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会计法》中有关会计的“真实性”问题和会计责任落实问题值得探讨。深入理解新《会计法》“真实性”概念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领会会计法立法主旨;解决会计责任落实需要从完善法律和理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迫切要求完善《会计法》,修订后的《会计法》相应地突出了规范会计行为,特别是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强调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信息的违法性失真要负首要责任,会计人员负次要责任,并从法律方面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的行为规定了惩戒措施,使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利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3.
新会计准则下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会计信息来客观真实地反映资产证券化交易的经济实质对于维护资产证券化交易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十分重要。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列示和披露进行了规范,但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的披露仍存在相关规定滞后、披露内容不充分、会计方法不唯一和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等不足,需采取增加表内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规范表外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与形式、完善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的立法等措施加以改善,提高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1999年10月在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会议上通过修改后的新《会计法》,并定于2000年7月1日开始实施。新《会计法》在立法宗旨、会计责任、记账规则、会计监督、会计人员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对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掌握、执行会计法是每位会计人员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财政部在2001年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我国准则”)。其中对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变更的规定已比较接近,但与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的第20、22号意见书中的有关规定还有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法》比之原《会计法》,以突出法律责任主体并强化了法律责任内容、增大了法律责任惩罚力度为其重要特征。具体而言,立法宗旨更科学,法律责任主体一元化;充实了会计核算的具体法律规定,使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有了详尽的法律依据;确立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了会计监督体系;首次规范了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法律责任规定具体,惩处力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法》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新《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所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还健全、完善了会计核算的规则,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规范了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从法律上杜绝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即为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是对违法的会计人员的制裁。我国会计市场之所以会计信息失真,假账、假报表泛滥,其根本原因是原《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没有明确其法律责任,没有规定可强制实施的惩罚措施。为此,新修订的《会计法》专门增加法律责任这一章,其针对性较强。从法律规定和现实情况看,会计人员违反财务会计法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三个方面: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下面从违法行为和法律后果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一、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根据新《会计法》第42条的规定,会计人员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包括:①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②私设会计账簿;③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④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的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⑤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⑥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⑦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⑧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⑨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  相似文献   

9.
鄢杰 《新智慧》2000,(14):18-18
为了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新修订的《会计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大突破与发展,从立法的高度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新的规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规范单位的会计活动找准了关键,有利于堵塞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市公司同其它经济组织一样,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新修订的《会计法》由于在明确单位负责人为会计法律责任主体方面有重大突破,又以法律本的形式完善了会计记账规则,同时通过加大会计监督力度,确定了内部、社会、国家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的法律地位。因此,新修订的《会计法》的实施,将有效地减省与防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继续发生,并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运用日趋广泛,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严重,会计打假势在必行。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新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了许多具体的会计打假措施。  相似文献   

12.
黄迎 《新智慧》2000,(10):32-33
1999年10月31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新《会计法》,与原《会计法》相比具有“六化”特点:一、会计责任的明确化新《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责任。原《会计法》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执行本法。”而新《会计法》第一章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相似文献   

13.
会计欺诈是一种故意形成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不法行为.它既出现在上市公司,也发生在非上市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以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必要从理论上加强对会计欺诈的研究,完善会计立法,加大对会计欺诈处罚的力度,做好会计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规范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14.
会计欺诈是一种故意形成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不法行为。它既出现在上市公司,也发生在非上市公司、非公司制企业以及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必要从理论上加强对会计欺诈的研究,完善会计立法.加大对会计欺诈处罚的力度,做好会计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规范会计行为。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法》将会计责任主体确定为单位负责人,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目前较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有关。而造成会计失真的诸因素中,企业负责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以及工作责任心又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新《会计法》的实施有利于促使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和由于内部管理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会计法》的突出特色就是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为本单位会计责任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本文仅就单位负责人的职责以及为什么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责任的主体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会计法》“真实性”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法》颁布以来 ,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尤其对其中提出的“真实性”概念 ,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本文着重阐述对“真实性”概念的理解 ,以求抛砖引玉。一、关于“真实性”概念几种观点的介评新《会计法》明确规定 :“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不难发现 ,新《会计法》多处提到了“真实性”概念 ,却没有一处给出正式、完整的解析。会计理论界和实务工作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 ,归纳起来 ,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1.客观性。认为新《会计法》中的“真实性”实质上就是“客观性” ,要求会计必须如同镜子一样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原始凭证的审查与确认、记账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录、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都必须实实在在地加以反映 ,只有这样 ,做假账、人为调节会计信息、有意隐瞒会计信息等不良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笔者认为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理由如下 :①这是一种早期会计的朴素反映观 ,与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格格不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会计无力对经济...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会计管理实际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会计环境多变,会计法律责任不清。因此,应按新修订后的《会计法》落实各有关方面的责任,与此同时,应不断转变计管理观念;认真组织好《会计法》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工作;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使《会计法》的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强化会计制度管理,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与审计、税务、司法等部门通力协作完善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宗旨、立法技术、法律的地域效力、法律责任主体的认定、会计核算与监督的法律规定、会计法律责任等七个方面的国际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会计法》从四个方面新增加了会计核算的内容:一是对公司:企业如何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要素作出了规定;二是对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的披露要求作出了规定;三是对选用会计处理方法、使用会计记录文字作出了规定;四是对做假帐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