际市场业绩以及对自身形象和战略的严密保护,使得华为成为一条罩上了神秘面纱的“中国龙”。这条拥有十万之众的“中国龙”的精神核心——任正非,激起了无数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16.
<正>就任正非十五年的管理变革轨迹来看,走过了"摸索—复制—创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于支撑华为的快速发展都不可或缺华为之于中国,无异于丰田之于日本,同样,华为管理模式也如丰田模式的一样,成为影响中国管理的一面旗帜。多年来,任正非每次对企业管理的思考,都会成为当年的热点话题。本次金融危机之后,任正非提出的"一线战斗力"观点,更是引爆了中国企业家加强一线管理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正>狼文化和人文化可以说是对立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需要铁腕的强力,更需要温情的颂歌,或许两者合而为一才成就了今天的华为"狼"文化:企业造就群狼任正非曾归纳过狼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家》2005,(11):113-113
4月18日,华为总裁任正非被《时代》周刊评为当年度有影响力的人物,不久在华为内部网站登载了一份“关于任总被《时代》周刊刊登的几点说明”,邮件是以总裁办名义发出的。但从语言风格及我们对任正非的间接了解判断,该邮件似乎出自任正非之手。  相似文献   

19.
4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2007年,华为依然雷声不断,2007年,华为继续保持了一贯的沉默。  相似文献   

20.
任正非太喜欢李一男了。面对李的突然叛逃,他爱恨交加。其实,正是任正非自己把李“欢送”到反对华为的大道上。为了扶持内部员工出去创业,培养自己的首批核心经销商,任正非支持李一男创办北京港湾网络有限公司。港湾公司是李依靠从华为得到的1000多万元设备、100余名顶尖的研发和销售人员创办,作为华为“内部创业”的典型出场。港湾创办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