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经济成长新格局的形成,既得益于对传统体制的改革,同时也受制于现行体制的过渡性质。现行体制的这种过渡性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体制已不再起绝对支配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彻底确立其全面支配地位。由现行体制的这种过渡性质所决定,中国经济的成长过程就必然倾向于依赖市场,又不放弃依赖政府,呈现出明显的不经济特征。因此,分析中国经济成长格局的不经济特征及其深层原因,也就成了制定相应政策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高速成长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动,论证了国际经济体系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分析了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变革的脉络和走向。文章认为,发达国家一统天下支配全球经济的局面已瓦解,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积极参与者。作者以变与不变、稳定与变革的辩证发展观点就中国对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应对之策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为,应因势利导地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中,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在和平渐进中逐步变革和转型。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经济的区域格局,在经历了前三十年的大区协作均衡布局和八十年代以沿海开放战略为核心的东中西三大地带梯度倾斜布局以后,目前正朝着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演变。大区协作均衡布局的制度背景是严格的计划体制,梯度倾斜布局的制度背景是计划和市场的双轨混合体制,而进入世纪之交,如何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结合中国国情深入探讨,全面创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主体内容之一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了解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的动力因子,就无法理解新的格局,特别是在新的格局尚不明朗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杨永华 《南方经济》2004,(10):78-79
中国处在从计划经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化的伟大历史时期,研究这种经济转型的过渡经济学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课题。经济转型时期的经济思想异常活跃,各种学术流派林立,学术观点层出不穷。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过渡经济学有三种思路:(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又有两种意见:其一,认为传统经济学有不足,可以修补,不能放弃;其二,传统经济学是计划经济学,在市场经济时期基本上  相似文献   

5.
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泽 《南方经济》2007,(11):37-52
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平衡和路径依赖特征是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技术外部性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这篇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技术外部性、工业集聚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逐渐成长起来的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因素动态相互作用产生的规模报酬递增延续和放大了地区间不平衡的工业化过程,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空间上的不平衡和地区收入差距时间上的持久性和自我增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俄罗斯(原苏联主要继承国)是欧亚大陆的两个大国 ,现在都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中国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向市场经济过渡 ,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是通过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实行私有化的方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其体制转换与我国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改革”一词的内涵也并不相同。但单纯就建立市场经济的努力而言 ,两者也有某些共性的东西可以比较。转轨的目标模式、转轨的速度、转轨的方式和途径是否符合本国国情 ,两国所选择的…  相似文献   

7.
转型经济的绩效、成因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前苏联,东欧各国纷纷抛弃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步入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进程,在经济转型之初各国普遍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到沉重打击;随着转型的深入推进,各国在市场体制构建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客观地对经济转型作出评价和分析对于正确理解转型进程并将经济转型深入推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行为主体具有明显的体制过渡特征。就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而言,资源配置基本依靠市场机制,政府只能是市场机制的引导者和补充者,处于从属地位。但是,在当前及今后我国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这一  相似文献   

9.
傅勇 《中国经贸》2011,(13):51-53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基本上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下运行,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较之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大起大落有了显著收窄。与此同时,这种良好状态的可持续性也广受关注。不少学者指出,  相似文献   

10.
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体制环境和运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东西部经济合作面临的经济体制环境是:第一,在全国宏观体制框架上,中国是一个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在区域层次上,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平衡;第三,在政府职能上,地方政府是事实上的具有独产益的区域经济主体,主导着地区经济发展,这种体制环境对东西部经济合作既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适应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东西部经济合作基本运作机制应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同时政府部门予以积极推动和支持”,为促进东西部经济合作,应构建以联络协调处,业务磋商谈判会议和负责人决策会议为核心内容的具体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因素与成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现在所要探讨的产业结构变动的作用因素与成长特征,既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意义上的因素和特征,也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意义上的因素和特征。而是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新的因素和新的特征,即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产...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未来各阶段经济发展特征与支柱产业选择”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表明,跨世纪中国的经济具有八个特征:1、上业化与信息化同时推进,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产业多层次化日益明显,所谓“热点”将会消失。由于中国工业化的起点较低,传统产业增长空间依然很大,如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仍将持续增长20年,同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会比传统产业增长更快。这样就会形成产业阶段的多层次化。2、基础设施建设、住房、汽车、电子类产业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基础。从目前情况看,虽然经济增长热点不多…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第23期】“中国是亚洲经济发展中能量巨大的引擎。它正在和整个亚洲经济一同成长。”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这样形容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地位。曾经有过一个时期,人们喜欢用“美国打个喷嚏,亚洲就会感冒”来形容亚洲对西方经济局势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们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经济管理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现代经济管理模式和思想都是西方传入的,虽然总体来说比较先进,然而,如果不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结合,也不能够促进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释道思想,在这三种主要思想的支配下,中国文化延绵千载而不消亡。现代经济管理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思想元素,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管理有着巨大而重要的影响力,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得现代经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已经连续保持两年多稳定增长,表现出明显复苏态势。此轮经济增长通过外部需求强力拉动到已经出现自律性复苏迹象。然而,日本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一方面必须摆脱二战后经济增长依赖美国拉动经济的的体制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受制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日本国内的社会结构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赵旭 《老区建设》2010,(16):6-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不仅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而且有利于加快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当不断寻求有效的对策,紧紧抓住机遇,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自己,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争取做由“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振兴,除了政治社会稳定外,还必须解决好“三位一体”问题:即内部体制、增长方式和外部环境,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内部机制不合理,体制不顺,经济就没有活力,运行就没有效率,只有改革不合理的经济体制,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然而,即使选择了一种合理的经济运行体制,但如果不能同时找到一种合适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也不可能长期稳定发展,或者会走更多弯路,付出过大代价。进一步说,即使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选择都正确,但如果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出现重大失误,外部环境恶化,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国际关系战略和对外政策,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赢得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经过20多年努力,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选择合理的增长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与中国都是传统的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通过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一点上,中俄二者是相同的。但在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性质、目标方法和步骤以及改革的绩效方面,中俄有着显著的差异。一、改革的初始条件中国与俄罗斯在改革之前,国情、国力、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9.
【日本《日本经济新闻》8月15日】在对日美欧经济将同时出现停滞的担忧迅速蔓延的今天,世界经济对中国和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的依赖格局越发明显。但是由于尚不能预测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经济的走势,因而这些新兴大国也并非坚如磐石。为了让世界经济重回增长的轨道,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要消除金融动荡这一根本性因素导致的美国经济停滞。此外,造成各国消费低迷的油价和粮价飙升行情能否趋于平静,也是稳定世界经济的又一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因而,这一问题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学者的普遍关注。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现代转型?中国由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的道路何在?郭剑雄教授的新著位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一书,对此作出了极有意义的探索。(一)《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一书,充分地借鉴当代西方发展经济学家的农业发展理论。作者较为准确地将他们关于农业现代转型的理论概括为四种模型:1.以刘易斯、拉尼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