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倩 《经济》2009,(11)
政府采购之汽车(二) 供应商篇有关汽车采购的政策法规 <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 2008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其中鼓励使用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降低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进一步扩大不同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差距.把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列入政府采购清单,新购公务车应优先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2.
政策发布     
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石油和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近期就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当前要突出重点,抓住汽车、锅炉、电机系统、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为抑制大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2008年9月1日起我国汽车消费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提高大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降低小排量乘用车的消费税税率.排气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  相似文献   

4.
《大陆桥视野》2005,(10):59-59
背景 随着油价持续上升,汽车消费税可能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消费税征税办法将降低或部分取消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有媒体报道称,由财政部税政司起草的该改革方案目前已基本定型,若得到批准,年内可望出台。新的消费税征税办法将体现国家对小排量汽车的鼓励政策,强化消费税对汽车消费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石油和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近期就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发出通知。《通知》要求当前要突出重点,抓住汽车、锅炉、电机系统、空调、照明等应用面广、潜力大、见效快的关键设备和产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高效节能产品和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用油用电效率。其他领域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重点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好节油节电工作。  相似文献   

6.
汽车节能减排的税收对策分析—从汽车消费税调整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9月,为促进节能减排,我国对汽车消费税再次进行调整,然而仅靠消费税调整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要解决汽车节能减排问题,应从调整消费税、开征燃油税和加强公共交通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的汽车消费税已在4月1日开始实施。新消费税同已经实行了12年的消费税相比,新税的档次由3等细分为6等。按照这一调整,排量在1.0升以下的乘用车,与调整前相比.税率未变;1.0升至1.5升的税率下降2%:1.5升至2.0升的税率未变;从2.0升以上.排量越大,税率越高;4.0升以上的涨幅最高为20%。这次调整将拉大不同排量汽车的税率差距,加大大排量和能耗高小轿车、越野车的税收负担,同时也相对减轻小排量汽车的负担,体现出对生产和使用小排量车的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这一既具有生产资料属性又具有耐用消费品属性的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消费既提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污染了空气,给能源供给、环境质量等带来极大的压力。文章从我国两次调整消费税税率的角度出发,运用月度数据实证分析国家的消费税政策的变动对汽车消费量的影响,得出两次消费税税率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小排量车消费,抑制大排量车消费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政策发布     
《环境经济》2009,(12):7-7
五部门下发《关于加强报废汽车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为顺利实施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防止报废车、拼装车流向社会,商务部、公安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工商总局日前下发《关于加强报废汽车监督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就加强报废汽车监督管理有关工作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当前中国汽车税收政策现状评析,借鉴发达国家汽车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汽车购买、拥有及使用三个阶段设置税种科目,在税种的设置上将车辆购置税与消费税合并为消费税,并采用分级税率,降低购置阶段税负、提高保有和使用环节税负并开征燃油税等具体建议,从而使汽车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石化化工     
《时代经贸》2010,(3):48-48
以旧换新与购置税减征可同时享受 1月18日,商务部网站发布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允许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同时享受的通知》,规定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1.6升及以下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征可同时享受。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2009年是新能源汽车预热年,那2010年必将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年.的确,从<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政府已经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必将刺激新能源汽车稳步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目标.但政策的出台究竟能否真正落实,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分享到政府采购公务车这块大蛋糕?<经济>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营销公司相关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建设,提高管理干部法制意识,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加强政府法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海林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的通知》,对依法行政建设工作中涉及的干部监督和法制信息交流工作做了详尽的规定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广州汽车制造业发展展望 (一)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1.汽车制造业继续高歌猛进 根据广州市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州汽车工业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和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的通知>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按照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零部件产业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努力把汽车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根植性.  相似文献   

15.
庞善东 《经济论坛》2007,(23):72-73,78
一、消费税的税率 1.汽车消费税原税率.中国原汽车消费税是1994年开始实施的,根据不同车种和排气量大小设置了3档税率.其中,微型轿车(汽缸容量小于1升)税率为3%;普通轿车(汽缸容量大于或等于1升、小于2.2升)税率为5%;高档轿车(汽缸容量大于或等于2.2升)税率为8%;小于2.4升的越野车税率为3%,大于2.4升的越野车税率为5%;小于2.0升的小客车(面包车)税率为3%,大于2.0升的小客车(面包车)税率为5%. 2.汽车消费税新税率.  相似文献   

16.
《经贸实践》2007,(5):6-7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节能工作,确保“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共提出了二十大系列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基于消费动机的奢侈品消费税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慧芬 《经济论坛》2010,(10):39-41
为了适度抑制奢侈品消费,通过税收调节社会收入分配,2006年我国对部分奢侈品征收消费税,2008年上调了大排量汽车税率,今年社会各界纷纷呼吁扩大奢侈品消费税征税范围。本文从奢侈品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出发,研究了奢侈品消费税对消费者的影响,指出了奢侈品消费税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08]80号)精神,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引导环保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2008年度)和《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2008年度)。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全球经济低迷直接冲击着世界汽车市场,中国市场在经历了从2008年4月以来的连续下降后,虽然在9月份有了一定的回弹,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议的预测,全球信贷危机以及经济低迷将拖慢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脚步。传统的营销渠道已经不能适应市场,主要研究了新的环境下汽车企业的渠道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彪  胡煜东 《时代经贸》2006,4(11):49-50,52
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燃油经济性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最关注的问题。目前,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关于小排量汽车的各种论述也成为热门话题。本文分析小排量汽车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以度消费税,消费者偏好等影响小排量汽车需求的因素,运用需求函数从理论上探究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