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金融电脑》2006,(12):77-77
传统的IT管理产品集中在如何管理IT技术上,而不是如何管理IT业务系统。Netgain EM使管理者能轻松满足管理IT业务系统的需求,转变企业的环境,使业务部门和IT部门领导者能够拥有统一的语言,通过统一的界面面对挑战,理解新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产运行管理是集技术性、综合性、服务性和管理性于一体的科技管理.随着数据集中工程的逐步深入和综合业务系统的全面投产,工商银行形成了以数据中心(北京)和数据中心(上海)两大数据中心为依托的全行集约化经营的新格局.在新的形势下,由于业务需求的处理环节增多、涉及业务部门增多、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新节点增多,给生产运行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环节,加大了管理难度,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就数据集中后省分行的生产运行管理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财政、税务、海关、银行等部门的改革,运用“金财”、“金卡”、“金关”、“金税”等工程实施数据集中,在“财税库”横向联网中,为积极配合财政、税务、海关、银行等部门的改革,实施国库业务数据集中也是必然趋势。随着国库业务的数据集中,风险也随之而来,除数据中心一般所承受的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操作失误、系统软硬件故障等风险外,还存  相似文献   

4.
数据集中给银行带来业务统一、交易标准化的同时,也为银行管理数据带来了难题。而银行数据管理平台系统的建设正迎合了这一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核心业务数据从省域数据中心集中到全国数据中心,银行业务系统实行全国统一版本、统一平台,系统开发任务将主要集中在总行软件开发中心;与此同时,省分行科技部门也必然进行相应职能的调整,分散的前置系统将逐步集中,外围的程序开发将逐步统一,走集约化科技管理之路。这对市分行的科技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是软件开发的工作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前后台的业务应用系统程序开发已经没有必要。只能利用统一的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业银行》2008,(4):F0003-F0003
当前金融业正处于一个加速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业务环境中,各银行都希望通过业务大集中和数据大集中,扩大业务规模,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业务大集中,数据大集中的实施,使得数据中心在金融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近日召开的“惠普金融新一代数据中心软件解决方案高峰论坛”上,  相似文献   

7.
刘勇  韩杰 《金融电子化》2009,(12):74-74,76
当前,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提出建立安徽省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构想和具体方案,将利用3年时间大力开展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集中带来基层人民银行在运维和管理上的变革,科技管理部门应尽快适应形势的变化,从网络、数据库安全,运维管理等方面,建立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基层人民银行数据集中后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经过14年的发展,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下称“浦发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以客户为中心、数据集中的各类业务系统,主要包括核心业务系统、外挂应用系统、外围渠道服务系统、SAP系统。但由于这些系统分散在不同的应用平台上,缺少必要的手段对客户、产品、风险、绩效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随着银行逐步从粗放式经营管理向精细化经营管理转变,这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浦发行通过建设企业级数据仓库系统,整合了各个业务系统的信息,为全行管理及分析应用提供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9.
从“数据大集中”的准备阶段,到目前全新的应用系统整合阶段,银行信息化的脉络已经日渐清晰。如今建设核心业务系统成为银行信息化的新热点,在此过程中我们也看到,IT系统与业务部门的整合互动,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ITSM全面提升银行IT服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建设银行2002年底确定以新的“核心业务系统”版本作为全行统一的版本,建设南、北数据中心,加快核心业务系统全行集中统一的战略部署,至2005年9月全行核心业务的数据集中(DCC)已正式全部完成。随着集中式银行数据中心的建立,IT基础设施建设告一段落之后,用户对IT系统的依赖性逐渐加强,IT系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成为IT部门的首要工作。如何实现IT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化,提高IT系统的可控性,提高IT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升IT应用的水平,强化IT应用的整体和持久的效益,已经成为银行IT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