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应对2008年经济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使得地方债务问题更加突出。文章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最后,在财政体制、政府行为、地方债管理体系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缓解中央财政压力、有效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应当适时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但是,如何在发挥地方政府债券最大效益的同时,正确认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我们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盘点、归结过去一年多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特点和具体举措之后,对20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积极财政政策走势做出了如下判断:不变之中有变,在不变的取向之下酝酿、实施变的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分别围绕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两条线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政府支出在经济意义上主要区分为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通过对新疆政府各类支出指标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实证分析,用ADF检验、线性回归以及Granger检验的方法分别确定各指标对居民消费的的关系。明确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入作用,进而提出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为自治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薄平 《商》2013,(24):236-236
2013年两会期间,我国政府宣布2013年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力度。需适当增加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财政相应增加发债数量。我国通过财政赤字的手段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常用手段,财政赤字的利弊目前有一些研究。本文探索财政赤字与积极财政政策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更好地利用财政赤字来适当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就分别从融资机制、投资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及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以 《中国电子商务》2012,(11):182-182
本文基于IS—LM模型,推算出考虑各种财政政策在内的财政政策乘数总的基本公式,而不是分别对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分别进行估测。本文采用1991—201O年2O年间的年度数据,利用OLS方法,在分别估算政府支出乘数、货币需求系数、投机需求系数以及引致投资系数(又叫边际投资倾向)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进行估算,计算出我国2O年间财政政策乘数的平均值。粤过财政政策乘数与政府支出乘数的对比,得出我国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为政策实施提供有效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8.
洪亮 《北方经贸》2000,(6):131-132
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 8.2%,积极的财政政策功不可没。但我们又不能盲目乐观,还需看到这种以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支出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并没有使我国经济的现状出现根本的改观,在执行过程中却由于居民消费不旺,厂商投资不动,出口增长不稳抵消了政府增支的效果,使政府无论再增加多少个支出都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使得以增支为主要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陷入了“财政的流动性陷阱”,摆脱这一陷阱的根本出路还在于不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以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后的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对东部地区而言,地方政府的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经济建设支出反而为负效应;对于中部地区而言,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科教文卫支出为负效应;对于西部地区而言,政府在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及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均为正效应,其中经济建设支出对西部地区经济拉动作用最大。最后在此结论基础上为政府支出结构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积极财政政策是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主要措施,地方政府债务是构成积极财政政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地方政府债务为切入点,探究债务风险不断攀升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是否仍具有凯恩斯效应。基于2009—2021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效应模型、非线性中介效应模型和非线性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适度的地方政府债务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过度的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基于不同的债务发行和偿还阶段的分析发现,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财政是产生上述效应的两个路径;以借新还旧为目的发行的置换债对地方政府债务和居民消费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过度的置换债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消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效应在隐性债务、城镇居民消费、中部地区、高产业结构地区、居住类消费和交通通信类消费中更强。因此,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债务限额管理机制,将债务总增量控制在导致居民消费挤出效应发生的阈值以内;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加快促进隐性债务显性化;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财政收入来源,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加强对置换债发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For decades, scholars and policy-makers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how fiscal policy influences entrepreneurship. Until now,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fiscal policy at the federal or regional level and used macro-economic outcome measures. Considerably less attention was given to how municipal governments can influence economic outcomes at the micro level.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municipal taxes, spending and tax compliance costs on firm profitability within the Flemish hospitality industry. This is an interesting research setting, since Flemish municipalities have far-ranging fiscal autonomy which has resulted in a proliferation of local taxes, many of which are specific to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local taxe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firm profitability, while aggregate public spending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The tax effect is economically relevant and exceeds the public spending impact. Finally, we find no impact of compliance costs from local taxes.  相似文献   

12.
政府采购中保护政策与竞争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政府采购要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保证提供一个充分竞争的采购市场环境,被称之为政府采购中的竞争政策;同时,政府采购作为政府支出的一种方式,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在政府采购法中又规定了,政府采购要保证民族企业的发展,不使其在强大的外国竞争者冲击下破产,被称之为政府采购中的保护政策。这样,当面对国内外供应商的竞争,如何确定政府采购目标的问题,就转化成了如何处理竞争原则和保护政策两者关系的问题。然而,无论政府采购运用哪一种政策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所以这就有必要对政府采购中的竞争政策和保护政策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国际上44个国家为样本, 检验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对于财政透明度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探析国际上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影响结果以及提升财政透明度的政府会计制度需求. 发现: 以权责发生制为核心确认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信息和以收付实现制为核心确认基础的政府预算会计报告信息, 能够显著提升财政透明度; 社会文化是显著影响财政透明度的环境因素. 本文在控制样本国家制度环境因素的基础上, 提炼影响财政透明度的政府会计技术层面的跨国共性因素, 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这有助于客观、 综合考量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中制度环境因素、 技术因素及其影响结果, 从而在研判我国国情基础上适当借鉴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5.
政府的技术创新投入属于一种补贴,必须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协议》(A-greement on Subsides and CountervailingMeasures)(以下简称SCM)的约束和规制。我国的技术创新投入应是不可诉的补贴,是完全合法的补贴,是受到SCM保护的。因此,正确识别不同种类补贴的标准,是制定符合SCM的财政投入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财税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立足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美国、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政府作用,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改革措施与财政支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雏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第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刚 《财贸研究》2013,24(1):110-114
基于1996—2010年中国大陆省级政府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来讲,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预算内非税收入、地方政府预算外非税收入和地方政府各税种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具有差异性。要缩减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需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制度等相关财税制度。  相似文献   

19.
Symbiosis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in a monetary un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netary policy in a monetary union, and the separate fiscal policies of the member countries. We use a Barro–Gordon-type model extended to many countries and fiscal policies. Each country’s fiscal policies inflict externalities on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common monetary policy has its time-consistency problem. But if the two types of policymakers agree about the ideal levels of output and inflation, then this ideal is attained despite disagreements about the weights of the objectives, despite ex post monetary accommodation to fiscal profligacy, without fiscal coordination, without monetary commitment, and for any order of moves.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意义和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编制国家和政府资产负债表的难点,从研究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加快政府会计的改革、严格界定资产负债表与表内项目的范围、尽快编制国家和政府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应当公布资产负债表、发挥政府资产负债表对中长期财政的预测作用、加强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审计监督等7个方面,提出了探索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和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