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论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小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小银行优势",之后探讨了当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未能给予中小企业足够金融支持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并大胆地提出了通过立法限制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地域和发展规模及限制其为大企业融资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营金融的供给与均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真正源在于它们具有太高的比较风险系数,这种风险系数源于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援助承诺;由于银行的所有制结构与资产结构在市场经济中并不相对应,因此,增加民营金融供给不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分支行制的组织结构和大银行的权分割方式使得其分支行相当于中小银行能够在民营企业融资中发挥作用,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更是缩小了大银行和银行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成本差别,使大银行对小企业的融资和提供金融服务式成为可能。我国小金融机构处于供给过剩状态,因此我国金融发展的关键不在于新增民营金融机构;而在于:一是要减弱政府对国有大企业的偏好,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公平的风险环境;二是要规范现有中小金融机构行为,以稀放其对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支持效率。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的规模与组织结构模式影响其服务对象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小银行只能为小企业服务,大银行既可以为大企业也可以为小企业服务。但出于风险和成本因素的考虑,以及商业银行做大做强的趋势性变化,不仅大银行主要做大企业业务,小银行也在随着规模的变化而弃小从大,导致了中国的中小企业并没有分享到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成果,资金供求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将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分别定义为大型和中小型企业商业银行两大体系,让中小企业有特定的中小企业专业商业银行为之配套服务,是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金融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调研报告主要考察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经营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以及相应的经营模式。我们课题组从沿海发达的深圳、广州,到中部湖北、河南,再到西部重庆和成都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国有大银行小企业信贷部、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调研结果表明,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或称"微金融机构"在进行小微企业贷款时有着明显的优势。相比而言,由于大型银行与微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机制上"不兼容",因此,大银行往往只是"形式应付"小微贷款。不同规模金融机构都在从事小企业贷款,但各自的禀赋优势使它们在小微企业贷款上市场上自然形成了某种社会分工和契约交易。我们针对我国微金融机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肖晶 《金融论坛》2016,(2):58-70
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针对中国25个城市的民营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不同地区制度环境背景下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且规模越小的企业受益越大;另一方面,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实现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力保障。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法制信用环境的改善会强化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正向作用;而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金融资源缺乏,更需要设立大量中小金融机构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小金融机构是相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在资本规模、存贷款业务规模、从业人员规模等方面明显较小的金融企业。中小金融机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从广义上讲,我国的中小金融机构是指在宏观调控能力、资产负债规模、信用担保体系、网络覆盖范围、机构整体机能以及服务手段、社会地位都明显低于国有大银行的中小型商业银行、中小型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消费信用机构、邮政储蓄机构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二五"转型发展的重点就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不少知名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以支持小微企业的观点。这个观点立论在于"大型金融机构天生不适合为小企业服务"。本文认为不存在银企规模机械对应的关系,大中型商业银行具有"可为"的比较优势、"必为"的市场与监管要求、"能为"的技术条件以及"善为"的模式重构能力。因此,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政策着力点不在于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而在于通过市场化改革、制度建设、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大中型商业银行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随着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迎来规模较大的异地扩张进程。论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考察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和贷款规模均有促进作用。但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商业银行进入异地市场,对当地企业贷款规模的正向影响,在大企业、国有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更高的行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特别地,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对中小企业贷款并无显著的提升作用。论文为准确认识中小商业银行异地扩张在信贷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常见说法,认为“大银行服务大客户、小银行服务小客户”,而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以小微企业和农民为主,似乎普惠金融绝非大银行“菜”。 其实不然。在我国,各大型国有银行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规模庞大的资金优势、扎根基层的队伍优势,走出了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中国之路。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地,也广泛存在国有性质的大型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提升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潇 《浙江金融》2006,(12):57-58
中小商业银行。就名称而言有两重属性:其一是商业银行。其二是规模不大的银行。与中小商业银行相对的一是政策性银行。二是大型、特大型商业银行。因此。在现时期,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可界定为:除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之外的以股份制为组织形式、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商业银行。主要包括10余家全国性或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00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少数几家住房储蓄银行,还有正在试点的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处在研究中尚待推出的5家由长城金融研究所充当“军师”的新型民营银行等。这些银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2.按照相对规范的股份制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3.产权较国有商业银行清晰.经营机制相对灵活。  相似文献   

11.
关系型信贷: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将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银行、民间信贷及外资银行加以比较分析,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应将市场定位于中小企业,并且介绍了一种与中小金融机构特点适应的信贷模式:关系型信贷,进而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对于我国大商业银行与中小商业银行的界限划分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一般而言 ,把工、农、中、建以外的商业银行都视为中小商业银行的范畴。伴随着国际金融业兼并重组浪潮的兴起 ,银行的规模更加庞大 ,功能更加全面。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国内金融业很快就要面临来自国外大银行全方位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为什么还要发展中小商业银行 ,而且如何确定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取向 ?这正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一、发展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原因一般来讲 ,在规模收益、抗风险能力等方面 ,大商业银行要优于小银行。但是由于市场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小金融机构"小规模优势" 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雅 《上海金融》2003,(11):11-14
中小金融机构比大型金融机构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由此产生了所谓的“小规模优势”。本文撇开关于金融机构竞争优势的争论,从两者互补的市场定位角度,界定“小规模优势”存在的范围,揭示了“小规模优势”的内涵:信息成本优势和代理成本优势;明确了中小金融机构发挥比较优势的市场定位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恢复成立以来,经过17年的发展,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支持国民经济发展、完善金融服务、引领金融创新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统计,截至2003年末,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等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存款、贷款余额在全部银行类金融机构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0.04%、21.52%、19.37%。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人行将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近日,人行表示,将会积极支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也要比大型金融机构低一些,使中小金融机构有更多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此外,人行将积极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拓宽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村镇银行应走特色发展之路8月下旬,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村镇银行设立门槛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实地考察,指出锡盟中小金融机构当前业务的缺陷,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借鉴大型商业银行和其他地区中小金融机构已开展业务,提出锡盟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未来业务创新的重点,指出培养相关人员创新意识、有针对性地优化既有金融业务,拓展业务新品种是今后锡盟中小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在促进经济创新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解决其筹资需要成为大难题.现有研究表明银企关系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总额.但现有银企关系的研究更多偏向于普通的中小企业,忽视了对这类具有明显高风险、高投入特征中小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本文以中小高科技企业与银企关系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银企关系对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梳理了关于融资的理论如融资约束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同时也对银企关系按逻辑关系及发展历史作了阐述.继而剖析了中小高科技企业特点与筹资窘境,提出银企关系有助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猜想.本文用银企关系长度、关系银行数量、企业董事会成员是否具有银行从业背景来度量银企关系,利用2009-2013年创业板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实银企关系中关系银行数量,高管具有银行背景能够显著增加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银企关系时长与中小高科技企业银行贷款总额无显著性正相关.最后,本文提出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建议,如适当建立与多家银行的业务关系、与银行保持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联、多加引入具有银行背景的人才、中小高科技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新是社会的驱动机,中小高科技企业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融资难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选择前人没有关注过的中小高科技企业作为切入点,专注研究银企关系对于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规模的影响,虽小而精.第二,中小高科技企业性质独特,与其他普通中小企业有所区别,前人的研究应用于它们身上是否适用,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以现有结论为起点进行猜想,并通过实证分析来证实猜想: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是否会影响到贷款总额呢?这也是本文第二大创新之处.这也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来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主张,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规模对应规则,即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大银行天生不适合为小企业服务,小银行更具有对小企业贷款的优势。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银行业外部环境的改变,银行已经高度重视小微金融这片“蓝海”。我国大银行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不再受限于传统信贷模式及市场;而部分中小银行名义上宣传为小微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中小商业银行如何迎接规模优势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重  吴吉芳 《新金融》2000,(5):16-18
近年来,横扫美国、欧洲、日本的银行兼并风起涌云,势头一浪高过一浪,银行规模的记录一次又一次地被刷新,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中小商业银行除了急剧扩大自身规模外,还有没有其他选择来迎接银行巨无霸的挑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经验两个角度阐述了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规模扩张的潮流中存在的理由,也正是从这些理由出发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京明 《中国金融》2005,(13):28-29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大批中小商业银行先后成立,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3家城市商业银行、8家农村商业银行和33家农村合作银行。中小商业银行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为主要目标,对推动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中小商业银行也不断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