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若干实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司司法解散是解决公司僵局、保护股东合法权益的有效法律途径,我国确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具有其价值考量.本文从我国关于公司司法解散制度的立法现状着手,分析了该制度的价值意义,并探讨了其在实务运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国营  朱伟 《现代商业》2014,(8):260-261
公司僵局问题是封闭性公司比较棘手的问题,它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备受公司法领域学者关注,并成为被广泛的探讨。虽然我国新《公司法》首次引入了公司僵局救济制度,但该规定仍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本文将通过对公司僵局的分析,对我国现有公司僵局救济机制进行研究,在确保现有的公司僵局救济制度基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公司章程加强公司僵局的预防,适当地引入强制股权收购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司司法解散制度,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公司僵局救济体系,以更好地防范和破解公司僵局。  相似文献   

3.
公司僵局在股东人数较少的有限责任公司极易出现,此情形又被称作"电脑死机现象",当电脑死机时,几乎所有的操作按键都完全失灵.公司一旦出现僵局便面临解体本文通过对公司僵局的表征、形成原因、危害的分析,以及对公司僵局纠纷无法可依的立法滞后状况和司法实践界的现实困惑的陈述,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司僵局制度规范和司法救济措施,以丰富我国公司制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修订后的《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承认,关于一人公司制度的探讨也转入了如何完善立法的阶段。通过对公司法修改后的一人公司立法进行分析,总结我国一人公司立法的成与败,为完善我国的一人公司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股东除名法律制度可以在公司产生僵局时对公司和股东的共同利益起保护性作用和预防性功能,然而目前我国现行公司法在股东除名制度方面的空白和缺失已经严重滞后于公司法的现状和发展需要,为解决因立法缺失而导致的公司实践和司法实务中的困境,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股东除名制度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公司法的一项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
晏夏 《致富时代》2011,(5):186-186
公司僵局纠纷是影响着股东权利的实现、公司的生存状况,公司法中较为复杂的纠纷之一,各国对如何破解公司僵局进行大量的立法和实践。2006年出台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僵局的救济措施,从实践操作来看仍然有待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公司僵局无疑是公司在运作中遇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面临公司僵局股东无法通过其他有效的而且公平的方式退出公司,在这种情形下诉请公司的司法解散无疑是股东退出公司的最后途径。本文将就公司僵局情形下国内外不同立法例进行研究比较,并就我国司法解散的相关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是我国公司法中一种独特的规定,这种制度源于我国公司法立法最初为国有企业改制服务的立法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反思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法提出了若干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韦碧 《华商》2008,(15):175-175
公司的正常运行是通过公司管理机构行使职权和股东行使股东权利实现的。当股东之间或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时,无法按照公司法规定的表决制度作出决议,就会出现公司运行的障碍。公司法确立了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制度,赋予了中小股东的解散公司请求权。国家在立法制度上一方面要协调和调整好利益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要给公司留下自治空间,不能在打破公司僵局问题上"一刀切"。  相似文献   

10.
李潇潇 《商》2013,(7):136-136
公司僵局是公司在经营中易发生的一种经营困难,依靠公司自身已无法解决并使公司陷入瘫痪。新公司法对于公司僵局创新性的提出司法解散制度,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公司内部矛盾。尽管司法解散在解决公司僵局方面有其优势,但更应当看到这种外部干预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司法解散在解决公司僵局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更好的解决弥补司法解散制度中的不足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斌周 《商场现代化》2007,(22):321-323
我国新公司法第183条规定了公司僵局情形下的司法解散制度。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司法解散判断标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易产生判决上的不公。公司僵局危害巨大,通常表现为股东会和董事会僵局。法官在运用司法解散权时,应从公司人合性和资合性要素依次考察公司僵局状态,即判断公司的人合基础是否已完全丧失、公司的法人财产是否处于不断损耗和流失的严重状态。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公司已经在我国<公司法>中得以确认,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定,指出其立法上的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一人公司是公司中的特殊类型,新公司法的颁布从立法上确立了我国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但是,新《公司法》对其规定仍有缺陷,同时也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合,在立法技术上也存有漏洞,因此本文对一人公司的优点和其存在的缺陷以及其完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公司僵局的情形中,公司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会受到重大的损害,因此如何保护公司僵局中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主张建立完善股东诉讼制度,赋予中小股东向法院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保障投资者的信心。但为了利益平衡,这种诉权又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新《公司法》于2006年初开始施行,其中关于“一人公司”的规定无疑是此次公司法修订的亮点。以立法的形式对一人公司制度加以确认顺应了历史潮流,但应看到一人公司设立的风险防范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一人公司的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公司治理向更深层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新《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规定出发,分析了一人公司存在的意义和弊端,并从设立独立的会计审计制度等方面,为完善其法律规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实经济生活中因各种原因导致股权归一现象经常出现,衍生型一人公司大量存在,但我国《公司法》仅规定了原生型一人公司。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衍生型一人公司的立法经验,我国《公司法》应当进一步完善一人公司制度,本着严格保护交易安全和最大限度利用公司资源的原则,正式认可衍生型一人公司,明确其法律地位,同时通过资本制度、强制登记与信息披露制度及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等手段对其进行严格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现在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公司僵局的救济途径,公司的股东、公司、司法部门都无法实施救济。文章在分析公司僵局形成的原因的基础上,从法理和实践两个层面考察了外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检讨我国公司僵局救济的现状并就完善公司僵局的司法救济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公司僵局的救济与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是以人的集合为成立基础的,当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基础丧失时,公司的运转便出现困难,严重者便会形成公司僵局。对公司僵局进行法律救济成为一大难题。结合新公司法剖析公司僵局的成因,探索公司僵局的解决途径与对策,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20.
刘晔 《商场现代化》2010,(21):163-164
股东诉讼制度是一种已经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用以规范公司法律关系的有效制度。对于公司治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监督公司经营、实现股东权利的司法救济方式,股东诉讼可以制衡"资本多数决"的滥用,制衡"内部人控制",化解公司僵局。本文通过对股东诉讼制度的分析和探讨对股东派生诉讼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