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冲基金属于另类投资,最早诞生于美国华尔街,当前主要流行于发达金融市场。中国在2010年批准了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交易业务,这意味着中国金融市场具备了发展对冲基金的基础。由于中国对冲基金发展较晚,国外关于此行业的研究对中国正在兴起的另类投资产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回顾了对冲基金的国外文献内容,主要涉及对冲基金的界定、风险与收益、影响性,尤其是对近几年最新的国外文献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对冲基金有平缓股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股指期货已经推出,股指期货的推出必将对中国的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基金的投资策略在内,基金如何利用好股指期货进行管理意义重大。文章就股指期货在基金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基金的投资策略产生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本市场》2013,(4):116-117
穷则思变,在这个人心惶惶的弱市之中,创新成为了很多私募的选择。纵观2012这一年,凯丰和颉昂基金凭借期货对冲的策略遥遥领先于传统策略的非结构化私募产品。2012年的私募江湖之中,对冲策略的私募产品开始层出不穷,全球宏观对冲策略基金在悄悄萌芽。放眼海外市场,全球宏观策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更兼有索罗斯这样的金融大鳄的传奇,使得这个策略基金在众多对冲策略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
股指期货已经正式推出并挂牌交易,其杠杆交易方式和卖空机制让金融市场的发展实现了突破,它在中国资本市场上里程碑式的意义毋庸置疑。文章概括了对冲基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描述了股指期货对对冲基金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通过总结对冲基金发展与金融中心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突出了对冲基金发展积极性的一面;最后对它未来在国内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股指期货在我国开放式基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最大风险是股市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股指期货在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中具有规避基金系统性风险,控制流动性风险,以及优化投资组合,提高投资收益率的作用.在利用股指期货管理开放式基金风险的同时,要防止过度投机,健全股指期货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制订完善的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比考察了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推出后出现的三种新型阳光私募与传统的股票策略阳光私募、共同基金和市场指数的绩效表现。研究发现:(1)相对价值和债券策略阳光私募明显优于传统投资工具和市场指数。前者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良好性质,其表现尤为突出。(2)尽管事件驱动阳光私募具有较高风险,但是其收益指标优于传统投资工具和市场指数。(3)传统因子模型无法解释相对价值和债券策略阳光私募的绩效表现。文章研究表明,中国已经出现真正的"对冲基金"。  相似文献   

7.
卫廷廷 《资本市场》2013,(4):109-110
<正>股指期货上市已将近3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逐渐介入,套利空间已微乎其微,市场已基本成熟。从国际的经验来看,股指期货最大的功能在于套保(对冲)。本文将把齐鲁证券2011年的报告《股指期货择时交易策略》中改进后的策略,应用于股指期货的择时套保中,并对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的数据进行检验。套保功能作为国内第一种成熟的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最大的功能应该在于机构投资者的套保,也即对冲。  相似文献   

8.
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对冲基金为研究对象,拟从对冲基金规模、区域分布、投资组合策略、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收益风险特征变化以及监管等几个方面,对对冲基金进行研究与分析,同时加强了我国有关对冲基金的前瞻性研究以促进我国本土对冲基金的健康发展,并对如何监管对冲基金、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以及防范对冲基金引致的各类风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宏观型对冲基金加快了策略转型和运作方式调整,表现为进一步分化为中小型化和专业化,其结构性变化是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显著增加,大型金融机构也相继设立了机构内对冲基金;在投资策略方面,为了减少风险暴露,宏观型对冲基金正在寻找与各国政府意愿和金融市场走势更加协调的投资策略;这些新的变化对于各国金融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十分有利于对冲基金实施多头策略,因此,如何有序开放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及有效阻止对冲基金可能给中国金融体系造成的冲击是中国应当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冲基金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研究,2010年初,中国证监会正式开通了证券市场两项最重要的对冲工具——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交易,为中国发展对冲基金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际对冲基金通过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逐步进入了中国金融市场,被称为中国本土对冲基金主力军的阳光私募也不断壮大起来。对中国本土对冲基金与A股市场的关系、财富管理行业与对冲基金的关系、发展本土对冲基金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使市场参与主体理解中国对冲基金的整体框架与对冲基金在中国证券市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16日,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上市,迄今为止,已成功运行近两年时间.它的推出为投资者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提供了新的途径,但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其交易机制具有高杠杆性、可操作性、交易策略复杂性等特征,一旦投资失误,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本文先指出防范股指期货风险的重要性,然后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数据,运用GARCH-VaR模型对风险价值法(VaR)在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以促进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付强 《资本市场》2010,(4):66-71
共同基金有两类:即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近年来,共同基金在新型基金产品中也开始使用股票指数期货等金融衍生品,这将对它的风险收益、基金运营和内部控制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奥南 《经济》2012,(3):107-108
近日,中金所新颁布实施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套期保值与套利交易管理办法》,这是证监会系列措施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之一.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A股市值占比15.6%,散户交易量占85%左右.而欧美等发达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市值70%,其中一半为养老金、保险公司等长期资金及相当数量的公益基金、赠与基金.我国社保、企业年金等市值占比不到5%.在股指期货6万多投资者中,套保套利对冲股市风险的主力军——机构投资者仅1500多户. 《办法》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从事期指套利交易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许多机构纷纷表示:对此盼望已久.不少期货公司也迅速代理客户申请了套利额度.  相似文献   

14.
股指期货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指期货属于金融期货的一种,是以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在很多发达的股票市场乃至资本市场中,股指期货扮演着规避风险、套期保值的重要角色.在利用股指期货对股票组合进行套期保值时,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其中,基差风险是套期保值者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可以估计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为投资者综合选择风险最小的套期保值策略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定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5.
胡浩 《资本市场》2008,(5):72-75
对冲基金是金融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共同基金等共同构成资产管理业务的一部分。尽管外部制度亟待完善、金融工具亟待丰富,但是,金融机构强烈的创新需求与投资者旺盛的投资和理财需求成为对冲基金发展最坚实的基础。随着金融机构开展另类投资策略的研究以及业务,我们相信,国内对冲基金的时代已经临近。  相似文献   

16.
曾鹏 《经济师》2003,(6):121-122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缺失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开放式基金在证券市场的作为。由于缺乏套期保值手段 ,很多机构投资者感到目前进入股票市场的风险很大 ,国家鼓励开放式基金进入证券市场的政策效应也就很难显现出来。股票指数期货的开设 ,将会有助于激活市场人气 ,使交易和投资更为活跃 ,从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袁琳洁 《经济导刊》2011,(10):42-43
国内私募基金一直被视为对冲基金的雏形。形式上,它们具有一定私募性和灵活性,但是却缺乏了对冲基金的灵魂元素一对冲。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业务推出,国内终于有了做空机制的投资方向,随即2011年3月7日,我国本土首只对冲基金诞生,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推出的“君享量化”对冲基金开启了国内资本市场投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香港恒生股票指数及其期货为样本,研究了股指波动性与指数期货交易量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研究表明:股指现货市场的日间价格波动并没有明显增加股指期货的交易;但股指期货交易量的显著变化会导致未来一周后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增加。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市场股指期货主要被投资者用于套利而不是风险对冲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对冲基金为研究对象,拟对21世纪对冲基金体现出的新特征方面入手,对对冲基金的规模、区域分布、收益-风险特征变化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对冲基金为研究对象,拟对21世纪对冲基金体现出的新特征方面入手,对对冲基金的规模、区域分布、收益一风险特征变化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对冲基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