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承担着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其发展状况及功能发挥不仅影响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也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从教学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严重制约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剧三农问题的严重性,成为整个农村改革的薄弱环节.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村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领头雁".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开展,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中沉积已久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邢凤 《理论观察》2006,(4):186-187
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新农村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更是“乡风文明”的重心所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刻反映了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反映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反映了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从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基本要求来看都与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而直接涉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就是“乡风文明”四个字。这表明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还是农村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远城市圈旅游区农村经济”模式在我国农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其地理位置、生态和旅游资源保护等原因,使这些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文章以为应该转变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农业生产结构,变“改造环境式发展”为“融入环境式发展”,并为这些地区的经济提供更加便利的外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思路与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拓远  张云华 《改革》2021,(10):31-40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短板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体系呈现"一个延续、两个共识、三个转变"的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预期寿命和总和生育率的"一增一减"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区域差异,养老人才队伍匮乏制约了高质量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科学编制村庄人口老龄化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打造高质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提升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工作队伍,营造农村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完善农村人口老龄化监测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3日,四川绵阳市游仙区太平乡惠民服务中心正式挂牌,一条“实施二级代理,便民、利民、惠民”的大红横幅格外醒目。这是绵阳市乡镇第一家惠民服务中心,它意味着该乡在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撤区并镇以后,乡镇普遍存在着政府职能缺位、服务工作弱化的问题,特别是在西部四川农村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家乡的大多为老、小、弱、病、残人员,自我办事能力弱化,  相似文献   

8.
张鹏 《北方经济》2017,(5):59-62
作为工业大省,辽宁在城市工业发展遇到瓶颈的同时,农村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结合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创业适应经济结构产业调整的需要,能够为辽宁农村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辽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双创"背景下辽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促进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辽宁经济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 回顾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可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农村必须经历三次深刻改革,才有可能引导农民最终走上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三农"问题.第一次是从僵化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出来,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第二次是从极其有限的土地禁锢中解放出来,在农村地区发展二、三产业.这两次变革已经基本上完成,现在正经历着第三次的变革,即从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民同城市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远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留守少年的违法乱纪现象急剧上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要针对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表现形式,找出预防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以此来减少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并同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育问题的困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秉堂 《发展》2004,(12):65-6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决定着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当前看,农村教育总的形势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农村教育从整体上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教育正受到传统观念及市场经济体制负面效应的双重困扰,农村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陷入了新的困境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道路与"三农"问题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与此相相联系的城乡二元结构交织在一起。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是农村工业化在前,城市工业化在后,城市工业化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但我国却出现逆常规现象,即城市工业化在前,农村工业化在后。这是因为我国以往那种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化,是把80%左右的农民排斥在现代工业文明之外,继而潜伏着日趋尖锐的“三农”问题。这就存在着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工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户县县委扎实开展“创五好树旗帜。活动,动员全县农村党组织积极争刨“五个好”农村党组织,开展创建和树立“综合示范先进乡(镇)党委、综合示范先进村党组织”和“党员致富带头人”活动.使农村党建工作展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王连生 《辽宁经济》2006,(11):14-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对铁岭县来说,全县9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在辽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县等全部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同时,全县的资源、劳动力也都在农村,农村的潜能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农村不是包袱,而是难得的财富,不是发展的阻力,而是真正的动力,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释放农村的潜能,让全县农村经济繁荣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文化活起来,让农村环境美起来,使全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黄河边上的普通村落。乡村道路两旁挺立着泡桐、椿树,越过这些,可以看见村里错落的厦屋,以及被坚实垒起的高墙。和其他西北农村一样,寨子村除了普通还是普通。在地图上你看不见“寨子村”三个字,哪怕它有再厚实的历史、再动人的传奇。这个村子地处在晋、秦、豫三省的交  相似文献   

16.
司马龙 《当代陕西》2006,(12):16-17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村官”虽然头衔不大,却拥有广泛的权力,管理村的公共事业,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权。应当肯定,绝大多数“村官”是好的,他们常年工作在艰苦的一线,服务群众,任劳任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的缺失,当前“村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内伤”。根治“村官”腐败,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都密切关注的大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鹤山市的具体做法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坚持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三化”并举来解决“三农”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化解"三农"问题的重新审视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在极大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它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方而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化州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本文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