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外向型农业是解决当前中国农业问题的一条重要出路。本文从“成因”和国际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制约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应该通过要素构成变化形成“内生型”竞争优势。主要问题一、主要农产品成本上升,价格缺乏国际竞争力。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受科技进步等因素影响持续低迷。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棉花的国内价格高出国际市场价格12%,玉米高出63%,小麦高出75%,而现行19%的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已很难招架“入世”后国际农产…  相似文献   

2.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2002年1月—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以棉花、玉米、大豆、小麦为代表)和国内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农产品价格向国内价格传导的过程中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反向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农产品价格对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有限。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冲击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价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使用月度数据考察国际农产品价格是否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以及影响程度和可能的影响机制。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本文证实了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价格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影响,各种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对相同产品国际价格的反应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玉米、大米和大豆价格的国际价格弹性介于0.20到0.36之间,小麦的国际价格弹性为0.05左右,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间高度的整合关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建立的。中国在未来为保持粮价稳定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国内农产品储备,合理地对农产品贸易进行管制,建立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并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平抑因国际价格波动而带来的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4.
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受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供需状况、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另外,我国国内消费量对国际大豆、玉米价格也有较大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应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与美国的合作,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联动影响和双向冲击。  相似文献   

5.
世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源及对中国的传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产品.与此同时,世界市场的农产品价格也上涨厉害.本文将在分析和解释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和测度中国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黄守坤 《技术经济》2015,34(2):107-112
对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及其涨幅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国际农产品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向国内农产品价格传导的角度,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传导路径。结果显示: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具有直接的传导效应,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农产品价格具有间接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政策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间接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农产品持续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削减、农产品进口量不断增加、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导致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全球农产品价格在2006-2008年上半年大幅上涨,大豆、玉米、小麦期货价格均创30年来新高;同期在国内,大豆、豆粕价格接近翻番,豆油价格涨幅达76%。本文基于2005.1-2010.11的月度数据,采用回归模型考察国际农产品价格、石油价格、全世界流动性(货币供应量)和美元/人民币汇率等外部因素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整体影响。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表明国际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而石油价格每上升1%将带动国内农产品价格整体上升0.43%;国际流动性指数上升1%,国内农产品价格相应地上升0.252%;当期人民币升值1%将使国内农产品价格降低3.497%,滞后一期的人民币升值1%仅使国内农产品价格降低1.234%。  相似文献   

8.
据从通过中巴边境红其拉甫口岸到我国新疆喀什地区从事农产品贸易的巴基斯坦客商了解,近日来由于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快速上涨,再加上巴基斯坦国内粮食商人的囤积,巴基斯坦国内农产品市场大米价格创下历史最高价85卢比1公斤(人民币约11.05元/公斤),市场出现大米供不应求价格日益上涨局面,  相似文献   

9.
1.国际市场价格回升推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2002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1)自然灾害和贸易保护因素。近年来,由于气候反常现象,连续干旱和暴风雨袭击,世界主要农作物生产减产,导致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其中最突出的是小麦、棉花、天然橡胶等,减产造成了价格的大幅扬升,从而影  相似文献   

10.
通过成分分解的方法分析表明,国际上大豆、玉米、大米、小麦实际价格主要受季节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影响围绕趋势成分波动,随机成分是实际价格偏离趋势成分的最主要因素。国际农产品价格主要受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供需状况、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国内消费量对国际大豆、玉米价格也有较大影响。面对新的形势,我国应适当提高价格上涨的容忍度,增强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透明度,加强与美国的合作,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联动影响和双向冲击。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项目组分析认为,受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2008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整体呈现走低趋势,农民收益下降,对2009年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项目组分析认为,受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2008年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整体呈现走低趋势,农民收益下降,对2009年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秀敏  刘丽琴 《经济地理》2002,22(6):701-705
首先论述了WTO《农产品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市场准许入、国内支持承诺、出口竞争承诺、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等;然后,深入分析了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开放农产品市场方面的承诺及其对吉林省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拓展吉林省农产品市场,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三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入世贸组织前后相比较,无论从统计数据,还是从直觉上来说,我国农产品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国内市场上农产品价格走势没有改变,总体上仍然保持小幅度下跌态势。另一方面,尽管今年国内农产品产量下降,但与加入世贸组织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关联。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是鸡蛋,完全是由于国内主产区所致。农产品价格下跌的比较多,但其中很多农产品没有大量进口。其他农产品国内市场价格波动同样表明农产品价格上涨下跌,主要是国内因素所致,与进出口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世界农产品涨价不停,导致稻米等大宗原料进口国通胀步步走高,在一些粮食进口依存度高的国家造成了巨大恶果。农产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作为百价之基,直接影响国内价格总水平。文章通过国际、国内、供求三个角度就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上涨进行深刻分析,并且根据其原因分析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产生的联动机制,最后总结出因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的中国经济发展瓶颈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照国际市场比较利益格局,国内市场相对价格较低而国外市场相对价格较高的农产品,应作为出口导向型产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其调整方向是最优选择.我国非农产业相对价格较高,传统农业结构向非农产业、城市化方向调整,方向是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上半年,广东经济情势开局严峻。国际上,欧美发达国家深受美国次贷危机拖累,经济发展放缓;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推动全球物价上涨。在国内,由于国际价格传导,以及我国以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8.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产品进入新一轮价格波动周期,并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本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既有货币供应数量、自然灾害、国际市场等因素的短期作用,也有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其中,货币因素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的现实,在全面加强农产品价格调控的同时,货币政策应尽快在"稳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长期看,只有继续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保护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国经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永军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粮食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改变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放缓的趋势,重要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对国内的影响较为直接,年内国内消费价格上涨势头将继续减弱,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态势很难扭转。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成因更加复杂,除受供求基本因素影响外,还有一些非市场典型性因素也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呈现高度相关性,如货币供给量、美元指数、能源价格、心理预期及投机活动、自然灾害、国际间的贸易保护政策等。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国内产业,扰动了国内的市场秩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生产、流通、分配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才能防范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