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下称《拆迁条例》)近年来倍受攻击,新的《拆迁条例》又很难出台,问题在哪里?笔者认为,是少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极端,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带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下称《拆迁条例》)近年来倍受攻击,新的《拆迁条例》又很难出台,问题在哪里?笔者认为,是少数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极端,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带进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3.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布至今,已过半年。新拆迁条例何时出台,还是个未知数。各地不时发生的强拆事件强化着公众的担忧:新拆迁条例是否难产,会否“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4.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布至今,已过半年。新拆迁条例何时出台,还是个未知数。各地不时发生的强拆事件强化着公众的担忧:新拆迁条例是否难产,会否“胎死腹中”?  相似文献   

5.
“新拆迁条例”出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静  晓伟 《中国报道》2011,(2):65-67
涉及到税收和不动产的问题应过渡到全国人大立法,不能停留在国务院制定条例的层面上,出台"新拆迁条例"是种进步,但步伐应该迈得更大。  相似文献   

6.
纵观近期发生的几起因拆迁引发的群体事件,暴力的背后何止是拆迁条例与宪法相抵触?拆迁补偿标准各执一词.诉求渠道不畅,征用土地使用权没有法律依据等等.均是点燃冲突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论     
《中国经济快讯》2011,(44):79-79
严肃问责才确保"新拆迁条例"的顺利实施 今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后,情况并未出现根本扭转。强拆纠纷是典型的由地方“土地财政”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和发展经济的旗号,把土地作为敛财筹码。与开发商共同导演的。新“拆迁条例”的出台,直接关系地方政府以后能否再顺利低价征地,关系到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关系到今后地方政府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论     
严肃问责才确保"新拆迁条例"的顺利实施 今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后,情况并未出现根本扭转。强拆纠纷是典型的由地方“土地财政”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公共利益和发展经济的旗号,把土地作为敛财筹码。与开发商共同导演的。新“拆迁条例”的出台,直接关系地方政府以后能否再顺利低价征地,关系到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关系到今后地方政府的“日子”  相似文献   

9.
《新财经》2010,(1):8-8
近年非法暴力拆迁事件频发,学界呼吁大修《拆迁条例》(全称《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9年12月16日.国务院法制办召开专家研讨会.讨论修改《拆迁条例》,先补偿后拆迁有望写入新条例。  相似文献   

10.
无信不立     
以唐福珍自焚为极端代表的一系列恶性事件强烈刺激着社会的神经,所以“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一公布就引来舆论的激烈讨论。本期的封面文章关注的就是这件事。  相似文献   

11.
杨阳 《黑河学刊》2013,(2):80-81
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国有土地上城市房屋征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征收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同时废止,由此"征收"取代了"拆迁"",行政强拆"退出了历史舞台。《征收条例》体现了立法理念的巨大变革,加强了对被征收人的合法权利的保障,城市房屋征收引发的纠纷有下降趋势,本文试图以某拆迁案例作为切入点,对《拆迁条例》与《征收条例》进行比较,以阐述《征收条例》进行的立法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规范管理拆迁活动,国务院在今年新年伊始颁布施行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10年前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原条例)同时废止。毫无置疑,新条例必将对今后各地拆迁活动仍至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和子 《魅力中国》2010,(27):254-255
备受争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征集意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可能会在最近出台.这一条例的出台,旨在解决目前拆迁过程中违背〈物权法〉的行为,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与〈物权法〉中物权精神不符的各种规定.本文主要论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物权精神,这些物权精神如何表现在条例当中.以期能够避免因暴力超前行为归当事人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备受争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修改征集意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可能会在最近出台.这一条例的出台,旨在解决目前拆迁过程中违背<物权法>的行为,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中与<物权法>中物权精神不符的各种规定.本文主要论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物权精神,这些物权精神如何表现在条例当中.以期能够避免因暴力超前行为归当事人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微言     
两部重要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公布,使党有了第一部正式、公开的党内"立法法"。有利于解决一些地方制定党内法规闭门造车、脱离群众问题。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及《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对外公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快讯》2014,(46):17-17
11月24日,卫生计生委起草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我国首次拟制定行政法规在全国范围全面控烟。送审稿规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电影视剧等节目中的吸烟镜头进行监督管理。送审稿明确,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部分室外公共场所也禁止吸烟。业内人士称,"国版"《条例》有很多突破性,更可以称得上"史上最严"。  相似文献   

17.
王晓慧 《新财经》2010,(11):18-21
天竺村的故事,是又一个关于拆迁的故事。本刊自2010年9月刊刊发专题文章《拆迁别拆了民心》之后,陆续接到了各地反映"不合理拆迁"的电话,北京天竺村的拆迁就是其中尤为急迫的一桩案例。接到电话后,本刊随即派记者前往实地,深入调查采访。这两年来,关于恶性强拆事件,媒体不断有报道,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情形似乎并没有好转,也鲜见有相关人员为"自焚"等强拆恶劣后果负责的,民众的财产尽管损失着,民众的生命尽管"牺牲"着。直到这个10月。10月10日,江西抚州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因拆迁自焚事件被免职。邱建国因此被冠以"因拆迁被免职的第一人"的称号。对于邱建国的处罚,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就宜黄拆迁事件的严重性质及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而言——从"拆迁自焚"到"机场截访"再到"率众抢尸",最终导致"一死两伤",仅止于"免职"的问责,依然显得太过轻微。而且,依据有关规定,党政干部被问责"免职"的代价仅仅是"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并且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一贯表现、特长等情况,酌情安排适当岗位或者相应工作任务",这种处罚有些轻描淡写。与民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比起来,如此的惩戒确是微不足道。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改变的一个开始,一个信号。当然,我们需要思考和改变的远不止这一点。如果能够进一步强化决策的透明度、在阳光下监督和遏制权力滥用的冲动;如果能够给公民更多理性和建设性的维权渠道、保证对权利的充分救济;如果能够尽快从制度上健全和完善拆迁制度、根治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许多悲剧就能够被化解于萌芽,公民将不必再用极端的手段维权,官员也会少几分被免职的风险。这里,我们劝慰天竺拆迁的有关执行人员,以江西宜黄案为戒,切莫冲动强拆。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建设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即是因为拆迁征地的补偿导致的冲突。过去那种简单的完全货币补偿或者房产置换的模式起不到长效作用,满足不了被征地农民的多种发展需求,容易导致他们后续生活失去保障等社会问题。从法理上看,造成这种局面有其必然性,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拆迁法来保障被拆迁者的利益。此前,《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因其相关内容与物权法抵牾而导致非议,并最终在2011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通过后被废止。  相似文献   

19.
王晓慧 《新财经》2010,(11):23-23
连线村支书"我们现在做的是村里的后勤保障工作,拆迁方面的事情找拆迁指挥部。拆迁工作不是由天竺村来主持的,具体方案天竺村也不知道。我们只能是协调,帮人做做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拆迁条例》(草案)正在研究,择时出台。主要内容是: 一、规范主体。条例(草案)确定了一个重要理念:要以政府为拆迁主体来进行制度设计。以往政府决定开发后往往交由开发商实施具体拆迁行为,并由其与被拆迁人协商补偿标准,政府只作为仲裁者。开发商的效率可能高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