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西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广西未利用土地资源的特征,探讨了广西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以及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限的土地资源已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以经济发达地区更为突出;以昆山市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开发利用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昆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土地资源尤其是农用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四川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及频繁的自然灾害,给四川农用土地资源带来了巨的压力.鉴于此,运用文献查阅法和观点陈述法分析研究四川省农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把握其动态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农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并提出农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对策,以期对实现四川农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务必要加强对农业土地资源的科学管控,并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推进当地农业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农业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利用。本文将进一步对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展开分析与探讨,以供行业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和问题、开发利用潜力,以及21世纪中国土地开发的形势与任务,并提出有关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资源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多数是从土地承载力、生态安全等角度考虑耕地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问题,对经济因素考虑较少。本文通过对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评价内容的分析,构建指标体系,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开发利用结构状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金融信贷安全四方面对我国31个省市土地资源经济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三峡库区未利用的土地资源及其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的区域范围及未利用土地资源构成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了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的土地质量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阐述了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原则;针对田土坎、河滩地、荒草地等主要未利用土地类型,提出了包括土地整理、复垦、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等多种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了启东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本地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金沙江流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利用效益及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利用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为目标,探讨本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分析入手,提出了土地资源综合价值的概念,给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一般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创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优化利用结构,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为了做好这一事业,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探索和研究新世纪土地开发整理的理念创新,任务创新,机制创新,树立土地开发整理在国土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农业大县曹县的土地资源优,劣势及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强其可持续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露天采石场密集区复垦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山西省浑源县正沟辉绿岩产区为研究对象,探索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复垦模式。研究方法:实地调研与土地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1)由于矿产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效应,致使资源开发过程中区域土地破坏面积过大,土地资源配置失当,未达到帕累托最优;(2)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开采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土地复垦执行力较低,导致目前土地复垦任务过重。研究结论:必须走矿产开发与土地复垦相结合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同时企业之间应进行横向联合,制定土地复垦规划,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土地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市对土地的需求压力很大,须加强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但该市未利用地开发难度大,利用成本高,产出低。加强已利用的各地类的管理,通过土地整理,改善使用结构,可缓解土地需求压力,提高产出率。  相似文献   

15.
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通过对汝城县宜农后备土地资源特点的分析,建立指标体系,进行适宜性评价,提出了该区土地开发模式和措施,对整个湖南南岭山区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总结2022年国内外土地科学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调查法。研究结果:2022年国内研究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农地确权与流转、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绿色低碳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生态修复等科学问题;国外研究重点关注非正式制度与土地产权保护、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制度改革评价、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整治、自然资源治理与信息技术革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等战略需求,2023年《中国土地科学》将重点关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土地绿色低碳利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与权益实现等相关研究问题及选题方向。  相似文献   

17.
试论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土地资源应有其特有的可持续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当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实施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对西藏可开垦和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力进行了调查评价,分析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土地伦理的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问题.人类在土地利用实践中折射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土地伦理观是从以人类为中心的利已主义,转变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人地共荣发展观.土地可持续利用伦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生态原则和健康原则.土地可持续利用伦理建设策略主要有:(1)树立生态意识、合理利用土地;(2)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3)逐步完善土地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