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城市最低工资数据,基于Hsieh andKlenow(2009)的资源错配测算框架,实证分析最低工资对企业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并量化这一机制下最低工资对企业规模分布的优化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最低工资上涨使企业劳动扭曲得到改善,劳动配置过度的情况得以缓解.进一步的反事实分析发现,最低工资通过改善劳动扭曲促进整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规模扩张,最终优化企业规模分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国2004年实施《最低工资规定》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最低工资政策与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促进进口中间品的质量升级,该结论在一系列识别检验以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最低工资政策可以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和“优胜劣汰效应”两个渠道提高进口中间品的质量水平;最低工资政策对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效应会受到地区人口禀赋和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对于持续进口企业来说,最低工资政策主要影响了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变动的组内效应、组间效应和进入效应。文章的结论为中国政府如何将提高进口的“质”与保障民生的政策目标联系起来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称开放两国模型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采用中国贸易企业的微观数据,研究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双边事实汇率制度安排影响企业出口贸易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一方面,固定汇率制度通过降低风险提升了所有企业出口,即存在正向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固定汇率制度阻碍了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企业流向高效率企业,不利于高效率企业出口,即存在负向结构效应。一旦企业生产效率超过一定阈值,负向结构效应会超过正向规模效应,浮动汇率反而更有益于国际贸易增长。因此,从国际贸易平稳发展角度看,相对于汇率制度改革,企业生产率水平提升才是更根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最低工资标准对处于衰退期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最大的正向促进效应,对处于初创期和成熟期企业进口学习效应的正向促进效应最小;考虑到企业的异质性特征,最低工资标准对资本品进口企业、进口来源于OECD国家的企业、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具有更大的正向促进效应;从影响机制来看,最低工资标准通过成本效应抑制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但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的进口学习效应,且成本效应小于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对企业出口规模和出口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越高,企业出口规模越小,出口增速越快;产品技术复杂度对企业出口规模的负向影响存在行业和地区差异,主要是由行业的要素密集度类型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资本技术密集度较低的行业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一负向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出口较高技术复杂度的产品可以促进企业的出口增长,对于国际市场上长期持续存活的企业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6.
以出口加工区成立之初设定的"主导产业"政策进行准自然实验,检验产业政策通过资源错配路径对GVC升级产生的影响,并探究这一影响存在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加工区的"主导产业"政策对企业GVC升级存在负向影响,仅当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时负向影响才较为显著;对资源错配下产业政策影响GVC升级存在差异化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出口加工区"主导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石娟 《商业研究》2015,(2):85-90,167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地区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就最低工资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调最低工资会对东部地区农民工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且当期影响大于滞后影响;最低工资的就业负效应在短期主要是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形式体现,在长期主要是通过缩减员工规模或企业退出市场等直接效应形式表现。考虑到目前最低工资的相对水平仍然偏低、最低工资的上调有利于促进企业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摆脱"技工荒"困境等现实原因,东部地区不应暂停对最低工资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2020年二季度,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关系出现恶化。将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制裁政策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将2018—2020年的进口煤炭、国内煤炭价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与三重差分回归模型,着重研究了制裁政策对相关进口煤炭的价格效应。结果发现:进口制裁政策对澳大利亚5500大卡煤炭价格产生了负向价格效应,负向价格效应在制裁政策发布当期最显著,随后影响逐渐消退;制裁政策不会对澳大利亚出口其他国家的煤炭价格产生影响;在控制了煤炭消费、汇率等因素的影响后,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外煤炭价格产生的冲击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探讨了市场导向型低碳政策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显著增加了企业出口倾向、扩大了企业出口规模,即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这一结论在预期效应检验、安慰剂检验、更换估计方法、匹配分析、排除同期其他政策的潜在干扰等条件下依旧稳健;影响机制分析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了企业出口;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依据结论,提出了逐步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运用法治方式优化营商环境、适当降低行业集中度和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油价冲击分解方法和出口增长分解方法相结合,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面板回归方法和Probit回归方法研究油价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出口深度和出口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冲击对企业出口长度都有负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深度有正向的影响;石油供给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负向的影响,经济总需求冲击和石油特定需求冲击对企业出口广度有正向的影响。本文还按照能源强度和要素密集度对企业进行归类并分别做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提出了识别油价冲击的来源,增加企业出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行社条例》自2009年5月1日实施以来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主要对《旅行社条例》实施以来对湖南旅行社业、旅游者、旅游行政管理三个层面的实际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旅行社条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栋 《中国市场》2008,(2):20-21
高效的物流服务是确保现代企业竞争有利性和差别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拟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物流管理,提出企业物流是市场营销管理的重要职能,基于市场营销的物流管理必须倡导市场后勤观念,营销物流的核心是物流策略组合。  相似文献   

13.
分析比较了中国大陆、日本和台湾地区婚姻状态改变(有偶率下降)、有偶率下降速度、TFR达到更替水平时的有偶率水平的异同.分析了有偶率变动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目前的生育小高峰很可能已被有偶率的下降所抵消,有偶率下降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为人口政策的调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化媒体,正在被企业引入营销方式之中。通过对微博内容和微博点击数的考量发现:企业在进行微博营销过程中,既存在着缺乏对用户行为的有效性、潜在市场影响力、实际营销成功率及用户忠诚度的考量问题,又缺乏对微博营销的考量体系。研究发现,粉丝数、评论数、转发数已不适用微博营销效果评价。企业应构建以传播力值、影响力值、转换率值以及批评值为评价标准的微博营销效果评价体系,以满足现今企业微博营销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基于理想点法的消费者购车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家庭购车决策问题,根据消费者认知的特点,借助"理想点法"的概念,结合区间值多属性决策理论,建立完整的购车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购车排序与择优模型,为购车决策模型的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就业质量的性别比较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回顾已有的研究文献 ,对体面就业和就业质量作了定性分析 ;利用相关的调查数据 ,从多个维度对我国男女职工的就业质量作了定量比较 ,得出了女性职工的就业质量低于男性的结论。就业质量的这种差异是由男女教育程度的差别、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要改变这种局面 ,需要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 ,维护公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住户统计抽样调查中存在着系统性、准确性、及时性等问题。通过对现行的多目标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存在的抽样框设计、数据质量、系统性偏差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和机理分析,提升我国住户抽样调查技术的有效方法是,以县级统计为总体进行多目标抽样,改变调查内容巧获敏感信息,加强信息系统与基层信息站创建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生姜在贮藏过程中易腐烂变质,严重影响了它的充分利用,如何贮藏保鲜,对提高生姜利用价值有极大的意义。本文将以研究生姜贮藏条件对其质量影响为目的,对生姜的基本情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贮藏方式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that consumers are spending billions of dollars in interpersonal and self‐gifting and yet, there is limited research regarding the giver's role of self and how this influences the choice of gift. Because self is so intertwined in both types of giving,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explores i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he malleable self will be activated in various gift‐giving contexts, depending upon the receiver and the occasion of the gift. Testing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combines both types of giving, this research uses three studies to explore how the gift‐giving context can act as a situational cue and make accessible a particular view of the self, namely the giver's gender identity and self‐construal to motivate choice of gift. Results suggest a new paradigm for considering consumer gift behavior and hav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advertising, selling, and other marketing contexts.  相似文献   

20.
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研究最多的还是传统经济学中所提到的以资源要素投入比例来分配合作利益。然而,在网络组织环境中,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使得网络关系成为一种不可以被忽视的因素。这在非对称的网络组织中体现较为明显。因此,本文从网络组织的非对称性角度来研究利益分配问题。首先对需要分配的利益进行了度量;然后利用合作对策模型对利益进行分配;最后探讨了非对称性是如何影响利益分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