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董事会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加强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但独立董事制度目前在我国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影响因素入手.探究独立董事制度影响因素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为提高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在公司被管理层控制,权力结构出现失衡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制度应运而生。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在于制衡管理层与股东,维护中小股东利益,降低代理成本。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程度逐渐提升。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我国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制度逐渐向国际标准看齐。独立董事制度就是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产物。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的选择影响,介绍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企业聘用独立董事的趋势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倩  杨雪  蔡益 《商》2013,(2):168-168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占据绝对优势,独立董事作为内部监督机构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其独立性是关键。本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团体的民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问题也受到了理论界与实践界的关注。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意义在于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职权和功能、更有效地保障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试图追根溯源,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名制度的完善方面来探讨独立董事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作为独立董事生成制度——独立董事的提名任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独立董事是否真正保持独立、监督和决策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6.
苏红敏 《消费导刊》2009,(6):130-131
我国独立董事能否保持其独立性,并在上市公司中真正发挥其职能,这对上市公司实现规范运做、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与英、美等国进行比较,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出了有益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纷纷财务作假、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这与独立董事制度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试行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独立董事并不“独立”,特别是由于他们与上市公司有着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上市公司与独立董事之间的博弈分析,给出独立董事制度改进模型,以发挥独立董事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能够在制约管理层经济行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尚有许多障碍与问题,必须加以完善。以现代网络为依托,组建独立董事选择系统,独立董事绩效评价系统和处罚与责任共担系统,解决独立董事报酬机制缺失问题,以及明确独立董事的权责。提高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保证了中小股东的权益,使独立董事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9.
“一股独大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重大阻碍。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控股股东以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内幕交易等各种手段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0.
林怡 《市场论坛》2010,(6):29-30
独立董事制度是从英美国家引入我国的一项制度,它对健全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功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是避免内部人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该项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并归纳了我国目前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所出现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以期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独立董事产生机制是确保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的前提。国外经验也表明,独立董事的任职期限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受管理层的影响,选拔机制上容易出现委托代理问题,这影响了独立董事代表广大股东利益的独立性行为,不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商业研究》2004,(14):94-97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权力日益膨胀,为了防止此种权力的滥用,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有必要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控制,引进独立董事制度。通过对英美等国独立董事制度相关内容的介绍,认为独立董事制度是一种较好的控制机制。但中国公司结构模式与英美不同,因此,中国在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时必须要解决四个障碍性因素,才能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控制作用,为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一股独大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重大阻碍。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防止控股股东以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内幕交易等各种手段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人的有效监督、保护公司整体利益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一项公司治理制度.最早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决定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自此我国开始尝试这一新的制度.但是,由于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目前,这-制度在我国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巨大作用.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独立董事的基本功能出发,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框架的研究及与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比较分析,挖掘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所存在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将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变的特殊性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可行性的完善建议,旨在使该项制度成为能够帮助我国上市公司有效地提高其公司治理水平的好制度.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很不完善 ,中小投资者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所有者缺位导致对经营者的监督流于形式。因此 ,在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 ,对健全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功能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我国国情 ,对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面临的困难以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所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岳彩轩 《商场现代化》2007,(24):369-370
本文试图从我国特殊的转轨制度背景出发,通过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设立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来探讨上市公司应如何在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前提条件下,设立独立董事,以便为上市公司更好地实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理论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对关联交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在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 ,独立董事制度能有效约束和减少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和抵押现象的发生。但是 ,在约束关联销售和关联方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方面 ,独立董事制度并未发挥有效作用。为此 ,我们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并规范大股东行为。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出现问题后而引进的一种机制,主要是希望加强公司内部的制衡与约束,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但事实证明,独立董事制度贯彻实施五年多来,并未起到预期效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从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入手,对如何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裕琢 《商业研究》2005,(11):85-87
在我国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有利于解决我国上市公司长期以来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更有效地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独立董事制度,须在具体引进过程中明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权利与义务、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与监事会职能的协调等问题。因此,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构建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2001年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中国开始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2006年新修订的公司法的开始实施,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又迈开了一大步,对于独立董事制度设计的良好初衷能否成为建立良好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契机,抑或仅仅是一项花瓶式的设计,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产生出发,讨论了独立董事制度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股东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遇到困境及先天局限性,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制度的选择是由市场完成的,鉴于我国的法律传统和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职能的重合,我国应重视和加强监事会的构建和完善,对是否采用独立董事制度应由公司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