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教育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一切活动和价值的源泉.生命的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重视和倡导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体现着对个体自然生命的关注,而且意味着对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凸显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有效途径:礼仪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自身和谐;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古诗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诗歌能激发起人的生命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的审美价值、普世价值、生命价值,陶冶性情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怡然和谐等等,在教书育人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晓乾 《中国西部》2013,(27):114-115
目前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不容乐观,教育的信心日益递减.究其缘由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为此,教师获得职业幸福关键在于自身,要立足现实,不断寻求教育幸福的"跳板". 以教育思想为"跳板".也就是说"脑子里有想法".黑格尔说:"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思想是教育的支点,有思想才会有教育的追求和幸福.作为一名教师,如果目光只是盯着学生的成绩,围着考试得高分转,那工作就陷入机械重复的"怪圈",自然难以找到教育幸福.美国经济学家贝勒斯说过"劳动给生命之灯添油,而思想把灯点燃."  相似文献   

5.
赵丹妮  胡晓 《理论观察》2023,(2):145-148
从陶行知的思想出发,以生命的精贵,追求生命质量,辩证态度看待生命的生命观为落脚点,将生命贯穿在生活教育中,陶行知认为生命教育是具有真善美的教育,应培养具有真善美的完整的人。在其教育实践中,将教学做合一作为生命教育的方法,提倡活的教育,赋予生命的价值意义,探析生命教育于当下教育的现实启示,促进生命主体之完满发展,推动国家民族之教育变革。其教育思想是对生命的信仰,教育实践是对生命的诠释,将教育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实现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以物质享受为轴心的现代社会里,人的生命正陷入重重误区,遭遇新的异化.高校应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其克服种种诱惑和不良引导,树立积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屡见不鲜的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的现实,加强死亡观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价值观、加强死亡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武媛媛  张建党 《魅力中国》2014,(12):146-146
生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在人文素质教育视野下开展生命教育,强调生命体验式教学;发挥学生自主性,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多种生命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情感:艺术教育的本体--苏珊·朗格艺术教育观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美学史上,对艺术的情感特征存在着很多片面的认识.苏珊·朗格指出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它有着自己的功能、目的和价值,深远地影响着生命的质量.在现实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有四项内容:生命意识一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伦理意识一学会关心,学会做人;和谐意识一学会交往,和谐共处;责任意识一积极服务,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10.
张燕花 《新西部(上)》2009,(12):127-127,114
本文针对高校教育中忽视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良心的培养,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忽略了对自身和他人生命意义的尊重和珍爱的现状,主要在解析生命教育的内涵基础上,探讨生命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谐校园建设等工作中的价值,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关注人的生命与生命的价值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应做到: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和谐"是人类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的深刻感悟.整体上看,和谐是事物良性发展的一种状态,和指安顺,谐指协调.  相似文献   

13.
古诗教育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诗歌能激发起人的生命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的审美价值、普世价值、生命价值,陶冶性情天人合一,人与大自然怡然和谐等等,在教书育人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生命观形成的影响重大,高职院校应开展教师关怀下的生命教育,积极关注,敬畏生命,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延长生教育管理体系,对延长生从内因进行激励,以生命教育为着力点,建立和谐的教育体制,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延长生进行再教育、再培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就是通过适当的教育手段促使大学生养成对自身主体国家公民身份的正确认识,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文章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新时期我国国情和构建和谐高校的背景,阐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相关概念及其主要内容,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所处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具体说就是以学生生命个体为本,尊重他们的尊严、个性、需求和发展变化.现代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兴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今天,还要立足学生末来社会生活.惩戒教育与激励教育相得益彰,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经历过适当教育惩戒的人,其人格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泽勇 《魅力中国》2014,(12):211-211
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对于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保证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跃飞 《发展》2002,(12):51-51
所谓绿色教育,是一种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作为追求目标的教育,它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人对自然的道德和责任,个人对他人、社会的关爱与义务,塑造和谐完美的人格,以达到教育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与美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中国大学的绿色教育发端于工科院校。工科院校在绿色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因为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直接参与变革自然的实践,学校的责任和义务是培养对地球友好的工程师。其次是工科院校绿色教育是教育工科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概括归纳国内外关于生命教育研究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通过生命体验开展生命教育;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的生命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