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告人眼中,她是“创意最高殿堂”,“全球创意趋势发布”,“广告人最炫交流平台”,“世界创新庆典”……连搞工艺设计的非广告人也称之为创意大海的浪尖。2011的戛纳创意节力图让全球广告人在这里交流、碰撞,并寻找一个通向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广告导报》2004,(5):27-27
本刊在尝试一种广告人的事广告人自己谈,同道携手共筑一个开放的平台。因此,在贵阳城市业态的报道中,我们召开了一次广告人之研讨会。在贵阳,在一个喧嚣的夜晚,用非行政的方式使广告公司老总坐在一起可能是第一次。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掌门人在天宝祥茶室孔子间中开始了一次热烈的、各抒已见的讨论,或是一种观点的阐述,或是一种心境的直抒……从这些言辞中,我们看到了贵阳广告人的困难与艰辛,看到了贵阳广告人的执着与思想。  相似文献   

3.
沈虹 《广告大观》2014,(4):21-22
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越来越多的广告人在工作中感觉到他们所做的工作越来越不像大众传播时代广告人在做的事情。传统广告人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描述他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黄庆铨 《广告大观》2005,(10):33-34
我们都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巳成为全人类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容得任何人再加忽视。而作为广告人的我们,又是否思考过另外一个问题——广告人的生态环境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5.
《广告导报》2007,(5):56-57
每一个广告人都懂得,千万不要和消费者的关注度过不去。关注度就是广告的生命线,赢得关注是广告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赢取关注的手段层出不穷,最好的那一部分,被我们称之为创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籍元  崔翎暄 《商》2014,(9):91-91
准确的说,这两本书,应该分为三本书来读,而他们之间又构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克劳德霍普斯金的《科学的广告+我的广告生涯》构成,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两位作者,在成为广告人之间的经历和如何成为一个合格广告人的经验。第二部分有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单独构成,主要记述的是他创办奥美广告公司以后的一些成功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两部分的区别在于,前者重点在于成为一个广告人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而后者则更加强调的是如何把一个广告公司做得更大更好。〈br〉 笔者主要从他们的思想总结中得到自己对于广告的启示,然而在如何运营广告公司上的比重较为轻一些。  相似文献   

7.
《广告大观》2014,(4):5-5
今天的经典传播活动似乎离广告人越来越远。iPhone的成功离不开造势,但iPhone的轰动是乔布斯一手缔造的;淘宝让双十一成为一个节日,也让单日百亿的流水重新定义流通行业。乔布斯和马云都不是广告人,但他们创造了传播经典,让广告人无法望其项背。这样的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对于广告,60后记得“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70后记得那一年暑假雪碧的瞬间风靡。但是80后、90后却没有多少记忆终生的广告了,这不得不说是广告人的遗憾。广告业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广告人开始走向沉默?  相似文献   

8.
张晶辉 《中国广告》2004,(1):148-148
广告人有两个逃不了,一个 365天的约定,一个是创收任务。  相似文献   

9.
《广告导报》2007,(6):81-81
张志斌,广东电视台广告部负责人、公共频道总监,一个敏锐、果断的电视人、广告人。在广东电视台这个大平台上,游走于节目与广告之间,是个拥有广告经营头脑的电视人。同时也是拥有节目制作视角的广告人。  相似文献   

10.
镜明 《国际广告》2009,(8):120-121
我从来没成为过猛烈广告人,与其说是猛烈,不如说是想成为乐天广告人。我人生的大半时间几乎都花费在广告这个工作上了,当然这并不是我一开始就意识到要这样做,而仅仅是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连伯宁 《广告导报》2006,(5):124-125
张海鹰,人称海总,一个游走于专注与发散间的媒介策划者,一位内敛的、不予人压力的广告人。在宽敞明亮有电通传媒会议室,三支烟的功夫,我们的访谈在海总专注的眼神中体验着广告人特有的发散思维,在轻松互动的气氛中感受着一个管理者的内敛和沉稳。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罗斯福有一句名言“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投身广告业,广告人一度被认为是有成就感的群体。然而广告人也是最辛苦的群体,他们起早摸黑,殚精竭虑,其工作之艰辛世人皆知。尽管如此,中国广告人却一直不敢挺直腰杆走路,因为中国广告业一直没有统一的从业标准,广告人更是难以获得公认的名份。  相似文献   

13.
童佳 《广告导报》2006,(8):53-54
对广告人来讲,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新产品如何打开市场?  相似文献   

14.
董斌 《广告大观》2007,(8S):141-141
前几天,突然收到一个平时很好接触的年青同事的短信,对正在合作的某一客户人员的“大爷”态度颇为不忿,被我好言劝说才平静下来。这是一个广告人天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作为服务方,你的工作如何赢得客户的尊重和认可、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合作关系里,对广告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早几年.广告人被比喻为一群“苍蝇”.嗅到一块肥肉蜂拥而上,能揩点儿油就揩点儿:如今广告人已从“苍蝇”升格为“蚊子”,他们牢牢叮住每一个客户,不放过任何机会吸出一口血。  相似文献   

16.
15年的广告人生涯,我突然觉得我不做广告我完蛋了,什么也做不了,年轻时曾经拥有的恐慌和迷茫好像从身体里突然滑出,分娩的无声无息。任何一个做过广告人的人可能都有一种体会,不知道喜欢它什么,一旦离开就感觉抽筋一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杨宁 《广告导报》2005,(5):38-39
有报道说,女性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已越来越逼近男人的记录,所以今天的女性完全可以摆脱几千年来的“性别阴影”,与男人并肩齐驱。在中国,广告人的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女性广告人的数量仍呈递增趋势,而且在广告行业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核心。对于广告这个职业来说,女性也许具备很多优势,但我们还必须正视一个事实:与男性相比,女性广告人的职业生涯更容易遭遇瓶颈,在获取价值兑换中付出的代价更大。  相似文献   

18.
告知 《广告导报》2004,(8):77-78
作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广告人奥林匹克盛会”——戛纳广告节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广告人,尤其是广告创意人公认的,在广告人职业生涯中必须要去朝拜的”圣地”,而如果能获得它的殊荣,那将是广告人的最高荣誉。中国的广告人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不仅积极组团观摩戛纳广告节,而且选送作品参与评选,并取得过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都说这是一个创意贬值的时代,广告主越来越看重广告的实效性。那些广告人曾经绞尽脑汁,经过无数次头脑风暴后的产物,现在除了能获获奖,作为观赏品,只有墙角欢迎它们。难道,创意真的不再被需要?难道,广告人要从艺术家变成一个个商人?抑或是让创意自生自灭? 广告创意真的还重要吗?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盘永远没有下完的棋,把广告人折腾得更加疲倦,到底是广告人的肾亏了还是广告主真的挺拔了呢?10年来中国的广告人一直在和广告主标榜和放大品牌的功能,品牌成为了广告人说服广告主的救命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