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国内能源发展存在突出问题的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着力从增强能源保障内生动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能源战略储备体系、完善能源金融体系、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等方面,思考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包健 《中国税务》2010,(5):62-6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享受能源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了能源短缺、资源争夺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威胁人类发展的问题。随着能源危机日益临近,新能源作为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温波 《新疆金融》2006,(12):23-24
煤炭作为—种重要的战略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快速增长,能源问题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按照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科学的发展煤炭工业,已成为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疆因其独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具备了构建中国与中亚能源战略通道的基础和条件。虽然新疆与中亚各国能源合作开发的前景广阔,但从国际、国内视角,依然存在着多边关系与其利益分配的诸多隐患,在中亚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不占优势。本文从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快新疆由能源开发区向能源战略通道的转型以及加强多方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如何将中国新疆与中亚能源通道建设作为我国对中亚外交和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以保证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保持投资平衡《中国投资》:我国开展替代能源战略的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时间、您如何评价目前的进展情况?韩文科:从目前情况看,对替代能源战略的重要性,国内的认识还不到位。从我国讲,战略上主要有三方面问题。首先,中国是大国,无论哪种单一能源都不能单独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所以必须发展新能源,发展各种替代能源。这是目前所能看到的能源战略比较好的选择,必须义无反顾地发展,不能犹豫,不要再怀疑这样做值不值  相似文献   

6.
高广阔  王博 《时代金融》2012,(33):254+292
日本3.11大地震后,日本产业重建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引发日本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相关产业向东亚地区转移,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日中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如何对接日本震后产业转移已成为学术界热点问题。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分析日本震前、震后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发展趋势,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对接日本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种因素,按照不同因素组合采用不同的发展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能源战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能源战略的制定依赖干该国的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世界能源贸易格局等因素。从经济发展程度看,能源大体可分为发达国家的能源战略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战略;从能源进出口看,又可分为资源供应国的能源战略和消费国的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8.
贺军 《国际融资》2008,(7):70-70
中美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将能源作为主题,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能源问题对中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中国要维持发展速度、继续做“世界工厂”,能源问题将是一个头号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丁宪浩 《新金融》2009,(11):27-31
作为国际能源价格标杆的国际油价演变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一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前的极低油价时期,二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到本世纪初的低油价时期,三是本世纪初以来的油价转换期,目前正逐步走向第四个时期——高油价时期。高价能源时代的迫近对我国经济形成多重压力:物价持续上涨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发展模式转换压力,涉外经济转轨压力,社会福利下降压力。应对高价能源挑战必须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度,对能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实行科学的可持续的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约束性目标,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将进行重大调整。本文将中国碳减排目标与能源发展转型相结合,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形势,探索碳排放约束下我国能源战略调整的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大力推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交易等金融市场创新。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随着我国金融国际化、全球化发展进程的日益加快,通过实施战略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稳健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现实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加强战略管理对于商业银行发展的意义,认为战略管理是保障我国商业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动力;然后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理论内涵和一般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一般模式主要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等三个阶段;最后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策略选择,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从4个方面努力实现由营销管理阶段进入战略管理阶段的转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实施战略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能源政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从能源的需求、供给、储备、结构、体制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和未来能源政策取向及改进措施做出较为深入研究。文章着重指出我国应从能源消费和需求角度建立节能和环保的国民经济体系; 从能源供给角度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 从未来角度构建包括实物储备、产地储备和技术储备的能源储备体系;同时阐明了能源政策必须积极倡导能源结构的优化。最后,文章对我国能源管理体制、价格体制、投资体制、法律体制的改革和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是印尼政府防范能源危机、追求能源自立的战略性选择。经过几年的努力,印尼在生物能源等新能源发展方面已渐成规模,形成了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能源保护政策和乡村能源自立计划等政策框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印尼政府从立法规范、产业投资政策调整、资金支持以及配套产业扶持方面扶持新能源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印尼新能源发展战略的背景及其扶持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基本框架.提出扶持政策的具体措施及其基本成效和面临的挑战,本文最后总结了印尼新能源发展与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金洋 《西安金融》2011,(10):75-76
能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因素,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本文在对我国能源形势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试图从能源价格传导机制的角度切入,来研究能源需求增加对PPI的影响及传导,最后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多样化的能源结构和替代能源战略,在全球石油价格达到甚至突破每桶100美元时显得格外清晰和紧迫。从我国保有量较高的煤炭资源中提取甲醇、二甲醚等化工产品替代石油,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型可再生新能源,我国的石油替代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在高油价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源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源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新农村能源建设的角度,指出了新时期农村能源建设不能延续过去资源耗竭性的发展模式,而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生物资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且认为,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渠道,其中包括金融服务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02,(11):46-50
日本能源贷款   日本能源贷款是中日两国政府领导于1979年商定的用于开发和建设中国能源资源的开发性贷款.该项贷款具有政府贷款的性质,体现为期限长,利率低,采购无国别限制.日本能源贷款的目的,对日方来讲,希望通过向我国提供资金,支持我国的能源资源(石油、煤炭)开发建设,根据当时世界能源供应的格局,寻求一条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渠道,从而保证日本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我国来讲,则是希望利用较为优惠的资金发展我国的能源事业,提高我国石油、煤炭产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扩大出口,因此,该项贷款对于两国来说是具有互补性的贷款.……  相似文献   

18.
张荣楠 《金融博览》2009,(13):20-20
鉴于当前能源日益凸显的“准金融属性”.能源金融正从能源资源中裂变出来,大大推动了能源金融垄断国美国在新的全球分工重组中获得巨大套利空间,因此我国需要把能源金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19.
能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与中国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和煤炭等能源生产的供给能力逐渐由弱变强,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各大产业部门的发展。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日益增尢需要统筹兼顾的经济、稳定、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的建立。煤电一体化科学发展战略,正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刘正 《证券导刊》2014,(1):49-50
发展风电已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的风电产业,各部委陆续出台了多个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加强开发规划指导,使其在国家统筹协调下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